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作文在“深”加工中“脱胎换骨”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54 浏览:19115

传统作文教学流程“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有其合理性.但从小学到中学这一流程一成不变的话,就显得死板了,其缺点也暴露无遗――作文讲评完毕,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也随之结束.学生不会按讲评意图去修改,也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教师在命题指导环节中,过多地为学生提供现成的内容或提纲,一方面削弱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生习作一些千篇一律、矫揉造作、语言呆板的现象.教师批改这样的文章,无异于精神.辛辛苦苦写完的评语,学生根本不屑一顾,看了一眼分数,就塞入抽屉封存.

作文讲评之后,学生已经明确如何修改,但却没有抓住智慧的“火花”.正如一个人走错了路,回头有人告诉他如何去走,他却没有机会去实践,又有什么作用?

一、 加工升格:“三次作文”的设想

学生对教师的讲评意图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如何去实践体验,没有落实,无法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讲评的意义能有多大?为克服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调换“批改”与“讲评”的顺序及形式:变教师“批改”为学生“互改”,变“讲评”为“点评”.“互改”后加“二次作文”,甚至“三次作文”环节,使作文教学程序变成:写作前辅导初稿范作点评学生互改“二次作文”自我提升“三次作文”――对“二次作文”进行分析和提取,加工和“升格”,彰显作文技巧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格”,本义是树木的长枝条.引申为格子.《活板》中“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格”可以理解为格范,规格.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不一的情况,把作文分为五个等次,按标准给分.一般的,四、五类作文属于较差作文,所得分数较低,属于低“格”;三类作文属于中“格”;一、二类作文属于好作文,属于高“格”.如果从内容、形式、情感等角度加以提升,使作文等次上升到一类、二类作文,这个过程就是作文升格的过程.

作文升格策略训练可以走作文捷径――提供一些作文典范,给学生努力的方向.然后在习作基础上分项训练,逐项提升,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升格策略,引领学生自我提升――在升格过程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挖掘了作文潜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病树前头万木春”,且让朽木开新花.

升格后的“三次作文”不同于一般修改后的作文,要求在作文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有质的飞跃,而不是仅仅在词句上的改动.

二、 “形”的提升:从点评到“二次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唐代诗人贾岛有关的“推敲”的典故;曹雪芹对古典巨著《红楼梦》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等等,无一不是“文章不厌百回改”的佐证.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比较初稿与定稿的差距,使学生品味到成功的“甜蜜”,修改的自觉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前,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统一修改符号,明确修改要求.如语言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立意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等等.

教师可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和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确定修改的重点,“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有的放矢,从“字、词、句、篇”的“形式”角度考察文章是否文从字顺,要求学生修改时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一般地说,修改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师生共改.打印出一篇较具代表性的文章发给学生,用于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明确本次修改的具体要求.学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不同见解,相互讨论解决――修改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步,学生互改.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是几人小组互改.要求批改的同学要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的同学虚心接受,细心修改.

第三步,“二次作文”.在“修改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边读边改,这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第一次作文来讲,“二次作文”难度系数降低,激发了学生的再创作兴趣,学生写作的心情都会比较轻松快乐,所以“形”的提升效果会十分明显.

这种修改的过程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提法.另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能促进学生阅读评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亲近作文,热爱作文.

三、 “质”的提升:从自悟到“三次作文”

相对于“一次作文”来讲,“二次作文”在语言、结构等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还需乘胜追击,趁热打铁,“直捣黄龙府”.

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质”的提升?笔者认为,应从构思、选材、谋篇三方面指导学生进入“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自悟”.

构思方面:

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打开记忆之门,链接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信息,包括生活经历、知识和情感等;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其次,展开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中心,选择材料,提炼立意;然后,根据主题和题材的关系,对全文的布局做到有顺序、有主旨、有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构思布局应力求做到新颖,精巧.最后,要求学生在文章开头先列提纲――文章选择的材料、采用的写法和写作目的.教师要适当提供一些方法:片断组合法、虚实相映法、对比反衬法、尺水兴波法、以小见大法等等,并且要求在作文中有所体现.

对于第三次作文,教师可以采用略改的形式,针对学生在文前的提纲,对号入座给予打分或扣分,提高改作效率.

选材方面:

尽可能选择那些典型鲜活的材料.针对青少年喜欢新奇、求异的特点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求异思维,在求异中激发其灵感火花的闪现.同时,材料要注意真实、精致,也可以适当地艺术加工,变“无米之炊”为“有米之炊”.有了材料,并不代表所有的材料可以用.材料是为主题怎么写作的,因此对材料必须剪裁.否则只能变成流水账,“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详写的地方做到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的地方可以淡笔勾勒,概括简练.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详略得当,作文才能眉清目秀,中心突出.

结构方面:

“凤头”和“豹尾”之说诠释了开头和结尾的重要.美国文学理论家杰克韦伯在论述小说创作时说:“写好第一句、第一段,这比什么都重要.”可见,一篇文章能不能抓住读者,有没有吸引读者的眼球,开头至关重要.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点睛之笔”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也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此时,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方法:首尾呼应、景物烘托、情景合一、抒情议论、深化中心等等,要求学生在一篇文章中运用一两种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检测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标准》还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禅宗典籍《指月录》的书名来自一则“指月”公案.“指月”通俗的解释是:你若不知月亮在哪里,我可以通过手指的方向而让你见到月亮.这个公案实际上是方法和目的的有关辩论.那么教师是给学生“手指”还是“月亮”?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神奇的“金手指”那就不一样了――指什么是什么.


所以,“三次作文”不是“月亮”,是“手指”――举一反三,落实此环节可以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