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动机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51 浏览:33347

【摘 要 】

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对汉语的学习成为热点,同时,也对国际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习者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正确认识和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前提.本文对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动机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增强学习动机的方法.

【关 键 词 】

非目的语环境学习动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汉语教学也迅猛发展.除了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在本国非目的语的环境下展开了汉语的学习.大约99%的汉语学习者均在海外,因此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的开展情况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针对特殊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者,对学习动机的认识与激发便尤为重要.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它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包括了如学习需要,对学习的认识,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学习目标等.学习动机能够引发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学习的内驱力,唤起其渴求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汉语的行为.学习动机的定向作用,可以从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出发,使学习者的学习朝学习目标前进.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动机又能帮助学习者保持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在遇到问题特别是挫折时,学习动机可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使学习者达到既定方向.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汉语兴趣培养、学习行为激发及维持、学习目标制定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非目的语环境中,不同的学习者,由于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不同,学习动机也有所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有学者将调查对象按所在国家地域分为五类,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分析,发现亚洲和非洲学习者、年龄较大学习者、学历较高学习者工具型动机较强.在以在华中亚留学生和韩国留学生,泰国和美国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在学习动机方面也存在异同.如泰国学习者在语言层面的动机倾向依次为:语言兴趣、工具需要>个人价值的实现>政治文化兴趣>人际交往需要>他人要求.而美国学习者的动机倾向依次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语言兴趣、政治文化兴趣、工具需要>人际交往需要>他人要求.泰国学习者在语言兴趣动机、工具需要动机和他人要求动机上显著高于美国学习者;而美国学习者则在个人价值实现动机上显著高于泰国学习者.两组学习者在政治文化兴趣和人际交往动机上没有显著差异.另外,除了都有来华旅游的语言学习需要外,泰国学习者更重视语言学习本身的乐趣和父母长辈的期待,而美国学习者则看重通过语言学习所获得的成就感以及由此得到的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然而,无论是泰国学习者还是美国学习者,都非常重视外部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师和教学质量.在对保加利亚学习者调查中,有66.7%的学习者认为口语最有用, 20%的学习者认为翻译最有用.这都能反映出,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以后使用汉语的需求.从对非目的语环境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都比较强烈,需求动机多为对中国和汉语感兴趣,大多是因为旅游需要,部分因为工作需要.而不发达地区和亚洲地区的学习者汉语实用需求动机更为明显.

根据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我们可以针对性采取一些提高学习动机的措施:

(一)利用学习者已有的动机,如好奇心、成功欲、自信心等,使潜在的学习成为有价值的目标,保持教学进度,养成学习者乐于接受的情绪.想不想学汉语,对于学好汉语是不是有信心,是外国学习者能否学好汉语的重要前提.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汉语教学要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要不断引导他们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外国学习者产生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汉语.

(二)注重满足学习动机的需求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习者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激发学习者进入状态,即在任何正式的教学开始以前,老师应该作需求分析以帮助学习者确定长期或短期的学习目标.通过帮助学习者把语言学习和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就可以很巧妙地解决动机问题.大多数学习者学习汉语是源于对汉语的兴趣,而且有一部分学习者打算汉语专业毕业后从事和汉语有关的工作,这就使汉语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兴趣性和就业性.另外,学习者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汉语,没有实际的目的语环境,学习外语又相对枯燥些, 这就需要加强任务型教学和情境教学.


(三)适当采用翻译教学法.目前,在以汉语为外语的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倍受重视,但是翻译教学几乎被遗忘.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学习者在汉语学习中除了看重口语之外,还很看重翻译.一方面,因为学习者是汉语零起点的学习者,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开始学习汉语,所以起步阶段需要用母语解释相应的汉语语言规则;另一方面,学习者今后就业时会从事翻译或与翻译有一定关系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母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因此,在非目的语环境下,适当采用翻译教学法是一种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恰当的教学方法.

(四)引导学习者课外自主学习.对于非目的语环境的汉语学习者来说,仅有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的课外学习对于提高汉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动机与兴趣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兴趣是动机的保证.因此,通过看中文电影和报纸、与中国人聊天等形式学习汉语创设语言环境,同时增强学习者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开展汉语系列活动,如创设汉语角、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汉语俱乐部、网上汉语俱乐部等,营造良好的课外汉语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习者兴趣动机,从而激发学习行为.

作者简介:

曾广煜(1983年- ),男,汉,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钟华(1982年- ),女,汉,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文艺学研究 .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