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美国(五题)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2 浏览:11810

在美国着装

在美国,所到之处留意过行人的装束,总的印象是不刻意,看上去自在、得体.公共场所偶尔可见“不修边幅”者,大概属于有意为之的“嬉皮士”或者无可奈何的“流浪汉”;到洛杉矶,或可见男士衣帽特别、女士穿了高跟鞋走路,让人疑心是否受到好莱坞的影响.而从普遍层面说,突出的感觉就是很为“大众”,人们平时穿着随意,最常见的是T恤、羽绒服、牛仔裤或过膝短裤,男女老小脚下的旅游鞋各具特色,型、色划一的衣装也不很多见.说他们讲究整齐清洁、喜爱自由宽松、恪守通常习惯又偏好体现个性,那是很为切合实际情形.

从东方去美国旅居者,无论是执著于民族服饰的印、巴、中东人,是早经“西化”的日、韩、港台人,还是正热衷于“跟国际接轨”的我们大陆人,就可以只带点随身衣物,不必去特意置装.人们不会没有自己的几套衣裳,我们给“因公出国”者发点置装费实在没必要.现时可能有些改变了,先前人家所以能判别出大陆去的旅人,还就是依凭了总爱着套地道抑或不地道的西装.

这当然是对普通人而言,普通人大体在“平时”过日脚,没有那些出席授勋仪式、参加重大庆典和隆重宴会之类的事,不必有晨礼服、大礼服、小礼服的讲究和准备.至于参加孩子们的毕业典礼等等活动,西装、领带、皮鞋也大可不必用,穿得规矩一点、朴素大方一点就够了.我们去美时衣服占去一个标准的托运箱,当然包括了一套西服,结果是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连脚上的一双大头皮鞋也后悔不该穿去.这样说时不能不担心有所误导,因为有些场所也有些讲究,比如,记忆中可能是纽约的一家鸡尾酒吧,门口分明就有从头管到脚的告示牌称:恕不接待戴棒球帽、穿T恤衫和运动鞋者.

有机会观察过一些在读学生的着装,没见到过有什么“校服”,也没见过穿西装皮鞋的,更不要说打领结,男女生穿戴一般且偏于保守.比较而言,发觉原先略无讲究的孙儿倒是多了一点追求,不一定追求入时,但愿意鲜明一些、个性化一些;不一定是名品,但希望多样一点、宽裕一点.这不难理解,一方面,可以体察到这是一个要好的华裔学生某种必然心理的曲折反应;另一方面,在美国天天换衣已经不只是清洁卫生的要求,也是一种公共习惯.在国内看多了学生把校服穿得邋里邋遢的,就以为人家那习惯堪称良好.在那里的学校,如果该校有着装规定,切切不可疏忽大意,因违反学校着装规定而被“停课一天”的就不乏其例.

打从“商务休闲”兴起,上班着装的要求日见宽松,要求每天穿西装的公司已然鲜见.儿子有一次被告知第二天着正装上班,那是因为这一天纽约总部的大老板要前来视察.其实,说公司的雇员平时穿着可以随便一些,不等于可以漠视个人仪表,每天换衬衫、每天早晨洗澡、剃须还是必要的功课,衣装上也会有些潜在的讲究,不是有人说过吗:“不要为你现在做的工作穿衣,要为你想要做的工作穿衣.”不一定要求参照大老板、小老板的穿衣去投其所好,不一定如何穿衣会关乎“前程”,却不可以认为人家完全不会因为穿衣而影响对你的看法.毕竟衣装不独体现个人爱好,也是职业精神和尊重别人的题中之义,一如西方人在场面上见客,往往会有为了没有来得及化妆而表达歉意的事.

在美国,化妆者也就是画眉目、涂口红一类的淡妆了,出入公共场所不可浓妆艳抹,更不可当着别人面补妆,那会被人视为轻佻,视为缺乏基本的素质、起码的教养,弄不好会怀疑你的“身份”亦未可知.当然,人家不会对你侧目,不会有兴致对你说三道四,媒体上有对我们国内去的大影星的“奇装异服”多所揶揄,还有娱乐杂志去评定“最佳着装名单”、“最差着装奖”,那是针对公众人物,跟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少关系.

跟我们相关的仍在于日常的礼仪,比如:什么场合不宜穿短裤,什么场合不可露腿,什么情况下不要穿牛仔裤,什么情况下不要穿高跟鞋,什么时候要脱去外套,什么时候该摘下帽子、墨镜等等.事关起码的文明礼节和公众契约,奉行“我行我素”的“名士派头”,无异于尴尬了自己又作践了环境.

