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伟大的中国小”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1 浏览:8926

“伟大的中国小说”意识的形成将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分野,将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公平的尺度和相同的空间.近年来,国内的作家和学者们似乎接受了文学的边缘地位,好像这也是与世界接轨的必然结果.其实在美国,文学从来就没有被边缘化过.在美国文化结构中,伟大的美国小说一直是一颗众目所望的星.常常有年轻人辞掉工作,回家去写“伟大的美国小说”.每年春季,我都教中篇小说写作.在第一堂课上我总要把伟大的美国小说的定义发给学生,告诉他们这就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小说的定义,告诉他们这就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小说家写作的最高目标.

早在1868年,J.W.Deforest就给“伟大的美国小说”下了定义,至今仍在沿用:“一部描述美国生活的长篇小说,它的描绘如此广阔真实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它似乎再现了自己所知道的某些东西.”


表面看来,这个定义似乎有点陈旧平淡,实际上是非常宽阔的,并富有极大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它的核心在于没有人能写成这样的小说,因为不可能有一部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书.然而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推动着美国作家去创作伟大的作品.美国作家都明白伟大的美国小说只是一个设想,如同天上的一颗星,虽然谁也没有办法抵达,却是一个坐标,是他们清楚努力的方向.

目前中国文化中缺少的是“伟大的中国小说”的概念.没有宏大的意识,就不会有宏大的作品.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当代中国文学中长篇小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此我试图给“伟大的中国小说”下个定义,希望大家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经验的长篇小说,其中对人物和生活的描述如此深刻、丰富、真切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认同感.

虽然这个定义深受“伟大的美国小说”的影响,但我觉得还是到位的.“伟大的中国小说”意识一旦形成,作家们就会对我们的文学传统持有新的态度.

最后我想指出,“伟大的中国小说”意识的形成将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分野,将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公平的尺度和相同的空间,因为大家都将在同一起跑线上,都面对无法最终实现的理想.今后不管你人在哪里,只要你写出接近于“伟大的中国小说”的作品,你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作家.

哈金,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戴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著有三本诗集:《于无声处》《面对阴影》和《残骸》;三本短篇小说集:《辞海》《红旗下》和《新郎》;两部长篇小说:《池塘里》《等待》.《等待》获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基金会所颁发的“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哈金为唯一以一本书获此两项奖的作家.《等待》已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