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斌:吃文化杂粮的教授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28 浏览:18503

第一次认识周华斌先生,是在《戏剧戏曲学书系》这套书里,担任丛书主编的周华斌先生为自己的《中国戏剧史新论》撰写了一篇后记,非常动情地谈到了自己的父亲、戏剧史大师周贻白.

这位年过六旬的学者,他的人生经历确实令人叹服.他幼承家学,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时响应号召,主动在建筑公司做工人,一干就是10年.期间靠自学成了一名优秀画家,加入了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还在美国办起了画展.1980年代初,他受聘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戏曲史.数十年后从戏剧进入影视艺术,首倡“大戏剧”美学观,成为国内该学科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的前任院长、教育部艺术硕士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指导委员以及北京市人大代表.

都说文化相通、学问相通,在认识周华斌先生之后,才知道了,原来真的是相通的.

从苏州的里弄到北京的工地

周华斌生于1944年的无锡,那一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

适在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任教的著名学者周贻白,看到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在国难之际降临人世,于是便在取名的时候费尽心思――华斌,意味着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中国人.

幼年的周华斌在无锡、苏州等地的里弄里与母亲一起度过.繁忙到四处奔波的周贻白在当时声望卓著,既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教授,又是一位出色的“金牌编剧”与畅销书作家.家中的事务与孩子的培养,自然都落到他的贤妻杨玉女士的身上.待到1950年,周贻白才与欧阳予倩等学者一道,从香港辗转返回到北京,与周华斌母子团聚.

幼年在苏南的文化熏陶,让周华斌具备了一种南方学者的儒雅之风.说话语速缓慢,待人诚恳平和.没有接触过他的人几乎都认为,周华斌应该是一位风流倜傥、衣着考究的绅士学者,但是一旦接触他,就会知道他虽然“绅士”,却是地地道道的“土绅士”.既不穿名牌,也不讲求享乐,那为何两种认识反差会如此之大?

原因在于一张照片.

“那是我在美国访问时的照片.”每当有人提及周教授是“美男子”,周华斌都会哈哈大笑.“那个时候还是1980年代初,出国都要穿西装,而且在美国剪头发太贵,我就把头发留着.当时办手续不是要登记照吗?我就去拍了一张照片.”

周华斌不爱拍照,这张从美国带回来的照片被他用到了自己专著的“个人简介”里面.于是,他的书卖到什么地方,他“风流倜傥”的形象就被传播到什么地方.

周华斌之所以如此衣着普通,甚至不修边幅,是和他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

大学毕业后,主席号召学生们学工学农,“工人阶级”便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职业.一腔热血的周华斌随即弃文从工,毅然投身到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当中――他来到了北京第六建筑公司.

当时的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待遇并不算最高的.但是周华斌勤勤恳恳、文笔又好,很快获得了六建领导的赏识,于是就被安排到宣传部门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周华斌在“六建”的同事可谓是“群星云集”.其中有闻名世界的华语作家北岛,以及日后做了北京市副市长的刘敬民.

他们当时都是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是为了革命理想而奉献着青春.建筑工地的生活既辛苦,又繁忙,周华斌养成了衣着随意、不修边幅的习惯,并且将这种习惯带到了日后的学术研究与大学课堂.周华斌对于自己这段经历觉得意义非常.“建筑工人做事情讲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吃饱穿暖有力气干活就行了,做学问也是如此.”

从专业画家到戏剧史家

周华斌在建筑公司上最大的收获还在于,他靠自学成为了一名画家.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画院院长的王铭铭,曾是周华斌当年的“画友”.两人一同切磋画艺,周华斌的绘画功底,却是在“六建”画速写时锻炼出来的.

现在的周华斌,仍有出门背着美术画夹的习惯.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拿着画夹子,随手作画.北京的鸟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都是他笔下的速写对象.周华斌的速写线条明快,感强,可谓风格独到、自成一家.因其美术造诣,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还将他吸纳为会员,跻身专业画家领域.