在美国餐馆用餐

出于“体验”的目的和实际的“需要”,在美国去过西餐馆也去过中餐馆,去过日本料理也去过韩国烧烤,酒店、饼店、咖啡店、快餐、简餐、自助餐都有所领略.总体印象不坏,以为口味不同的人可以“各得其所”,如果够不上挑剔的“美食家”级别,担心去美国“吃不惯”不是很有道理.

这样说自然是就国人的习性而言,我国素来注重饮食,有资格傲视别国饭菜,连拥有“法国大菜”的高卢公鸡们声称“世界上我们的菜首屈一指”的时分,也不能不赶紧补上一句“如果没有中国菜的话”.

没有中国菜的地方已经不是很多,美国尤甚.不是指像纽约的华人街、皇后区的法拉盛那些中餐馆遍布的地方,即便华人较少抑或稀有的一些内地的州、市,也都不会缺少华人开设的中餐馆.那里的怎么写作生或有“外聘”,可掌勺的大体是中国师傅,我们去过的几家中餐馆,有一家的大师傅就是川菜名厨,是在中华得过银奖的人物.美国的中餐馆水平不一,总体上还像模像样地是那么回事.自问味觉不算迟钝,在几家餐馆并没吃出糖醋排骨、扬州炒饭――比国内的水准退化多少.那里缺少河鱼、河虾、草鸡、野鸭一类,专好这一口的难免会深深抱怨,令人久久同情.可要说那里的猪肉什么的没有国内的好吃,那该是在国内吃惯父母的手艺而自己没习得那手艺的缘故.到中餐馆吃上几次、多看几眼,大体不难在家里用美国的肉烧出中国的味来.

我不赞成开在美国的中餐馆迁就美国人的口味,那只能导致中餐的异化,事实上日见其多地到中餐馆的老美本就是冲“中餐”来的,据称英文中也新添了“杂碎”、“烧卖”一类名词,足见在吃物上人家得向我们靠拢.然而,在无伤特色的前提下,兼顾到不同民族的处事方式、习惯喜好、情致要求却是必要而有益的.比如付小费,比如提供冰水,提供分食的餐具等等.我很为赞赏不少中国餐馆餐后的签语饼“fortunecookie”,就是包有一张小字条的小小甜脆面卷,怎么写作生让每人拿上一枚,打开来就可收到小字条上的一句祝福语,真可谓既甜了嘴,又甜了心.


美国人检测日喜好旅行,有暇则乐意去餐馆.报称时下金融危机使得去饭馆的人日见其少了,在我看来,从一个方面去说也并非不是好事,至少可缓解订餐的难度.这里说的订餐是指“订位”,那里没有什么“雅座”、“房间”的说法,订几个座位就有订到个把月以后的事.

西餐馆里的格局大同小异.餐前就有冰水和开胃菜,主菜自然是各人点各人的,同样的菜也会有些制作的区别,比如牛排,是带血的还是不带血的,各取所好是了.我和老伴跟孩子们一起点菜时,多取各不相同的点法,以便“交流”品尝.其实一般西餐馆的西菜品种有限,如此吃上几次,大概就能“吃遍”,吃遍之后就有些兴致索然.据说拉斯维加斯希尔顿大酒店的自助餐很为了得,单单汤、色拉、甜点三项就分别有40、100、150道之多,可惜在旖旎的拉斯维加斯行色匆匆,这地方动人的地方太多,对这家著名酒店不说进去、用餐,竟然就取了“过门”而“不入”的态度.“擦肩而过”并不知后悔,是有些凭了一己经验而以偏概全地想当然的:私下以为,美国的“汤”们一律名副其实地“清汤寡水”,“色拉”们怎么离经也离不了生的蔬菜和腻的奶油,至于美国人酷爱的“甜点”们,固属变不出多少滋味,且那里随处可见的离奇的胖男肥女,不就是被那些“甜点”们造就出来的吗.

“杯盘狼藉”的情况不会出现,盖因往往“算不过账”来的美国人却很能计度自己的肚量,除非头脑有问题,不会点到吃不了的分上.万一待客的桌上“吃不了”,那就无须顾忌地“兜着走”.美国人的做事认真、怎么写作周到在饭店的打包上也体现出来,打好包会贴上“启事”的字条,告诉你这个包里是什么乃至如何存放怎么食用等等,有时还另外放些相应的餐具、调料.汤可以打包吗?当然,人家备有可密封的塑料杯.

