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读课文"的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03 浏览:21900

摘 要:阅读课文是由讲读向独立阅读过渡的凭借,它与讲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阅读课文主要是为了复习、巩固运用在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并通过训练转化为技能.与讲读课文的教学相比,阅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降低.根据阅读课文的这一点,教学时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抓住重点,自学自练,互相交流,检查指导.本文就师生阅读课文提出了看法.

关 键 词 :研读;自读

一、教师要研读课文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我虽然执教多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学生要自读课文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中小学生几千个课时学习语文,结果却不会读写,岂非绌绌怪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根源在于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太少.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静听”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活动的余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注意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仔细分析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还有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1)无指导.任由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师很少引导、点拨.(2)无价值.对于一些可以传授的知识也一味叫学生自主探究.(3)无准备.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必要的课程资源支撑.(4)无评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缺少及时的评价,或者评价跟不上.以上种种,一方面说明在小学课堂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自主探究学习还有许多值得研讨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应采取一下方法.

首先要“清障明义,感染启迪.”方法可用细读法.学生拿起一篇文章,最先碰到的是字词障碍,这时学生便要求教于字典、辞书,动手动脑,这样比教师灌给学生,学生死记下来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渎能力,摒除了一切依赖教师的思想.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圈圈点点,实际是在用笔读书.字词障碍清除了,为了明义打好了基础.学生 要明了文义,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记叙文,就要从记叙文的要素、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记叙的顺序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明白文章写什么人物、什么事件和什么景物等;如果是议论文,就应从议论文的三大要素入手,明白议论的范围,进而找到论点,能读明白主要运用的论据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如果是说明文,应该明白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质兼美范文以吧增强学生感染的程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次要“理解脉络,训练思路.”方法可用思读法,即边思考边阅读,这主要是明了文章是怎样的.学生通过第一步的细读,扫清了字词障碍,初步读懂了文义,第二步则要求边思考边阅读,边阅读边梳理,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是各种体裁文章的共性部分,它能反映作者的写作思路.二读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的训练.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对不同文体分析层次的不同着眼点,运用这方面是知识,独立的给文章理思路,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然会提高.当然在二读过程中,学生对分析文章的脉络中心会有有分歧,教师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总结,这无疑会对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大有裨益.

再次要“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可以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这一步是认识文章是怎样写的和获得其他写作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内容较多,如语法、修辞、选材、组材、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叙述顺序、表达方式、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当然,这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涉及这些方面,根据不同文体,选其重点部分,抓出来进行分析和印证,有助于使学生明了文章好在哪里,进而借鉴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这个过程类似把欣赏转化为能力.

这三层自读方法简便易行,坚持自读,学生学习语文便有章可循,以迈进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在培育学生的自读能力,放手让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不落实的情况,解决的方法就是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一个“导”字.在以上提到的“三读”中每一读都要渗透“导”.在这几个自读步骤中提纲引路是最好的导法,就是给学生编写一些有助于理解文义、理清脉络、鉴赏文章的提纲,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编写提纲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要起到 “一纲中的”的功效;二是提纲应具体有层次;三是提纲内容既要有思考余地,又不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