蝴蝶兰煤烟病的发生与防治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58 浏览:19737

摘 要:煤烟病是蝴蝶兰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植株叶片,使其光合作用减弱.本文介绍了煤烟病的病原特征、症状表现和易诱发病菌的环境.并对其如何防治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提高蝴蝶兰栽培质量和商品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蝴蝶兰;煤烟病;防治措施

蝴蝶兰又称蝶兰,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附生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马来半岛及中国台湾岛.其花色丰富,花期长,观赏价值极高,有“洋兰皇后”之美誉.近年来蝴蝶兰栽培面积及区域逐年扩大,但由于病虫害的危害,常造成观赏性降低、商品性打折及经济效益受损.煤烟病主要危害蝴蝶兰的叶片,是一种表生菌,对植株虽无致死性危害,但覆盖在叶片表面的菌丝使叶片光合作用下降,导致植株长势衰弱,降低品质,影响植株美观,从而降低了商品价值.现将其病原特征、症状表现、诱发病菌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病原特征

煤烟病病原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的煤苔菌,菌丝暗褐色,串珠状,匍匐于叶面.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单胞、双胞或砖格状.分生孢子器直立,长棍棒状,长280~455μm,宽42~50μm,分生孢子器也有近球形的,直径49~70μm.真菌是以蚜虫、介壳虫、粉虱等的分泌物为营养,在其上进行繁殖蔓延,但不侵入寄主,覆盖在被害叶片表面,引起黑色、暗褐色或稍带灰色的霉层,煤状物有时可以剥落.

2.症状表现

该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初期在叶背面有透明黏性汁液,后成为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抹除后枝叶表面仍为绿色,以后逐渐增多,连接成片,形成较厚的黑色小粒点或刚毛状突起或黑褐色的煤烟状层,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植株提早落叶.该病发生时常伴有蚜虫和粉虱等危害.


3.发病环境

一般该病发生在管理粗放、通风不良的兰棚;园内植株种植密度大,叶片相互遮挡,煤烟病害较为严重.在我国南方,每年3~6月阴雨、光照弱的天气及8~9月高温高湿的环境是发病盛期,冬季温室密闭加温而导致空气不流通也成为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温室内有蚜虫、介壳虫、粉虱为害的叶片和分泌物多的叶片上发生严重.

4.防治措施

4.1 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及品系,加强肥水管理,壮大根系,增强植株抗病力.加强园区管理,搞好园区清洁,定期对园区进行消毒,及时去除虫害威胁,清除病株,保持植株距离,不宜摆放过密.科学合理地调控环境的温湿度,适时通风,以减少发病率.尤其是早春、初冬低温高湿季节.灌水控水,以小水勤浇为宜,灌水时间以早上为宜.

4.2 物理防治 在发病初期,对病株可用湿布条揩擦发病部位,可去除表皮上附生菌层,切断病原菌的营养源,可有效控制煤烟病的发生.

4.3 化学防治 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害虫的发生和活动关系密切,蚜虫蜜露是煤烟病的重要营养来源和诱发因子.控制和防治蚜虫、粉虱、介壳虫等害虫以减少传播源,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蚜虫可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喷杀,粉虱类可用25%扑虱灵1500倍液喷杀,介壳虫可用0.9%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防治.

在煤烟病初期,可每隔10 天喷施1次5°Be石硫合剂,可预防并减轻此病发生;在后期用50%的扑灭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65%抗霉灵可湿性颗粒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真菌性药剂,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可轮换交替用药.(收稿:2012-07-03)

作者简介:杨志娟,女,1979年生,汉族,籍贯新疆昌吉市,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观赏园艺植物栽培及选育研究.

通讯作者:李劲松,男,1973年生,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甜瓜栽培及选育研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