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554 浏览:158100

摘 要 :本文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研究自主学习含义的基础上,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流程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材料能动的创造性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达到学习目标自主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学习能力的一项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学科,它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互性更强,在这种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获得相对自主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的教学环境也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从这些特点来看,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阵地.本人通过对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的学习及对比较成功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分析,总结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按如程:


1、教学准备: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布置相关预习作业.所布置的预习作业要明确具体,可以是阅读教材,也可以是探索发现.学生提前预习,可以是阅读教材,熟悉新课内容,也可以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预习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多查阅一些资料,自己去寻找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剖析解读.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东西有所了解,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自己设定一些小的学习目标.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3、出示导学提纲,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通过设定一些情境或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设定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导学提纲中,一般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①对于学生学习的步骤和学习方法的提示;②设置自学具体的例题的任务;③做练习题,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练习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做这些题目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选做题的难度较大,是所学知识的应用拓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导学提纲的提示,学生能够一步步了解学习内容,并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发现了一些存在于学习中的问题,如哪里容易出错,哪里理解不透彻等,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合作互助,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老师交流,通过交流与合作,会了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问题的掌握更加扎实,不会的同学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得到同伴的帮助,能够学会弄懂.最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请教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突出来,教师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学仍然没弄懂的知识,学生也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对新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

5、有针对性的讲解,总结知识点.对于在上一环节所出现的学生理解不好的知识,或者是学生不懂的知识,教师给予重点讲解,在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去理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自学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避免重复讲解那些学生自己已经学会和能够通过交流合作也能学会的知识,教师讲的是那些大部分同学都不会,都理解不了的知识,是一些共性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的过程,也是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个总体的认识的过程,是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整体系统的把握的过程.总结知识点的工作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的同时,教师也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概括.

6、当堂训练,巩固提高.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做,通过做题,学生新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去做,在做这类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