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习得汉字混淆现象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821 浏览:94501

【摘 要 】本文试图分析韩国汉字的特点,并在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分析韩国留学生汉字混淆现象,指出汉语汉字和韩语汉字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教学对策.

【关 键 词 】韩国汉字;混淆;近义词

一、背景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出现汉语热,韩国尤其“热”.从小学开始很多韩国学生就开始学习汉语,有的甚至来到中国学习,兴趣和前途发展的需要是促使他们学习汉语的主要动因.

韩国是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从古始就受到汉语的影响,因此韩国存在韩国汉字.韩国汉字是韩语里面的汉语词汇,19世纪末以前的韩语汉字大部分缘自汉语,其他一些部分则是韩国人自己创造的词汇.19世纪末后日本侵略韩国三十多年之久,故韩语汉字也受到了日本汉字的影响.

20世纪初,韩国人写重要的文件时还是会用到汉字.20世纪中期,韩国渐渐降低了汉语使用的频率,可是汉字还是多多少少地影响着韩国人的生活和学习.

王极权在《韩汉汉字比较研究》中解释了韩语与汉语之间的异同.文章通过汉字的起源、特点、结构等的研究说明了中国汉字流入韩国的过程,分析了汉字的特点和结构.他把汉字分为一字汉语、二字汉语、三字汉语、四字汉语,然后再研究了韩国和中国共同使用的词汇、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等.通过这样的研究分析后,发现同样的汉字在汉语和韩语中有不同的解释,最后阐释了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意义等.他的研究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帮助.


二、韩国留学生习得汉字混淆现象分析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国语大辞典》(李喜胜)里的韩语汉字占69.32%,《我们语言大辞典》(韩语学会编)里的韩语汉字占53.02%.可见,韩语里的汉语汉字地位不可小觑,不可离开汉语说韩语.韩国使用的汉字相当多的是在与中国交流过程中引入的,韩国汉字是“韩语中能换成汉语的词汇”,“韩国汉字是无论从中国、日本、韩国,都能标记出来的词汇”.

韩国汉字通常分为同形异义词与异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是两个对比词汇的形态和词素都相同的词汇.同形同义词是同形词中使用的情况和意义完全一样的词汇,所以说对比的两个词汇的外在的词素和词素排列顺序都是一样,内在的意义、词类及用法也都是相同或者类似的.意义上一部分或者全部都不同的词汇是同形异义词.韩国汉字与汉语汉字是同形同义词,可是由于两国语言环境不同,语言发展也各异,故出现同形异义词,我们把意义上完全不同的词称为同形完全异义词,把意思不一样但还是有共同点的词称为同形部分异义词.

1.同形完全异义词

同形完全异义词在韩国汉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可是它却是韩国学生习得汉语时很容易混淆的词汇之一,学生把韩语通常使用的意思一样,所以经常发生混淆的现象.

2.异形完全同义词

异形完全同义词虽在形式上不同但意义相同,如:

3.异形不完全同义词

异形不完全同义词是指双音节词汇中韩国汉字与汉语汉字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字,如 AB : AC; AB : BC,;AB : CA; AB : CB类型,这五种类型中韩国留学生最易混淆的是 AB : AC和AB : CB类型.

(1)AB : AC 类型

(2)AB : CB 类型

三、教学对策

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里的8822个词汇是最基本的,韩国学生虽有汉字背景但也需重视以下几项.

第一,习得汉字时韩国学生易混淆使用近义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区分近义词之间的差异.目前大部分韩国留学生习得近义词时过分重视近义词的意思,忽视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不自觉地把近义词作为等义词看待,长此以往,韩国学生可能认识许多词,但却不能真正了解,所以从学生开始接触词汇起,教师就应该重视近义词的辨析.

第二,注重搭配词汇学习.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近义词的使用范围,而且在教授某个词时要结合相关的词一起教授给学生,让他们“一举两得”.

第三,提高韩国汉字易混用词的复现率.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最基本原则是反复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讲解那些易混淆的汉字或词语,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余论

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分析韩国汉字进行词汇教学,是符合韩国留学生学习特点,遵循汉语自身规律的一种有益尝试.实际上很多韩国学生不知道韩国汉字的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把韩国汉字和汉语汉字联系起来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已超过五万,让学生了解韩国汉字和汉语汉字的联系和区别,极大地有利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词汇教学,尤其是近义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师应多花精力,对症下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朴纸英. 韩国语中的汉字语与汉语之间的词汇对照研究[J]. 中国语文学纸, 2005: 466-496.

[2] 朴勇佘. 韩国汉字语起源的系谱研究[D]. 成均馆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 1987.

[3] 李京叔. 韩中同形异义词的对照研究[D]. 韩国外国语大学校教育大学院硕士论文, 1999.

[4] 卢. 汉字语的词汇形态特点研究[J]. 韩国语研究会, 1990.

[5] 成崇义. 韩国汉字语变迁比较研究[J]. 国语学研究, 1987,(80).

[6] 沈在箕. 国语词汇新刚[M]. 太学社, 2000.

[7] 李勇朱. 韩国汉字语研究[M]. 三永社, 1974.

[8] 张朱花. 韩中异形同义汉字语比较研究[D]. 大学校硕士论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