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史料的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76 浏览:21311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材料分析题已成为历史考试题中的主要题型,而大多数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较差,在材料分析题上失分较多.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自己平时要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史料或典型的史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多归纳,多总结,多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下功夫.其次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和引导学生把史料教学法作为基本方法.第三是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及解答技巧,加强培养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

【关 键 词 】解析史料;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基本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历史学科考试和测试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越来越注重考试和测试的有效性.材料分析题则成为历史考试,特别是中考历史试题中的主要题型,而大多数的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问题最大的,恰恰就是材料分析题.,而脱离史料和史实的传统问答题已经看不到了,材料分析题则成为历史考试,特别是中考历史试题中的主要题型,而大多数的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问题最大的,恰恰就是材料分析题.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培养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历史教师应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多下功夫

史料分析能力是学生上好历史课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当前高考重点考察的能力之一.要想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应该说很多历史教师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都是有所欠缺.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平时应当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史料或典型的史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多归纳,多总结,我们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若能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多下功夫,那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史料教学法作为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按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介绍相关重要的史料,引导和启发学生“再现”历史情景.而中学生缺乏历史知识,首先就表现为占有的史料少,了解的史实少,离开老师的指导,要学生自己去积累史料,掌握史实,难度很大.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史料和史实的运用,引导学生选择史料时应注重史料的可靠性、典型性、全面性.并让学生多看图片,多读一手资料,使枯燥的历史课变的鲜活起来,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三、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教师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剖析,归纳出条理清楚的教材要点,使学生几乎变成记忆的工具,从而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更谈不上其他能力.这违背了人的最基本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一现代教学观点.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分析教材,过渡到教师列出简明的导读提纲,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理解材料.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分析归纳出教材提纲.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理解和解答材料解析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对材料解析能力.问题教学法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和资料,经过阅读、思考并简要的回答问题,锻炼学生最大限度的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习的知识点相结合,去解决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强化,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

五、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及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答题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设计的问题去阅读材料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读全,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能给考生提供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二)是阅读时要边读边想边找

要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判断这个信息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历史内容有关,为下一步做下面的解题做准备.只要我们平时的基础知识有足够的积累,做起题来就不难了.

(三)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1、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不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能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有效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