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课程教学之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3 浏览:6459

笔者在高校里担任《资本论》课程教学的时间并不长,亦可以说是一个新手.怎样来上好这门课程,从接受教学任务起就一直是个在脑海里不断地考虑着的问题.而当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总结时,自己觉得确实有一些较值得探究的方面.现在作为体会谈出来,可供大家参考.

首先,本课程是在经济类本科中开设的,你将提供给学生的是什么东西呢?学生们以前都学习过那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因此多多少少是知道本课程的大致情况的.检测如以前学的内容算作初级版的话,现在应当是升级到高级版本了.而此刻已经不能满足于还是过去内容的扩大版,即增加一些内容的事情了;应当是要在新的高地上对内容进行深化,不仅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于是把本课程的重心放在强调“理性思维”,应当是经过升级的高级版本的立脚点.

例如,在说明《资本论》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著作时,要突出阐明这样的意思:马克思从资本地运行着手,整体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而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即逐利的资本必须依靠吸吮劳动的血汗才能活跃起来,并且那样的劳资关系不断地被扩大及复制出来.显然从“理性思维”的切入点,来谈论《资本论》,会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由于不是什么说教、着实是理论,其分量就有力的多了.而这部著作确实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剖析,本身的魅力就在于此,并且还具有艺术性.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理性思维”的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地强化很有针对性.

其次,《资本论》的逻辑体系安排,也是要强调的重头戏.马克思在写作时采纳了友人的建议,在体例的编排上采用了教科书式的做法;然而透过这一做法,展示了其辩证逻辑的框架.因而在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把各卷之间的联系交代清楚,而且要用线条把每卷之中的范畴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拉出来,明晰地展现给学生,使其掌握.例如第一卷里,大范畴有: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范畴之间还有各个概念相互连接、互相转化.如此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出来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容易理解的效果.

再次,要原本地把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教给学生.马克思在阐明什么是资本时,他的方法是全面地进行分析的.例如,货币只是一般地写东西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用来购写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价值增值的生产时,才算资本;这个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并且是一个具有三个阶段的循环及不断周转的过程.因此资本必须理解为运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物;而组织经营管理整个过程的投资人才叫资本家.这种全面的分析方法,就是辨证的方法.比简单地从谁拥有什么生产资料,就给他胡贴标签的做法,明显的有说服力.

以上我们从理性思维、逻辑体系、分析方法三个方面,对《资本论》教学应当凸出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理论联系实际,是《资本论》课程教学之中的一大难点.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为了讲清基本原理,必须要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其二,要用基本原理来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这两个方面也是吸引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兴趣所在的关键.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资本论》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普遍性,在讲授时顺着其思路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例子来佐证,而且俯拾皆是.例如马克思阐释商品经济时,专门就写卖双方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考察;所谈所讲就是人们平时社会生活里的事情,一点也不深奥,都是咱们经常碰到的日常事项.完全可以从中撷取出来例子,来讲清商品经济的规律;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其方法的作用.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运用《资本论》的理论来解析现实社会经济之中的重大事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发生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只有马克思的理论才能从根本上全面解释这一危机.它比其他理论在论述这个事例上,显得力量更为强大.学生们相当欢迎教师对此的说明.另外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也可以用《资本论》的原理来说明的;例如笔者曾经从广播中听到某地农民种植马铃薯过剩的事例,把它作为分析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效果很不错.类似这种事例真的不胜枚举.

其实《资本论》的道理,本身就是从实际中概括出来的;而且学习的目的还是要回到实际中去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的根本之道.如果说,有些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大道理,是因为我们在讲授时没有把它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旦与实际脱节,大道理的生命也就终结了,难怪学生会倒胃口.

从以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好本课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这里不仅涉及怎么备课、教师本身的素质也要提高,两方面亦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教师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能够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且能够洞悉社会现实.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的充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收集、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还要亲身投入社会调研中去.只有教师本人学会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展现风采,才能把课程上好.可以这么说,要做到这点是有难度的;检测如这门课程上不好的话,与教师本人的素质是有很大关系的.

第二,备课的过程是个从教学上再创造的过程.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已经充分考虑了一般性的人士能否看懂和理解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做到浅显易懂.但是由于理论本身的艰涩性以及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使得一般性的人士在阅读时还是有不少障碍很难逾越.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尽管大学生还算是有相当知识背景的,但是还得下一定的功夫才行.

有一种上法是按照著作本身的章节目,根据自然段落来逐段逐句的解释(包括对典故的解释).这样上固然有其优点,然而平步直序地解释之后,还是要回过头来进行条块梳理.这样上囿于课时的不足和学生的疲劳,不太合适.

笔者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先是根据原著本身的逻辑架构,整理出条块;然后在条块的引领下,阐释丰富的内涵并落实到具体的段落和句子中;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并且把各个要点连接起来,通过面点结合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这样的做法,就要对原著本身在教学上进行重新创造,把其中的各个要点及其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按照原义另行组合,形成教学纲要并且变成备课笔记.由于现代电子设备相当高级,应用电脑为教学手段成了时尚,于是备课笔记还要转化成PPT来播放,教师还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来制作适合上课的PPT.经过如此的努力,才能说功夫到家了.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备课笔记的修改(当然PPT也要修改的),以确保教学要求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完全显现.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平时要经常接触学生、熟悉他们,听取他们的想法.这对于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绝对必需的.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教学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课下与学生聊天,也是相当有趣的,可以知道许多事情.这些对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极大.


例如,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年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转化时期.我们在讲课时当然要把它们作为物质技术基础来说明的.然而笔者在与学生聊天时发现,他们对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很感兴趣,于是专门印发了有关教学参考材料,还专门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资料撰写小论文.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野提升到最新的科研前沿,当然笔者自己也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学生对此表示赞许.

以上是笔者对讲授《资本论》课程的初步总结.本课程还要继续上下去的,一定还会有更深的体会,以后还可以再继续交流的.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