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89 浏览:118655

关 键 词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疲溃感现象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在职临床护理工作人员112名,其中护士20名,护师49,主管护师40名,副主任护师3名.

方法:采用半结构式个人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访谈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体验,以期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告示,对112名护理人员按年龄、护龄、工作经历、婚姻家庭情况和所属科室进行访谈.根据预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包括以下问题:你怎样看待护理工作;请问工作的感受如何;在你的工作经历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当你在工作中受挫折时怎样解决;朋友、家人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在怎样的情况下你继续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等.访谈时充分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鼓励护理人员描述其护理工作体验、表达其感受.

结 果

对112名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访谈分析,总结出以下造成护理工作疲溃感现象的原因.

(1)对本职工作不满意,无成就感,心理负荷过重.护理工作人员职业心理的主要需求,从总体上来说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方面,由于她们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历丰富多彩,其职业心理需求是多姿多彩、多方位、多层次的,可现实的情况总是不尽人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

职称偏低:医疗系统工作环境中,医护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大体上是对医护人员个体工作能力及心理需求的具体肯定及满足,它对医护人员工作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现在职称评定条件主要是看学历、发表论文的多少、外语水平,其次才是看工作能力,但由于历史原因,护理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中专毕业生较多,而且护理方面的论文又比较难写,虽然工作没少做,但与自己同龄的医生相比,人家大部分已经是主任、副主任医师职称了,自己确是护师或主管护师职称.

付出多回报少:劳动付出的多少应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护理工作人员与医生一样努力工作,辛苦劳累,甚至比医生的付出还多还累,但等领奖金时,医生总是比较高.

职业自豪感缺乏:做护理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工作成果值得自豪.与自己的同学、朋友、亲属相比,人家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也卓有成效,已经是专家、教授、工程师等,而自己确整天围着病人和医生转,感到自己的职业很低级.

恐惧而无助感:护理工作常需单独完成,特别是值夜班,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考虑问题复杂全面,担忧多,遇到意外情况产生紧张、恐惧、无助的感觉.白天人多,有事情可以请人帮忙,有什么责任还有护士长担着,而夜班时,有时病房内医生会处于“真空”状态,心理的恐惧和无助无人诉说.护理工作除了完成常规的治疗护理工作,还要负担各种杂务,长期超负荷运转,对工作产生厌倦感.有时到病人床边稍晚了一会儿,患者就大叫大嚷不满,致使护士心情很差.

护患纠纷的人际冲突压力增加:近年来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医院要求日益增高,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临床护理工作人员作为面对病人和家属最直接的群体,要承受各种压力.

医护冲突压力:医护职责不明确是造成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夜班时病人病情变化,而医生在睡觉,该不该叫醒医生有时也很矛盾,遇到责任心不强的医生很难缠,多次叫而不起来,起床后态度又很恶劣,一旦有什么事情,又把责任推到护理人员身上.

(2)身体健康的危害:①睡眠障碍:频繁的昼夜轮班扰乱了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节律,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体力恢复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感体力不支,影响日趋明显.易至护理人员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产生.②影响营养的摄入:长期生活不规律造成用餐时间错位,消化酶分泌规律破坏,影响食欲,降低消化功能.③持续生理疲劳:白班夜班不断轮换,常常是上一轮夜班造成的疲劳还没恢复,下一轮夜班又到了,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应激状态.夜班后常感到头痛乏力,腰酸背痛.长期值夜班,由于生活,饮食不规律,导致面色晦暗、憔悴而影响容颜.因频繁倒班,休息无法保证,想上夜大、函大提高学历,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3)精神上受打击.由于社会上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低和护士不如医生的偏见,一些老护理工作者在对外交往中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职业,本来自我感觉还可以,但人家一听说还是一名护士,总加一句“挺辛苦的呀”,言外之意,你真没本事,工作比较低人一等.不良情绪难以排解:在医院特定环境中,由于医生具有处方权,而护理人员仅有建议权,但护士接触患者的机会多,高年龄护理人员由于具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容易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的健康问题,当向医生反映患者存在情况时,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医生不但不采纳引起重视,甚至将护理人员作为发泄对象,把工作、生活、家庭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迁怒到护理人员身上,无形中使老护理人员感到伤心、情感受挫,精神上受打击.

讨 论

导致临床护理人员身心疲惫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是护理职业紧张及压力.人们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会出现职业疲溃感.职业疲溃感是一种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别人的过程中被过多索取,而产生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情感枯竭为主的综合证[1].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怎么写作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易激怒、个人无成就感,严重者会离开工作岗位,它主要涉及护理工作者等从事助人的行业个体.有报道,护士的情绪疲溃感占59.1%[2].

据我院112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来看,对本职工作不满意无成就感、心理负荷过重;因职业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因职业偏见造成精神上的打击是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医院特别是医院领导应采取各种促进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在工作报酬、培训、晋升职称、调理好夜班次数或夜班后多给休息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和照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减轻职业疲溃感,减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把自己奉献给护理事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