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的高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11 浏览:70598

摘 要 :高职教育从人数和规模上不断壮大,这也给高职学生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传统的以“管”、“堵”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开展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很有研究价值.

关 键 词 :高职 以人为本 自主管理

大学生自主管理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理念,全国很多本科院校都在进行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提倡学生自主管理的相对较少.现今,高职教育也在迅猛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达不到现在的管理要求,所以在高职院校中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同样很有必要.实行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是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管理的客观需要.

一、“自主管理”的概念

自主管理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在组织内化目标过程中为其自身的发展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积极、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规范自己的言行,调控和完善自己的心理活动.学生自主管理要求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掘潜能,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学生开展自主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其自身价值,主动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人生价值,怎么写作学校、怎么写作社会.自主管理包括学生的人生目标、学习动机和个性发展这三个要素,其核心是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提倡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并没有脱离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在强调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管理的性质应该是建立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管理,严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客观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本末倒置了.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是管理本质的客观需要.

实行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要求.传统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自私和无组织无纪律的,一定要严格控制、惩罚.体现在外部作用而不注重内部因素,重物质轻心理需求.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性本善,而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采取人性化的管理,这是积极的沟通,参与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和激发人的高层次的愿望.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更加注重管理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发挥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所以,实行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

实行人本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需要.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信息去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于实施有效的管理,它有很大的滞后性和依赖性.其实不管如何健全管理模式,管理团队有多大,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要积极促进大学生从传统模式向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转换.

三、以人为本自主管理模式的目标与内容

相比以前,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管理目标明确,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把求安全、保底线放在首位,工作中没有突破和创新.而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他不仅仅是维稳,更注重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的目标和内容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尊重学生主体发展.传统模式,校纪校规是神圣不可忽视的,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部分,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在学校规章制度上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努力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并不是让学生不用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而是让校规更加人性化.给学生更大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才能.

第二、主张“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提倡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这与陈旧的“官本位”,着重权利和地位,而不是个体地位是决然对立的,他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成才,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第三、提倡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的管理模式认为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让学生接受同等的教育,受同样的制度所约束,否则不能进行很好的管理学生.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认为学生管理是要区别对待的,因为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样才是为了学生发展考虑.


第四、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讲情面的要求学生服从学校管理和指挥.在组织学校活动时学生没有发言权,老师定什么活动就是什么活动,学生就缺乏对于学生的兴趣,使活动效果大减.以人文本的自主管理模式更加尊重学生意愿,学生提议,自主策划,精心安排,这样既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一举数得.

总之,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等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独立思维与判断.让学生管理自己,培养相互团结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将教育的理念灌输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不断发掘学生潜能,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班级管理自主化、化、科学化.最终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