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54 浏览:21340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议论,进行合作学习,已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但合作学习能否有效、高效,关键是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合理设题.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设题可以是有关课文结构脉络的,有关人物评价的,有关中心思想的,有关写作技巧的,有关欣赏品味词句的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设题,要议论的题目首先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相关知识做基础的.如果问题过于浅显,很好理解,偏让学生来议论,这样的议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相反,如果问题过于深奥或没有相关知识做基础,学生的议论就会无从谈起,自然议论不起来.因此,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议论时,教师要注意合理设题.

有这样一个教例:有一位教师讲《变色龙》一课,总结全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对主题的再认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最后,裹紧大衣走了,在场的“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起来”.那群人笑得是什么?这是个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问题设计独具匠心.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处于积极思索之中,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共识;①警官出尔反尔,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令在场的人们耻笑;②在沙俄统治下,最底层的小官僚都能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执法随心所欲,这黑暗现实令在场的人无奈地笑;③在沙俄统治下,当时民众愚昧的没有了正义感和同情心,在场的那群人像是在看一场滑稽戏一样,难免要开心地大笑.


这次合作学习,因为设题合理而又有思维的深度,所以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入明确的认识,思维品质受到一次良好的训练,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合理设题,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二.及时引导.课堂上组织学生议论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形:学生对某个具体问题认识不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或限于学生认知水平,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或不够准确的,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抓住时机和问题要点,及时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快统一起来.

有这样一个教例:有位老师以《狼》一文为例,训练学生编写情节提纲.先让学生读书、思考,之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在全班征集各小组议论结果,经过整合,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是,遇狼——喂狼——避狼——劈狼;二是,跟踪——穷追——威逼——被劈.教师面对学生议论后的两个情节提纲,怎么下结论呢?教师引导说:“你们看两个情节提纲分别是以谁为主角考虑问题的?”老师的一句话,令学生们茅塞顿开:前一个提纲以“屠夫”为主角,后一个提纲以“狼”为主角.教师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两个情节提纲是不是有最合适的?”学生们经过简短议论,又统一了认识,得出了最后答案:第二个情节提纲好.理由也很简单:本文题目是《狼》,“狼”是本文的主角.

这次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循循善诱,做到了及时引导,学生受到了一次研究问题要选准角度的思维训练.及时引导,需要教师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聪敏的教学机智.

三.善于总结.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议论中学生的看法常有分歧,教师要及时引导,议论中学生的认识有时肤浅,教师要善于引导,此外还需要教师随时纠错补充和归纳总结.

有这样一个教例:一位教师讲《死海不死》一文时,让学生议论本文的趣味性表现在那些方面.学生的意见是多方面的,也很零散,有的表述不明确,有的表述不完整.在众多的意见面前,教师应该当机立断,精要地归纳总结大家的意见.这位教师根据学生意见要言不烦地归纳总结为:一是,题目包括一对矛盾词语,引人入胜;二是,行文中多处设疑,引起悬念;三是,引用传说,饶有趣味;四是表述上有起伏、可读性强.学生们零散的、不确切的、不全面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记忆了.

在组织学生议论遇到以上情形时,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评价、点拨、归纳、总结,学生的议论往往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共识.这何谈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在这种节骨眼上得到充分发挥的.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议论,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合理设题,及时引导,善于总结,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田万增,教师,现居河北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