如果沿着画家这条走下去,周华斌日后也许会成为王铭铭、潘公凯或陈逸飞这样的美术大师.但他却在1977年的一个冬日,毅然选择子承父业,干起了戏剧史的研究.

若论最大的原因,是因其父周贻白的逝世.

周贻白,1900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早年曾做过戏剧演员,亦参加过北伐战争.1936年国难当头之际,不满中国的戏剧史由日本人来写,于是愤然撰写了《中国戏剧史略》与《中国剧场史》两部专著,名噪一时.遂被复旦大学、无锡国专聘为教授.期间创作戏剧电影剧本、小说数百部,被誉为“金牌编剧”.1950年受爱国情结感召从香港回京,与欧阳予倩、田汉等学者创办戏剧学院.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77年含冤逝世.

“父亲去世后,我还没有搞戏剧史.”每当周华斌提到这段历史,都会热泪盈眶.“父亲弄了一辈子戏剧史,直至去世他都以为自己的子女没有一个搞戏剧史的.他去世后,我去周扬家里告诉周扬,我父亲的去世了.周扬第一句话就问‘你们家还有谁弄戏剧史吗’?”

父亲的逝世,对周华斌触动极大.在1977年的寒冷冬天,他第一次认识到父亲毕生所致力于研究的工作竟如此有意义、有价值.于是他开始一头扎入书房,将周贻白留下的资料悉心披阅.父亲熟悉的字迹、文字让周华斌觉得这不只是家族的荣誉,更是一个值得延续、传承的文化事业.困顿书斋数年,周华斌终于将周贻白的数部作品整理出版.其中包括《中国戏剧史讲座》、《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与《中国戏剧史发展纲要》.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周华斌自己也了解到了相当多的戏剧史知识与学术观点.兼之平时耳濡目染,对于父亲的爱及怀念,对于一门事业的潜心热爱,终于在不惑之年成为了自成一家的戏剧史专家,并受聘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讲授中国戏曲史.期间在全国各大重要刊物发表了数十篇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拥有了较高的学术知名度.

从戏剧戏曲到广播电视

《日落月上》是近年来周华斌出版的一部文集.所谓日落月上,指的是他刚刚从事戏剧史研究时,白天上班,在日落月上的晚上开始阅读、创作的人生经历.

直至现在,周华斌都习惯晚上写东西.朋友、学生们常常收到周老师凌晨三四点发来的电子邮件,都觉得非常愧疚,让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劳累到那么晚.

“我习惯晚上写东西,安静,也没有谁打扰.”周华斌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影响到了身边很多同事、学生.“刚刚开始弄戏剧史那会儿,我晚上都睡的很晚,为了防止失眠就抽烟.”

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北京广播学院,是以培养广播电视领域的人才为主的一所专业性重点院校.建校50余年,为我国广电事业培养人才数以万计.但是这所学校却不是一所戏剧专门院校.周华斌是一个肯动脑子的人,如何在中国传媒大学这所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院校开展戏剧戏曲学的科研教学工作,是他一直琢磨、一直思考的问题.

戏剧,这门古老而又新颖的学科,是世界上最早的娱乐形式与艺术样式之一.演员在舞台上演出,观众在台下观赏.这样的观演关系实际上与现在的电影、电视甚至互联网无二.只是戏剧比后者更苛刻.戏剧讲求的是“在场传播”,即演员与观众之间消解掉了“第四堵墙”,两者可以互动,但演员不能出纰漏.随着科技的发展,剪辑技术的提高,在后者中,演员的错误可以被“剪”掉.以前需要在台下苦练数十年的扑腾翻打,现在只需电脑鼠标动几下,演员就能腾云驾雾等

无论怎么变,不还是“观演关系”吗?

