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袜子皮皮》看林格伦的教育观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376 浏览:120717

儿童文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成名作《长袜子皮皮》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儿童世界.在人们看来,这个袜子一只是棕色的,一只是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的孩童行为狂野,在各方面都不符合传统的“乖孩子”形象.然而,一方面,林格伦通过作品呼吁:应该释放儿童天性,不给予其过重的情感压抑.另一方面,也是最为深层的用意,通过这个“世纪儿童”形象,传达了她的“另类”教育观:构建自由的空间,让儿童快乐成长,从而寓教于乐,为其独立、自在地成长奠定基础.

一、维拉维洛古拉的隐喻

――敢于独立生活

维拉维洛古拉是皮皮的居所,这间破旧的房子坐落在小镇郊外一个东倒西歪的院子里.由于皮皮的妈妈早就过世,船长爸爸被卷入了海中生死毫无音讯,只有九岁的皮皮独自生活在这里,她承担起一切的变故并将自己的生活打造得有声有色.皮皮不需要成人的关怀和任何人的怜悯,独自在自己创造的纯真世界中自由生活.她“相信她妈妈坐在天上,通过一个小孔看着她在人间的女儿.皮皮经常向她招手说:‘请不要担心,我会料理自己的!’”.“‘我的妈妈是天使,我爸爸是黑人国王,确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么棒的好父母!’皮皮说,心里着实高兴”.她学会自己煎饼、煎蛋,自己叫自己上床,她第一回叫的时候很客气,如果不听,再叫一次,不过凶多了,如果还是不听,那就打屁股!皮皮的言语既令人忍俊不禁又使人心酸不已.纵观全文,没有亲人在身边的皮皮不受传统教育、不受成人的羁绊,她没有忧虑,自主性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她丝毫不会由于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压力而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

独具匠心的林格伦如此处理隐含了两重意味:一、将皮皮的父母隐藏在其背后,暗指现实社会成人对儿童的干预力量过于强大,儿童往往被置于成人背后,随着成人的意愿和脚步摆动,扼杀了其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过早地被框在社会的框架中,逐步形成了僵死的思维和固定的模式.这样的儿童长大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去复制与他们如出一辙的人,长此以往,人们未能在早期就学会疏导自己的内心,承担着巨大精神压力的个体无法排遣内心的压抑,造成社会群体的心理问题局面.当然,林格伦并非认为儿童不需要父母的关怀,皮皮父母的隐藏暗指,成人应该改变思维置身于儿童的背后,让孩子将亲情融入内心中,以自己为主体和目的,学会自我引导,不引起大人的担忧.父母要敢于将主动权交给孩子,方使孩子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二、林格伦塑造的皮皮,将其父母隐藏在背后,有着另一层重要意义.皮皮形象的塑造对于失去父母或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他们能从皮皮身上汲取到精神力量,鼓舞自己成长,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得以减少.可以说,林格伦塑造的这个形象不仅是顺应了童年的自己,更是潜在地映衬出她的慈爱之心,对儿童成长的极度关怀,全面地关照整个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

二、无厘头游戏的隐喻

――敢于解决难题

皮皮常常想出各种无厘头的游戏,行为恣肆,像一个“疯丫头”.在“皮皮玩海上遇险”中,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独自出门,来到一个荒岛玩海上沉船遇险游戏.在荒岛上时,皮皮营造了一次遇险经历,杜米和安妮卡真正体会到了遇险时的焦急心情,他们从未有过这种经历,不知道怎么处理.而皮皮懂得带上空罐头盒,可以在遇险时把信装在里面,让它漂流去向别人求救.杜米和阿妮卡按照皮皮的指挥,提高了镇定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整个遇险过程都是在皮皮的“导演”下发生的,也就是狂放的皮皮一次无所拘束的游戏活动.在遇险中寓于游戏性,表明了在儿童生活中游戏无时不在,渗透了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在自然因素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儿童也要释放自己的游戏天性.然而,这样的游戏活动并不只是“玩”,儿童在其间学会的东西远远大于成人对其进行灌输教育.其一,远离生活的游戏补偿了儿童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们跟随皮皮的脚步放飞心灵.其二,儿童在惊险中体会到遇到难题时如何去面对,如何强大起来.


另外,在童话中我们看到,杜米和阿妮卡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的“不允许”,这样的“乖小孩”在天性的压制下,注定永远跟随成人设立的轨道行走,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条条框框中.由此也造成儿童懦弱的心理,凡事不敢尝试,不敢去解开问题的内幕.阿妮卡爬树的时候吓哭了.在皮皮的鼓励下,她才哆嗦着重新爬上树,最后一段路不好爬,她一看见树窟窿很黑,又害怕地缩了回去.因此,作家表面上是写皮皮的调皮贪玩,却从中表达了她与众不同的教育观.

三、“惩罚表”的隐喻

――敢于挑战权威

林格伦作品的出现,极大地震撼了传统儿童教育观念的权威地位.在《长袜子皮皮》中,人们认为皮皮应该去学校接受传统的教育.当皮皮在老师面前总不能遵照礼法并天马行空地回答问题时,老师束手无策,他们已经习惯了将初来的孩子训导成规矩的学生,像皮皮如此野性四射的学生总是令人头疼和厌烦的.传统的教育没有依据儿童的天性来制定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一味灌输,未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接受能力.老师说“她当然生气了,特别是皮皮表现得很不好,像皮皮这样的女孩子,是不能上学的,不管她多么想上学也不行”.教育机关面对不肯循规蹈矩的学生时,不是去考虑改变教育方式,而是将这类学生轰出门外,培养出一群低眉顺耳的乖小孩.“‘九年了,我没有什么惩罚表(乘法表)也过得很好,皮皮说,因此我想以后也能很好地过下去’”.然而,杜米之类的乖孩子却希望皮皮和他们一起上学,“他们更乐意去跟皮皮一块玩儿.不过要是皮皮也去上学的话,他们的心情就会大不相同”.儿童的天性在两类不同的儿童口中被表达出来,足以说明传统教育中能结合儿童天性来安排的模式太少,不能因材施教,这便是为什么学校教育会造成部分儿童厌倦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家们已经意识到儿童教育应结合儿童进行,不该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和方式去教育他们.杜威强调教育促进儿童本能生长,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认为教育就是本能的生长过程.他还大声疾呼:必须以儿童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儿童当作目的,而不是当作手段来看待,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着儿童来实施.③林格伦正是反映出,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确实具有不可缺乏的作用,但是,如何针对儿童的天性进行教育,使他们愉快地接受知识,这也是儿童快乐成长的不可或缺之处.

因此,在林格伦的教育观中,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是前提,快乐成长是手段,寓教于乐是目的.作家的教育观高屋建瓴,在她创造的儿童世界里,儿童更加的独立、自强,避免了在大人的身后亦步亦趋.林格伦所塑造的儿童世界以博大的情怀反映着其教育观、观,表现了对儿童极大的人文关怀,这并非站在传统教育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其的补充,促使儿童更全面、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林格伦:《长袜子皮皮》,李之义译,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

[2]韦苇:《西方儿童文学史》,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

(作者简介:吴海超,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文学硕士;杜益文,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