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就业心理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42 浏览:3188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及研究生毕业数量与社会需求量之间的矛盾等原因,导致研究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有力依据.

关 键 词研究生 就业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WANG Ping[1], ZHANG Liu[2], LI Huilan[1], RUI Qian[1]

([1] Graduate Schoo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0;

[2]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graduate quantity and social demand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pressure is enlarging. Through the status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psychology, this tex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provides a strong basis for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y; the graduate studen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一直被认为是高学历高层次的代表,在就业市场中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年来,随着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逐渐演变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高学历不再是社会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从曾经的“矜贵”到如今不得不同样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期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备受打击,使得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在“找工作”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中,不光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对研究生心态的考验.因此及时客观地了解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应当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之一.①

1.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

为了解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对河北省某综合大学理、工、文、医各专业毕业生按男女1:1的比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就业期望值过高

通过调查发现,85%以上的研究生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绝大多数研究生最初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高于本科生,认为通过了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又经过三年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拥有比本科生更为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更强的综合能力和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必然具有了比本科生更高的择业起点和期望值.大部分研究生仍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认为既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相对于付出必须要得到更高的回报,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表示“考研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既然读了研究生,在择业上就应和本科生有所区别,或者至少不能比本科生差”.总体而言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地域和单位性质以及薪资要求较高.多数研究生希望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者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还有部分研究生因家庭和社会资本原因选择生源所在地相近的大城市就业,单位性质也以选择“大”为明显特点,“大企业、大机关、大医院”.极少数研究生愿意去乡镇基层、小城市或者西部怎么写作,曾有西安某高校附属医院发招聘启示向该高校招聘毕业研究生,学生反映非常平淡,几乎无人问津;有调查显示,硕士生有45%以上的人对工资的要求期望值为3500~5000元,甚至有30%以上的硕士生能接受的工资起点在5000元以上,博士生的要求更高,仅有20%左右的研究生表示如果在期望值达不到的情况下,愿意稍微降低标准,但是用人单位更看重是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工作经验,学历也仅是众多条件中的一个参考,这样的高期望值心态势必会影响他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选择.

1.2 毁约心理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应届生的择业心态比较急躁、脆弱,在还没有对单位进行充分了解和考虑成熟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了,在遇到更好的就业单位时,必然选择违约;此外,受古语“良禽择木而栖”,“人往高处走”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先签约再毁约的准备了.录用单位要求在一定期限签约,而另外一家更中意或者待遇更高,更稳定的单位还在招考录用中,毕业生在“签约”和“不签约”的选择中纠结,放弃当前的这家不错的单位太可惜,可是又想在等等另外一家各方面待遇更好的单位,最终决定先和这家单位签约“保底”,一旦更理想的工作单位有录用通知下来,便选择毁约. “保底、毁约”的心态已经有蔓延趋势,部分毕业生已经把毁约当成一种程序,并且衡量分析其风险和成本.

1.3 焦虑、逃避心理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虽然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好工作,但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硕士学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可现在实在不敢找一份与社会期望值出入太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在谈到就业心态时表示出焦虑逃避心理,对自己当初选择考研产生怀疑,甚至在想如果当初没有考研会怎么样,非常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此外,部分研究生表示,社会太复杂,初入社会无所适从,在遭遇挫折后完全归因自己或者抱怨社会不公,产生仇恨、愤怒的消极心理,有些人害怕一旦离开学校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害怕走入社会,从而放弃工作选择考博.

2.对策

(1)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研究生就业心理教育.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增强择业竞争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择业期望值;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积极的择业心理学教育,通过心理测试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劣势,提高社会适应力,把握择业过程中的合适机会,正确面对择业中的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成熟的就业观,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感,避免出现脚踩两只船的现象.

(2)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发展的优良环境.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3)研究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建立良好就业心态.就业过程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出现困惑,体验不良情绪,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在求职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社会现实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树立正确择业观;在校期间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个人综合能力,保持自信,树立竞争意识,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建立积极广泛的人际网络,具有发展空间、能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职位和地区都可以作为择业的考虑对象,时刻保持一个坚定而积极的心,使自己能从容应对就业.


*张柳为本文通讯作者.

注释

① 张萍,吴莉.试论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