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65 浏览:11614

摘 要:新课改的理念应更加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缺少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单方面注意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学生思考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营造思考环境;培养思考力;思维品质的形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虽然在口号上讲学生是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但实际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课堂教学.学生这个生命的个体得不到很好的成长和发展.

新课改的理念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互为表里,老师的主导作用越明显,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能得到强化.因此,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享有自由、科学、的生命个体.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激发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呢?

一、创设思考的空间

1.情境设置

情境导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从实际问题出发或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多媒体创设形成一种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教师应充分挖掘、激发这种,以取得有效教学的契机.信息技术课对学生来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正是促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上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

2.问题引领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学生的思考空间,而思考空间的创建,需要老师利用课堂教学环节的各个问题来完成.有了思考的土壤,学生才能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运用知识.否则,不仅掌握不了知识,更不要谈能力了.如在学习电子表格知识时,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想用Excel制作一个期中成绩表,可不知怎么样才能在Excel中插入表格,你们能不能帮助我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根据老师所给的问题和已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Excel建立表格的方法,并能指出它与Word中的方法的不同.这当然要比抛开问题直接演示步骤好得多,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久之,还会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能力.


二、引导探究,思考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所学知识一定要有所思考理解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既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思考力培养的关键.如学习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时,我问:“我们学习过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想一想,可不可以用Word中的方法来完成PowerPoint中艺术字的插入呢?”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教师必须重视新知识的引申点,力争讲透,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三、主动探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施教之功,贵在授法.“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淡化直接的知识灌输,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去体会获得知识与形成智慧的乐趣.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中来,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达到创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1.课前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

2.给小组一些简单的预习提纲的任务

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即把预习提纲问题化,问题系列化.同时系列化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只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才符合我们时代的课堂教学要求,才能真正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旧铺中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