敏锐的周华斌迅速地捕捉到了这样一层特殊的艺术关系,“戏剧”与“影视”实际上一脉相承.对戏剧的审美心理研究,当然有助于开拓影视美学的新路子.于是,“大戏剧”成为了周华斌在新时期的学术发生点,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大戏剧:作为视听艺术的电视剧发展观――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华斌教授》、《“大戏剧”观念与21世纪戏剧前瞻――访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等周华斌还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兴国创办了公开出版发行的《大戏剧论坛》学刊,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涉足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后的周华斌,近年来出版了数部专著,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卓有建树.并被教育部艺术硕士广播电视艺术专业委员会聘为指导委员,负责撰写教材的广播电视艺术部分.除此之外,还被中国传媒大学增列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博士生导师.

但是周华斌并未因此而忽视对于戏剧戏曲学的研究与探索.在周华斌的带领下,中国传媒大学成为了国内戏剧戏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基地.戏剧教育形成了戏剧影视文学本科、戏剧戏曲学硕士博士与博士后四层教育梯队,为我国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培养输送了诸多专业性、建设性的突出人才.


吃文化杂粮,做相通学问

《人民日报》曾刊载过一篇报道周华斌的文章,称其为“艺术家气质的学者”.但周华斌本人做起学问来,却是相当的严谨.

其中,对于傩戏的研究,让周华斌拥有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

傩戏,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演剧形式.其演出方式以群体头戴面具,跳舞歌唱为主,伴随着祭祀、巫术等民俗形式.由于它与最古老的戏剧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赓续,故被学术界称之为戏剧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演剧形式逐渐越来越不为人所知,以趋于亡.最后只在我国的湖南湘西、贵州、以及中原等偏远农村还有残存.对于傩戏的研究,既是对于戏剧史的补充与再认识,亦是为研究戏剧观演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为了考证一个历史史实,或是寻访一段表演,周华斌不止一次前往实地进行考察.由于经费不充裕,许多次他都是到当地城市的朋友那里借一辆旧自行车,白天拼命地骑,晚上住在三毛钱一晚的大铺上,和过路的农人闲聊.在山西考察傩戏文物,周华斌多次考察了晋南二十几个最偏僻的区县,废寝忘食、日晒雨淋地穿墓道、睡大炕,完全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至于对于傩戏表演的考察,周华斌更是多次去寻访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和中原偏僻乡村的傩乡,打破了“中原无傩”的说法.他在有关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并汇集成《古傩寻踪》、《中国巫傩面具》等著作,在国内外戏剧界影响深远.

周华斌认为,教导学生、搞研究若局限在案头,难免肤浅、主观,采取文物、文献、田间考察三并举的方式,即走出书斋进行研究,学问才能充满生机,理论创作才能充满灵感.对每一批开学的新生,周老师都会教导他们:做快乐学问,过美丽人生.

“吃文化杂粮”,是周华斌长期挂在口头的一句话.他认为自己的学问就是吃文化杂粮积累起来的,所谓“文化杂粮”是他的一个学术主张.他认为在文科领域尤其是文艺领域做学问,万万不能“过于精专”,毕竟文艺是相通的.搞文学,要懂得艺术,做戏剧戏曲研究,要懂得音乐美术,这样才能够开阔眼界,寻求到文艺审美中相同的逻辑联系.

半个世纪的光阴,将一个苏州少年熏陶成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艺术理论家,这不得不说是“文化杂粮”的功劳.学问相通是周华斌一以贯之的学术态度.他虽然没有直接从其父周贻白先生那里求学问道,但是他的文化观念、治学风格却是与周贻白极其相似.他坦承自己受周贻白的影响很大,“我父亲也是吃文化杂粮,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但他自学自立,视野开阔,治学一生且著作等身.”

周华斌,男,1944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艺术硕士指导委员会广播电视艺术学委员、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学会副会长,并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公开出版专著有《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史新论》、《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古傩寻踪》、《中国戏曲脸谱》、《中国巫傩面具》、《日落月上――周华斌自选集》、《广播文艺论集》、《广播电视戏曲》、《中国戏曲广播文萃》等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