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视野下对选秀节目的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82 浏览:11907

从2006年开始,选秀节目在各大电视台遍地开花.2006年,我国出现了200多档选秀节目,知名度较高的有《梦想中国》、《舞林大会》、《天使爱美丽》、《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第一次心动》等.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它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为目的,有较高的收视率就意味着可以换取更多的利益,例如冠名费和广告费等.

节目流程的工业化生产

选秀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从策划(如果是购写国外栏目的创意,则是购写版权)到前期的准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嘉宾的准备,再到录制、剪辑、播出等一系列流程,都是严格遵循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最后的节目成品也就是文化产品.这样的流水线制作使选秀节目能够批量生产,但是,这样批量生产的节目也会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1.商业化程度的把握

为了吸引眼球,选秀类节目难免会向媚俗化转变,而节目从整个运作到后期宣传无不打上了深深的商业化烙印.过度的商品化首先会影响节目本身的质量,导致艺术性丧失,一切都为了迎合观众,吸引眼球,丧失艺术本身的价值.在选秀节目中,炒作、制造噱头、煽情等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其次,过度商业化会影响观众的观感,比如很多选秀节目中间穿插长时间的广告.

但是,应该提到的是,选秀节目的商品化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化更能够促进选秀节目的良性循环.例如,2012年7月开播的《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其制作成本十分高昂,现场四把导师座椅直接从英国空运过来,总价高达320万元,可见其对细节的考究,现场顶级的音控设备、录音设备、环绕全场的巨型LED屏等也都造价不菲.担任《中国好声音》音效总监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音响总监金少刚,录音由给王菲录专辑的李军负责,伴奏乐队也是专门给一线明星伴奏的.这些顶级阵容联袂贡献了上佳的节目品质.节目品质高,收视率高,就会获得广告商、赞助商的青睐,投入巨额广告费用,例如第一季中加多宝对《中国好声音》的赞助费就达到了6000万元.所以,选秀节目作为电视文化产品,通过一定的流程制作,其商业化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要掌握一定的度.

2.虚检测与真实的选择

选秀节目在商品化和大量复制化的基础上,必然带来节目内容虚检测化.虽然每个节目的名字不同、主题不同,有的节目强调个性化,但是这些实质上是外在的虚检测变换,因为从最终目的上来讲是万变不离其宗――追视率,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有的包装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以只是形式上的区别,无法掩饰节目内在的空洞和审美的贫乏.这一点还可以从各大选秀节目对选手的策划中看出来.对于大众来说,批量的节目和歌手早就缺乏吸引力,从听音乐到听故事的转变,也从侧面说明了选秀节目艺术性匮乏,而所谓的个性其实不过是按照文化工业制造出的模式化类型而已.

选手的工业化生产

1.缺乏个性

选秀节目中选手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目的质量.但是,综观近些年来的选秀节目,不少选秀节目中“老面孔”频频出现.2013年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中,2006年央视《梦想中国》的冠军熊汝霖、2011年青海卫视《花儿朵朵》的亚军黄夕倍等多位选秀专业户“回炉”参赛.有些选手表示“参加哪个节目都一样”,这一方面说明了节目由于批量生产导致同质化,另一方面说明选手缺乏个性,这些选手也是节目工业化流程加工出来的产品,他们没有鲜明的个性,有的只是节目组根据市场需要,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而包装出来的形象和个性.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分析认为,“现代大众有时会产生对偶像的一种崇拜,而其实质便是对一种固定模式的崇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众所崇拜的偶像便是工业化下的标准化的产物”.在2005年《超级女声》火爆全国之后,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一批有个性的歌手一夜成名,但是在之后的选秀节目中,选手特点也出现了极大的复制性,模仿李宇春中性风格的歌手屡见不鲜,这种偶像崇拜在民间也刮起了一阵“中性风”.这是一种对标准化文化产品的崇拜.

此外,选手们的经纪人对他们舞台上演唱的歌曲、演唱时的表情和动作等都有着剧本式的安排.在这种精心安排下,很难有真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

2.低成本批量生产

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特点就是批量生产,在文化工业背景下,不仅是选秀节目本身批量生产,也表现在艺人低成本大批量生产.在选秀节目诞生之前,演艺公司挖掘并培养一个艺人,成本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但是选秀节目从成本上讲要远低于传统的艺人培养模式,在量产上则远远高于原有模式.不管是《超级女声》还是《中国好声音》,都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草根歌手或者三线歌手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知名歌手,邀约不断.

但是,这种批量生产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从“超女”时创的选秀模式来看,音乐类的选秀节目一直遵循着将草根变为巨星的传奇模式,充满了向上和励志的味道.但当比赛舞台上的聚光灯熄灭后,“赛后综合征”就成了许多选秀节目难以回避的话题.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可被网友形容为“卖身契”的合约一签就长达8~10年.如果歌手有潜力,公司也愿意全力打造包装,名利双收还是有可能的.但回头看看,又有几个李宇春和张靓颖这样成功的例子呢?大多数曾参加选秀的人就像流星一样,散发了刹那间的光辉便陨落了.同时,选秀节目过多,过于频繁,导致上一期的选秀选手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接受,下一批选手又进入市场,而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短时间内无法消化,选手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这也是低成本批量生产艺人的弊端.

由此可以看出,选秀节目作为文化工业时代的文化产品之一,不论是在节目制作还是选手包装上,都作为文化消费品体现出商品特性,而盲目迎合大众的口味难免导致过度商品化和艺术性的丧失.

【本文由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2682013CX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