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育工作的谋划与推进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04 浏览:20292

当前,教育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也迎来战略机遇期.各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要求,关键在于崇尚实干、注重落实.落实的过程,也要有区域性的决策、制度设计和实践创新.在教育系统,学校是最典型的基层,市和区县教育局也是一个大基层,既要做好指挥员,也要当好战斗员;既要当好讲解员,还要甘当办事员.基层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在考虑各项工作时必须学会统筹考虑三个层面,即理念与思路、政策与策略、措施与落实.缺少理念与思路,往往就会工作方向不清;缺乏政策与策略,往往思路就不明;缺乏措施与落实,往往做事就不力.因此,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就是要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谋划,其主要精力就是致力于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下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管理者,结合十余年来抓教育工作的实际,谈谈在谋划和推进教育工作方面的一些初步体会.

管理者在着手谋划工作之前,首先要有这样四个基本的追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如果用学术语言表达,“我是谁”是在复杂体系中进行身份认定;“我在哪里”是在时空和结构系统中进行坐标定位;“我到哪里去”是在时空网络中把握未来方向;“我怎么去”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到达的路径.

当这四个问题基本理清之后,面对工作,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去履行职责.教育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效益,这需要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用心谋划.

一是着眼于需要.就是要明确工作对象是谁,工作任务是为了谁.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需要,往往并非高度一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立足于教育的根本职责,适当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善于找到切人点或对接点.

二是着眼于问题.问题有真伪主次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别.问题也是有层次的,有的需要校长去解决,有的需要局长去面对,还有的要靠厅长甚至部长去把握.面对各种教育问题,我们要善于辨识梳理,把握关键和本质,学会正确应对处理.

三是着眼于先进.就是要瞄准国内外先进同行,在更宽阔的视野中进行同质比照,在更大的空间里确立发展标杆,在学习先进中抵达甚至超越先进.

四是着眼于条件.就是要学会区分“应当”、“可能”和“可以”,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对于发展所需、力所能至的事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有条件要能抓住机遇,讲条件而能不唯条件,缺条件但不能缺理想,这是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2001年,南京开始酝酿“小班化教育”试点,我们就是从这四个“着眼”来谋划决策的.从需要看,通过推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培植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传统名校的供求矛盾,满足家长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从问题看,传统的大班教育在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从先进看,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从条件看,当时小学生源开始减少,一些地方校舍略有富余,但政策、经费的条件尚不具备.经过审慎论证后,启动小班化教育试点.10年下来,南京已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心,全市已有140多所小学和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其中大部分学校已成为南京市民对优质资源的新选择,有力推进了全市教育高位均衡,也为市全面推进基于小班额的现代教育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在谋划工作的时候,除综合考虑上面四个因素外,还要注意四个“防止”.一是防止见“小”不见“大”,不能只看到局部,不见大局,只抓住具体,忽视整体.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既要立位、精于本职,又要善于把握全局、超越本位.二是防止见“死”不见“活”.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善于从“活”的实际出发,从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文件规章.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干部,在对待上级指示、要求的时候,一定会在吃透精神、摸清下情、搞好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三是防止见“虚”不见“实”.就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表象,却不能深入实际、把握实质、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四是防止见“喜”不见“忧”.越是形势好、发展顺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防止谋划工作理想化、想当然;要对决策中隐含的风险和危机进行必要论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基层教育工作的推进

“谋定而后动”.对工作深入谋化之后,就要切实推进.基层的关键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执行与落实,把政策与理念、思路与策略转化为结果,这是成事立业的关键一环.如何推进工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着力”.

一是要着力于重点.面对林林总总的工作,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抓住重要工作、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如推进教育均衡很重要,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均衡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着力于“填平洼地”,而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去限制名校的发展.再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应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质量的要害是什么,应是高素质的教师,所以我们必须拿出相当的精力来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确立工作重点也要考虑阶段性和区域性.有些工作是全教育系统永恒的重点,如抓教育教学质量:有些工作放在局部是重点,但放在全局就不一定是重点,如“规模扩张”与“办学条件改造”是南京教育“九五”“十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但“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则转向“内涵提升”与“品质发展”.管理者要善于根据教育内外部的条件和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心.


二是要着力于基本.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们的工作经常会面临标准不统一、思路不明晰、政策不稳定、管理不协调、改革不成形等情况,在对大的时代背景无法改变、对改革方向看不准拿不定的时候,需要潜下心来,认真抓好最基本的东西.如何抓基本,需要强调三点,一是抓基本队伍,二是抓基本建设,三是抓基本制度,这些是教育管理者需要始终紧抓不放的.

在抓基本队伍方面,我们提出了“让最优者从教、让从教者敬业、让敬业者乐业”的工作目标.南京从“十五”期间就开始实行新教师录用“凡进必考”制度,严格把好教师“人口关”;与北师大、华师大等全国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积极吸纳优秀教育人才;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取得学位的教育部门奖励2/3的学费,目前攻读教育硕士的在职教师已达3800多人,占全省一半以上:每年还选拔100多名骨干校长和教师赴国外进修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