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30 浏览:155912

【摘 要】 课堂讨论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要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和探求真理.要用兴趣和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脑、实践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途径,而讨论法又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现状.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学改革成败的要害在于教师,要改变目前高中阶段课堂讨论法的应用窘境,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不断努力.

1 精心命题,创设课堂情境

命题的范围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任务和一些历史现象,还包括历史与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相联系的地方,从而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情境景,让学生对历史内容记忆更加深刻.

1.1 实行综合性命题方法.例如,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西方资产阶级已经开始进行反动,而东方的资产阶级却有着很大的革命性和斗争性.所以西方资产阶级和东方资产阶级的表现就会有很大不同,并且需要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了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就回答出这个问题,老师综合起来进行讲解就可以把这种割裂的知识统一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1.2 把历史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历史学科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和语文、地理以及政治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命题时可以把几门科目联系起来,也同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推动学生的思维迁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讨论列宁新的经济政策的时候,我们可以联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让学生从历史以及现实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启示,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中国富强的必经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后正确去评价和看待国企员工下岗后再就业的现实.

1.3 命题要多角度,要足够新颖.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很多,而且比较复杂,所以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联系和分析,通过比较来发现历史发展中的规律,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启发,获得的知识就带有生命力.

2 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3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 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解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4 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4.1 开辟了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

4.2 “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4.3 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4.4 在讨论出现,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

4.5 课堂讨论的收获,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形成了“兴趣——用功——提高”的良性循环.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意在抛砖引玉,共同开创历史教育的新天地.相信通过广大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高中历史教育必能焕发出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