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壁画的肌理表现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80 浏览:67987

摘 要:在现代壁画艺术日趋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壁画形式语言的多样化给以人们丰富的审美感受.陶瓷壁画创作中不同的肌理运用,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张力和多样的审美情感.

关 键 词 :陶瓷壁画 肌理语言 审美

陶瓷壁画作为现代环境陶艺表现形式之一,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介入建筑空间,使我们生存的环境空间达到设计艺术化的境界,获得一种超越物质至上的精神提升.本文就肌理在壁画中的运用形式做一些探索.

1陶瓷壁画的中的肌理

陶瓷壁画的中的肌理,是材料、制作、火炼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根据表现形式分材质肌理与制作性肌理.根据观察的角度不同又可分为触觉机理和视觉肌理.视觉肌理,指无须用手摸用眼即看得到的肌理效果;触觉肌理,有凹凸起伏感的肌理,用手抚摸能感知到的.在适当的光源下,视觉也可以感知这种触觉肌理.

2.陶瓷壁画艺术的肌理表现语言

2.1 材质肌理的艺术表现

材质肌理是一种美术语言.材质肌理(或称自然性肌理)是泥土本身的材料特性所表现出来的表面形态.不同的泥料体现不同的肌理特性,如匣钵土的粗糙,缸泥的厚重,瓷土的细腻.不同的泥土之间的混合使用又能表现出不一样的肌理效果. “绞泥”法是常用的一种泥土肌理表现方法.所谓的绞泥法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质的泥掺在一起揉搓,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它可随揉搓的时间而变化,揉搓时间长肌理细腻,时间短则肌理粗犷.制成新的泥料,坯体呈现出两种或多种瓷泥绞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花纹.有的像浮云流水,有的似山石木纹(如图一、二),亦真亦幻之中,令人无限联想.陶艺家将已绞好的纹饰制成壁画或将绞泥切成小点或薄片等形式,镶嵌或黏贴于壁画的纹饰中,颇见新意;有的在釉料中加着色剂,经适当搅动后再施于坯体上烧成,这种绞釉虽不同于绞泥,却与之同出一辙.这种装饰的纹理、质感无疑给人们以变化万千之感.

2.2 制作性肌理的艺术表现

泥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这为陶艺家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陶艺家可以用多元的技法来表现肌理效果.从泥浆到泥巴,从泥巴到干燥的坯体,在每一个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和技法都能产生不同的肌理和质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制作性肌理,指人为纹理组织,制作性肌理,受控于操作者,由制作主体有意识地作用控制品表面而造成的纹理组织,在泥土上任意的用自然中的形.制作性肌理往往直接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水平、思想和意念.

2.2.1堆贴法

堆贴法是陶瓷壁画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是在湿坯上堆贴碎泥片形式表现具象或抽象形态的一种肌理表现形式.泥片可采用不同质地或不同颜色的.泥片的利用可采用取刮削的方法,通过刮削、切割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泥片,堆贴出的肌理生动活泼,富有变化的画面.如图三广东省佛山市陶瓷博物馆外的壁画,就是在湿坯上用堆贴碎泥片的方式,堆贴出形象生动的壁画.

2.2.2印压法

印压产生的肌理在陶艺壁画创作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如手印、木板麻布、竹藤、棕草、石材等工具或自然界中几乎任何可以用的材料,在泥土上任意的拍、敲、打、印、压,留下来的一切存在的自然过程状态,都将带给我们视觉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闲逸.


2.2.3刻划法

划刻法是在干燥的坯体上用刻刀进行刻划,可随刀法的走动变化而产生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作品《生生不息》(图四)运用了刻划和压印的肌理装饰技法,以点、线、面的形式,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均衡、对称、对比等各种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从而引发出不同的审美心理.如图中流畅的线条如流水的淳淳之波,给人以轻松活泼,乐观开朗的情绪感染.

3陶瓷壁画肌理的审美情感

肌理形态的审美情感主要通过触觉感受或视觉感受而获得在生理、心理方面的感应,由此引起某种情感或者产生某种想象,从而形成审美体验.构成肌理形态的形式要素:点、线、面、质地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韵律、节奏、对称、对比、均衡、等形式美让人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审美体验.而这种审美情感的产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积累多方面的感觉经验并凝聚各种记忆而成,人们能从这些抽象的表现形态中能感受到某些肌理所产生的特有的美,这种美是沟通作者与观者的情感纽带.陶艺家正是利用肌理的这种抽象的形太态语言来进行陶瓷壁画创作,从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当匀称、均衡肌理形态使人产生柔和文雅的情感;疏密差异或强烈对比的肌理形态可使人产生焦躁、紧张的情绪;粗糙肌理、凹凸不平立体形态在陶瓷作品上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的质朴与单纯感;不规则肌理形式能给人产生诸如活跃、神秘、虚幻、动荡、不安等审美情感.不同的肌理形式构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从而形成了陶艺家的不同作品风格.这些肌理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往往能一种力、一种动感与观者产生共鸣.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