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10 浏览:73293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任何功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换言之,教是学的手段,学是教的目的.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特殊时期,学生在此阶段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的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弱,往往缺乏科学恰当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化学学科,是在学生学习较为紧张的初三年级开设的,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做好“传道授业”、“授人以鱼”外,更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即“授人以渔”,真正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受益终身.下面我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科学预习,养成预习习惯

预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老师在平时一直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但课前预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有些预习的要求完全形同虚设.即使是自觉性较高的学生,他们虽然也具有预习的意识,但由于预习能力较差,仅仅认为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因而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从而导致课堂上“漫无目的”,起不到预习的作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使预习效果最优化,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实际,更要研究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此,我在新课教学前,一般会花5~10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列出本节课中预习的提纲,提出预习的要求.这样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不仅使他们学有目的,而且提高预习效率,从而感受预习带来的学习上的轻松与快乐,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学习关于“碳的单质”的知识时,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以下几个预习提纲:1.什么是单质?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单质吗?请你举例.2.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异同点?3.你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都由同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都由同种元素组成,却有那么大的差异?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在上课前对新知进行了预习,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对那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则在课堂上通过听老师的讲解加以领会,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在课前精心预习,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大增强.

二、培养观察能力,掌握自学本领

化学现象是奇妙的,但是化学现象表象后面的原理却是晦涩难懂的.部分初中学生对化学现象往往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觉得化学好玩,满足于感官上的刺激,对现象的本质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尤其是在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中,他们不去留意实验的细节,不去主动学习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获取知识,导致化学学习走进了死胡同.为此,我在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微笑的变化,透过变化莫测的实验现象洞察化学的本质.如:在“氧气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我边演示边教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现象,从物理性质——气味、颜色、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对此,我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从对现象的观察与对比中可以发现什么;在“氢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演示,让学生每观察好一个实验就总结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实验,边做边让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这样引导,不仅增强了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性,避免了以往部分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学习化学的弊端,更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给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记忆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记忆方法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为此,我常教给学生运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进行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从而轻松识记知识;学完溶液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对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进行列表对比.通过对比,学生深化了对概念深度、广度的理解,把握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记忆起来不仅轻松,而且更持久,学生的记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把握知识形成的过程,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这样,学生的识记才会真正轻松自如.

四、指导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对学生成绩的提高都有现实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学会审题,审题时要将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要求解的问题通过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或符号表示出来,排除那些与问题解决无关的干扰信息.另外,解题时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要善于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两个途径进行分析,找准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公式和规律.最后,学会验证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多问几次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正确,能否经得住检验?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采用一题多解并比较优劣,从而让学生学会辨别,学会分析.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方法的积累和总结,就一定会将学生引入神秘奇妙的化学殿堂,不断让他们领略化学世界的迷人风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