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素质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18 浏览:107789

摘 要 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品质.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大社会主义新型合格人材的迫切要求.过去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少数尖子生,忽视了大部分学生,这显然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不相符的.本文从三方面谈了一下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 键 词小学语文 教育核心 学生素质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压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字、句、篇章结构、各种修辞手法等构成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学就是要学习这此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而言会有一些困难.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语文知识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在小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不好语文又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因而一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带有恐惧心理,思想包袱沉重,缺乏信心.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就十分必要.

(1)教师要相信大部分学生是能够学好语文的,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在老师面前是平等的,自己不比别人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在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和地方给予帮助,如果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以便掌握,如果对掌握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是能够学好的.”对教师来说,必须认真研究心理学,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的真情流露,会滋补学生特别是较差学生情感上的饥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

(2)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对学生正确评价的基础在于对学生的了解、理解、谅解.小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胜心,希望教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他们有自己的道德需要、智力需要、审美需要,希望教师用精细灵敏的思想理解它.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出现失误是正常现象,应该得到老师的谅解.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或答错了;或不完全正确,不能粗暴训斥或让学生简单坐下.正确的做法是:应当给予学生正确评价,指出正确部分,同时也指出错误部分,循循善诱,耐心启发,鼓励学生思索,引导学生把问题解答完整.

(3)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 “少”和“易”字,即让学生感到每节课内容都少,学习新知识不难.如何才能做到以上两点呢?让学生感到每节课内容少,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即在教学过程中将新教材中的新旧知识加以分离.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难呢?关键是做好铺垫,扫除障碍.学习知识好比爬山,坡度陡则不容易攀登.例如《乌鸦喝水》一课,首先要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乌鸦渴了,可是找到水又喝不着,它想了一个办法,才喝着水这么一件事.进而围绕两个问题,即“乌鸦找到水为什么喝不着?”,“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喝着水了?”.抓住“瓶口小,水不多”和“一个一个放石子”、“水渐渐升高”等重点词语设计问题,使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词语、发展思维.

2加强自学提纲的启发性

目前,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普遍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读书又是一种最重要的自学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编写自学提纲是富有成效的.但是,自学提纲究竟应该具备什么特点才适宜呢?自学提纲除了具备科学性、准确性、简明性的特点以外,最重要的是应该具有启发性,即启发学生思考.

语文课文往往有深刻涵意的,因而读书必须深入思考,切忌浮光掠影.但是,由于过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教,学生听.学生没有钻研教材的习惯,发现不了问题,所以通过自学提纲启发学生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3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馈与矫正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在一些班里,往往出现一些学生,在学时间内比另一些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因而学的更快些、更好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老师不相信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教材内容,教师不知道自己上课只关注了一些学生而忽视了另一些学生,鼓励学习好的学生,不鼓励差生.同一个教师在同样的时间里,教师并非有意地给一些学生提供了比另一些学生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改变旧观念,不要只抓尖子生,而忽视差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进行矫正,采取补救措施;学生没有理解、掌握的知识,做到及时矫正.教学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教与学的反馈与矫正.

平时教师不注意自己如何教,不注意学生的情况,只在期中考试进行一次打分了事;学生错误得不到及时矫正,等到以后,学习越来越困难,学习差异明显增大.这是一种失败的教学.如果教学中不断进行反馈与矫正,师生及时发现各自的不足,及时得到矫正,差异就会缩小.

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每堂课有反馈,每节课有矫正.现行教材每节内容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配备了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可以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必要时教师自己可以补充一些练习题.学完一个单元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形成性测验,使学生对知识系统理解、全面掌握.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