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书评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20 浏览:102769

摘 要 :与传统的书评写作不同,“虚拟书评”就是凭空造出一本实际并不存在的“书”加以评论.这是以种带有些许游戏性质的写作形式.撰写虚拟书评的乐趣就在于“虚拟”,这一点与创作小说是相通的.小说虽然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但从本质上看,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它的游戏规则就是“检测中求真”.小说擅长虚构人物、情境,而“虚拟书评”以虚构的书籍为主人公,可以算作某种另类的小说创作.

关 键 词 :虚拟书评;想象;检测中求真

作者简介:唐迎欣,女(1977.2-),广西灌阳人,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历,主要从事文学研究、电影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204-01

传统的书评写作,往往是以实存的书籍作为评论的出发点,进行评论的主体作用之所以能凸显是因为有一个对应的、实际的评论客体.随着文学实践的不断更新,一种颇显另类的书评——“虚拟书评”开始得到重视并发展起来.

一、“虚拟书评”的来历

“虚拟书评”就是凭空造出一本实际并不存在的“书”加以评论.“虚拟书评”其实并非一个新兴的事物,这种带有些许游戏性质的写作形式博尔赫斯、斯坦尼斯拉夫·莱恩、安伯托·艾柯、美国导演伍迪·艾伦都曾尝试过.博尔赫斯在他的《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序言中写到,“伪托一些早已有之书,搞一个缩写和评论”【1】,也是创作小说的一种路径,他甚至认为,“最合理、最无能、最偷懒的做法是写检测想书的注释”【2】.在小说《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中,博尔赫斯就对《四月三月》、《秘密的镜子》这两本虚拟出来的书进行了研究.除了博尔赫斯,艾柯的小说《玫瑰的名字》、戏仿《洛丽塔》以及检测冒编辑写给历史上众多名著的退稿信都极有这种虚拟书评的特色.

在网络兴盛的时代,中国的“虚拟书评”受到关注得益于一个名叫“比目鱼”的IT人.“比目鱼”生于1971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曾在加州“硅谷”的生物制药及IT公司工作数年.2006年初回国,从事IT行业工作,业余爱好写作,小说、随笔、书评等散见于国内刊物.2010年7月,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了由“比目鱼”在博客上撰写的书评汇集而成的书,名字《虚拟书评》,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很大的关注.

二、“比目鱼”的《虚拟书评》

无可否认,《虚拟书评》非常奇特,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就是“虚拟书评”,包括《口下的十四篇小说》、《烂小说精读》、《风铃》、《泪水的收获季节》、《过马路的艺术》、《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暴发户的自我修养》、《地久》《腔调》、《寻找村上春树》.

《口下的十四篇小说》探讨的是被绑匪劫为人质的作家,在恐惧的压力下如何写作的问题.《烂小说精读》强调的是阅读一本“烂书”可能比阅读一本经典名著更能指导写作实践;《风铃》的构思更巧妙,作家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出版小说,每册的人物相同,但人物的命运和情节各有不同,似乎在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各有命运,离开了作家也会自然发展.这种写法与其说书评,倒不如说是小说,虚构成为了最大的真实.《寻找村上春树》一文,使用反讽,杜撰的春树在跑步途中消失不见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颇有后现代的风格.“虚拟书评”的写作往往借用小说笔法,“虚拟”或者“虚构”成为亮点,“讲故事”变成书评的核心,一改传统书评写作惯常的沉闷、枯燥的文风.《虚拟书评》的后半部分为“作家和书”.后半部分在还卡佛、冯内古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海明威等人以真实面目的同时,比目鱼还是没忘记时不时来些“虚拟”,而那种虚拟,总是能够让作家看起来更加真实.

有意思的是,“比目鱼”虚拟出来的11本书,在《虚拟书评》进入市场后半年内相继由一些出版机构出版.更有趣的是,所有的书从内容撰写到装帧设计包括作者名字,全都依照“比目鱼”在《虚拟书评》的构想来安排.特别要提到的是,有人竟然在一周之内写到了《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的6个不同版本,这些书从内容到风格和排版上都不同,但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版本全都安插了“比目鱼”在“虚拟书评”中虚拟的三个段落,而且都能做到妥帖切合.

三、“虚拟书评”的存在价值

评论界认为,“虚拟书评”是一种类似武学中“左右互搏”的写作方式,不仅是对作者想象力的充分展现,更是对读者趣味的一种有力挑战.而“比目鱼”本人则是将“虚拟书评”当做一种文字游戏,“比目鱼”先有一本书的概念,然后他设想这本书已经由一位作家完成,而这位作家可以来自任何文化语境:可以是大文豪也可以是无名之辈.当然,作家也是虚拟出来的.而“比目鱼”本人要做的,就是去评论那本子虚乌有的书.

写作的确有着一种游戏精神,“虚拟书评”是把文字游戏推向极致,“比目鱼”将检测中求真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会为他的“虚拟作者”炮制档案,包括生卒年份、文化背景甚至师承关系等信息;他也会把《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媒体搬出来,宣称他的“虚拟原著”曾被这些大媒体推荐过,他还特地为每本虚拟的书都配上了自己设计的封面.这样的写作形式我想套用学者梁文道的一番话,也许更能让我们领悟其中的奥妙.梁文道在凤凰卫视2010年10月5日《开卷八分钟》中说过:“凡是与书为伍,甚至是以书为业的人,以书为生的人,大概都会有些无聊的小兴趣,比如说时常喜欢围绕书做种种的想象、幻想,然后写一些跟有书的没的东西,像书画等等.这里面有一种很特别的题材,就是去写一些不存在的书.”


撰写虚拟书评的乐趣就在于“虚拟”,这一点与创作小说是相通的.小说虽然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但从本质上看,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它的游戏规则就是“检测中求真”.小说擅长虚构人物、情境,而“虚拟书评”是以虚拟的书籍为主人公,可以算作某种另类的小说创作.

注释:

【1】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序言,见《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71页.

【2】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序言,见《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7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