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增长学生才识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84 浏览:16904

我是2006年参加工作的,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一来就接四年级语文教学.刚接班时,有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自学能力欠缺.怎样讲课呢?我想,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二基”,同时还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一、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农村的孩子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朗读能力比城区的差一些.我接班时学生读课文像和尚念经,拉长了声调,带着浓厚的地方音“唱”书.有许多同学把书“唱”得滚瓜烂熟,还讲不出书中说些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以下办法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读准字音,读好句子,纠正“唱书”.读准字音是朗读的基础.我发现同学们之所以唱书,除了习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句子中的一些字读不准字音,甚至有些字不会读,为了混过去,只有唱.于是我就要求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清楚,读不准的字,让学生自己查字典,注上音,反复读.读好句子是朗读的关键.读课文时要严格要求同学不拖音、不拉调,注意停顿.刚开始不要急于求成,每篇课文先找几句关键性的句子作为重点指导,让学生指出这些句子中的重点词,重点词一定要重读.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唱书”基本上得到了纠正,读课文时学生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并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加强范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每当不自觉地“唱”书的时候,我就请他们停下来,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让同学们来比较:唱书好听还是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好听,同学们都说老师读的好听.我说:“好,你们就慢慢地学老师读.”从此,我教新课总要范读,同学们也喜欢听.当我读课文时,同学们都静静地听着,静得连孩子们的呼吸声都能听到.这说明同学们对朗读有了一定的兴趣,向往着自己也能读得跟老师一样,有了这样的愿望,我就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比赛.选课文中的一段,由老师先范读,然后让同学们比赛读.以后水平逐渐提高,就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朗读,读得好的给予表扬,读得不好的给予指正(不要轻易批评,以免挫伤积极性),鼓励重读.我还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分角色的朗读和表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朗读兴趣,有的同学在家里经常把学过的课文读给家长听.

(3)培养语感.当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渐提高以后,我就不再范读全文了,只是范读其中一段,留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学生实在朗读不好的那些句、段我才范读.这样做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大有好处.如第七册《月光曲》中盲姑娘和她哥哥的对话,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是课文的重点句和关键句,感情很深,开始同学读不好,我就启发他们弄懂这些句子的意思.我问:“从盲姑娘的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她有一个什么愿望?”同学们回答:“从盲姑娘的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她渴望听到贝多芬亲自演奏这首曲子.”我说:对呀!我们读的时候就应该把“渴望”的感情表现出来.

二、掌握默读技巧,提高阅读质量

默读课文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一般来说默读能力强就标志着阅读能力强,因此默读课文也是经常语文教学中最经常的训练项目.开始同学们都不会默读,他们默读起来嘴巴乱动,不由自主地会读出声来,手还要指着,不然就会找不着地方.我就一步一步地把默读的方法教给学生.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告诉学生,默读是用眼睛看,在心里读,嘴巴不能动.其次,要求学生边看边想,看完后要能讲出文章的大意.第三,教学生边看边拿笔在书上做标记,加批注,找疑点,勾画重点词句.第四,给学生列出阅读提纲,根据提纲展开思考,在课文中找问题的答案,加以综合记在脑子里,不懂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这样分布训练,螺旋上升,最后达到看一、两遍以后即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展开思路,理解全文.当同学们学会了默读,初步掌握默读技巧的时候,我就向同学们提出多看课外书的要求.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在农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帮助家里干农活或做饭,好多学生的家庭作业都完成不了.于是,我就采取了课堂预习和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办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习一般分两步走.

第一步,通读课文,读时要求同学自学生字新词,用笔在书上做记号、加批注.我给学生规定了几种符号,如:在重点词下画三角符号(▲),重点句子下画双杠(等于);不懂的地方画单杠加问号( —?);精美的句、段下面画波浪线.遇到生字新词,或者学过又忘了的字词一定不要放过,要借助字典弄懂字义、词义,抄在笔记本上,记在脑子里,养成用心学习的好习惯.对多义字要联系上、下文判断出它的意思,每一生字都要搞清楚它的音、形、义.教师要做必要的检查,检查中要特别注意一字多义的字,如:花钱和鲜花,同样是“花”,组的词不同,意义就不同.

第二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难读的句、段可以反复读,读顺为止.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分段概括段意.

有些课文比较浅显,学生初读后就能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口头表述课文主要内容.对一些不易分段的课文,初读后先让学生试着分段,分不出就不勉强学生,等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内容后再进行分段.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自己就总结出一条规律:分不出段的时刻,就多读几遍课文,给自己提几个问题,想一想自然就会了.这说明学生会动脑筋了,正应了一句老话:“镜子越擦越明,脑子越用越灵”.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读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筛选,一定要有分量.一篇课文可提的问题很多,究竟提哪些问题才能切中要害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仔细揣摩、精心设计问题.高年级的讲读课文中,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分量,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使学生知道在回答问题时,要有中心、有条理地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讲.

总而言之,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读书方法.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得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增长学生才识,促进学生成才.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徐家川小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