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60 浏览:11106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前的中小学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制约,加上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条件上所受的诸多限制,因而,虽然有许多优秀的教学成果问世,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推广,但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多数的农村中小学还没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就使我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以数学学科为例,突出的表现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差、表达能力差、计算能力差的“三差”现象,因此,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使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有用的数学, 而且在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在选择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结合课外数学基本功训练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下面谈谈基本做法和肤浅体会.

一、基本做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理顺“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1)预习:根据教材内容,采取课前预习和课内讨论相结合.七年级同学在预习前,教师先拟出预习提纲,开始拟的提纲应详细,随着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增强,应由祥到略,并逐渐过渡到学生自拟提纲.

(2)讨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已有所认识.在课堂上,用一定的时间,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讨论(当然教师要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叙述即答辩或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点问题在班上引起争论或共鸣,最后由教师分析小结,达到统一认识.

讨论可采取下列几种形式,交替使用:

①讲学生就近按前后座位4-6人一组,针对各自的预习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在组内形成共识并推荐代表发言.

②由学生个人举手发言.

③由教师点名发言.

讨论中还可结合学生板演,教师提问等形式.

(3)提问和探究:在讨论中教师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或通过板演板书揭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未知部分.在进行提问和探究时,教师因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设计探究问题,让全班同学都能够有问题思考,能够亲身从探究的问题当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达到增强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4)讲解:对讨论、提问、探究中存在的疑点及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提高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讲事先精心准备的习题布置给学生,力求以点到面、触类旁通,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6)小结:由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单归纳小结,并对讨论等基本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及今后努力方向,以后逐步过渡到以学生小结为主.

以上环节,预习是基础,讨论时中心,问题是关键.

2.通过课外基本功训练、建立学生自我训练机制,充分发挥“主体”和“主导”的作用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能上讲台演示或在课堂上能独立完成探究的同学毕竟有限,虽然学生可以从分组讨论中得到锻炼,但受课时和学校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探究的次数增加,这对于小学时期缺乏探究训练的同学们来说,要达到新课改规定的要求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利用一些课余时间(主要是晚自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必要的探究训练.

(1)准备:根据每次训练课题的难易度情况,进行适当的分组,以课堂讨论为基础,按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有序开展自我训练.小组长负责本小组训练课题人员的召集、准备、记录、考察、汇报工作.


(2)探究辅导:训练前,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在班上面向全班理清探究时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学生在探究时把握不到方向.

(3)互教互学互查:小组长召集本组成员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展自我训练,并做好每个成员的记录.训练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检查、共同进步.此阶段教师要下班检查辅导、及时纠正错误.

(4)考查检评:每个课题训练完毕后,教师带领考查小组成员对训练结果进行抽查,并将成绩记录在册.

(5)竞赛:利用课外活动,由学校组织竞赛,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二、初步体会

(1)在教改活动中,教师应认真学习、仔细领会新课改精神,认真专研教育理论,正确理解“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摒弃教师一统天下的课堂格局,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应看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有他们有利的一面,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药切实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才能使教改活动在健康的道路上顺利发展.

(2)课堂教学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使用了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打破了课堂中原来那沉闷的学习气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动脑动手的环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等能力十分有利.但也应看到:新方法的使用,会使那些习惯于依赖教师的同学一时无法适应,若不引起重视,有可能产生两极分化是教改功亏一篑.因此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在方法上要循序渐进、耐心诱导.同时在课前教师要认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线路.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不尽相同,因而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本法的每一个步骤的时间长短也应灵活掌握,要坚决防止千篇一律的教条式教学方法.

(3)在当前条件下,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我开展探究基本技能训练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思维、交往、表达等能力,发挥自身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大好时机.由于课余环境气氛轻松对学生心理压力小,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不过,学生在中学阶段个体还不成熟,他们的主体作用离不开老师的正确辅导和管理.因此,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方法上还不太适应的初期阶段,教师必须加强辅导,认真督促检查,这样才不至于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