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目标导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76 浏览:58211

【关 键 词 】初中历史 目标导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63-01

目标导学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落实课时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活动建构为教学形态,以当堂完成教学目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实现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下面,笔者以教学《美国的诞生》(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为例,论述目标导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一、确定教学活动目标

实施目标导学,首要步骤是确定教学活动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影响学生对信息加工的广度和深度.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这三大领域.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掌握知识”等方面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这三方面的要求,并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思想教育因素.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具备知识文化内涵,还应该包含素质教育的各种规定.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该注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和指导,给予学生评价、讨论和自主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开发教材资源,并采取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例如,教学《美国的诞生》,教师首先应把握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意义,还有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的电影片段(如《偷袭》《边城英烈传》《决战时刻》《革命》等),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对独立战争有初步的印象,并形成对独立战争的评价.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列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自学提纲.

教学目标:评价美国独立战争.

自学提纲:(1)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2)《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美利坚革命的胜利;(3)我的疑问.

二、建构教学活动模式

实施目标导学的第二个步骤是建构教学活动模式.建构教学活动模式是目标导学课的中心环节.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集中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层次地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美国的诞生》,在拟定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纲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学提纲中列出的问题.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呢?”当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波士顿倾茶事件的视频、图片,或美国最早13个殖民地的视频、图片,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是因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大英殖民者的掠夺.又如,要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2),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于华盛顿的资料,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意义.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培养学生乐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当堂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当堂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并且根据检验情况来评价教学活动,巩固教学成果.这是目标导学模式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检测题目,这些题目要覆盖教学目标,题型设计应丰富多样,在难度和题量上应确保检测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课堂上应督促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检测题目,并根据检测结果,总结学生在学习上的疏漏和偏差,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以完善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美国的诞生》,教师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完成自学提纲所提的三大问题,可以设计诸如“美国国庆节的具体日期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等题目,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点.同时,教师应注意纠正回答错误的学生.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采用目标导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运用该教学模式,以优化初中历史课堂.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