除了在简便餐店的柜上写个汉堡包、写杯可免费续水的饮料,一般餐馆用餐别忘了付小费,凡涉“购写”之外的“怎么写作”,都该给小费.虽然付不付、付多少,人家不会讲究讨要,不像有些国家,送上壶水也会站在一边“等小费”.然而,按消费额的20%左右给小费是约定俗成,或于埋单、找零时自己计算在内,或于离开时放在桌上.我们当然不是“阔人”,不去“摆阔气”,可也不愿不知自爱地“抠门”,不仅是知道那里的侍者多没有工资而只靠小费,更关系到他们会以此感受人们怎样看待他们的劳动和评价他们的怎么写作.

在美国感受环卫

从不同角度对“人”做出的“定义”中,近乎戏说的便有一种称之为“制造垃圾的动物”.美国人也不能不“制造垃圾”,在公共的、私人的空间你看不到垃圾物,是因为它们都不越雷池一步地安居在垃圾箱里.我所看到的美国家庭,至少都备有统一配发的两个装有轮子的大垃圾桶,分装可回收垃圾与餐橱、庭院垃圾,一周两度分别将其推到路边,让装置有机械设备的垃圾车及时收取;逢上修整庭院树木,剪伐下来的枝干可堆在一旁,车到时会就地用粉碎机处理之后运走――城市垃圾的分类清运、分流处置,形成了不断提升的综合处理体系,既有效防治污染,又有利开发再生资源;国内去美考察的相关人员多赞羡其对于环保部门的投入.其实,我觉得很可以说,美国的一个家庭,差不多也就是一个“环保部门”.

美国家庭的装修陈设或不尽然富丽堂皇,对于室内外环境打理,却一律不肯含糊.我在不少社区漫步,固然看不到什么裸露的土地,看不到什么无树无花的人家,那“绿化”也多不满足于家前屋后地毯似的绿草遍布,草地上或有形态各异的观赏石,或有构成不同图案的花木丛,活泼有趣的动物造型,情味盎然的组合小品,常会令我流连驻足;更有一些屋顶花园,一些精心修整、一字排开于屋前、屋后的高高的“绿屏风”,水源丰富的地区,不乏引水增色的巧构.一次踏单车闲逛迷了路,竟“武陵人”似地碰到路边一处“大森林”,远近小楼显隐其间,山泉细流潺潺可闻,那“绿”,真就是全方位而立体化了.

值得称道的还不在于美国人园林般的家居经营,更在于环境卫生上的公共意识.每个人都不会漠然于社区的整体环境,谁家将房屋的外观修葺一新了,不准会有邻里对你说声感谢,是以为你给大家都添了光彩的意思;或有谁家的草坪多日未曾修剪了,不准会有人在你门上贴上一张小字条来做出善意的提醒.我在家中一度每逢十天八日就听到一位少年抑扬有致的歌声,山歌似的情韵往往唤起我悠远的思念和世事的遐想,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走到阳台观望倾听.那歌声来自一位漂亮的金发少年,他在公路那边一边推动修草机一边歌唱.原来房主全家长时间外出,时值学校放暑检测,他是受雇定期来帮助管理草坪的学生.所谓管理当然不是浇灌,草坪都有自动洒水的设备,他只是负责整修,主人考虑的显然就是不让自家的草地有碍社区的观瞻.为此,每当歌声传来,我在品味中总会伴同了几许义生题外的感动.

说美国少有环境污染的问题是不客观的,说美国没有卫生死角只不过你未经碰到,特别是因为你没到过有些公共管理经费相对拮据的区域.只是在一般和通常的意义上,美国环卫堪称优越.公共场所,在演出、比赛激起了狂欢的情势下,我见到过抛掷气球或纸燕的热烈情景;而在路道、公园、各种堂室乃至山地、水中,绝不会看到什么抛弃物,更不用说污痕痰迹.成天在外不会看到打扫人员,而地面的清洁却一如刚经过认真的打扫.难怪爱穿皮鞋的人成年累月无需擦拭,而旅行鞋、运动鞋径直被放进洗衣机.

美国人多爱狗,不养狗的家庭较少,有的还养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路边、公园遛狗的不时可见.然而,狗常有而狗屎难见,遛狗或不一定一律系上牵引带,而一个装粪便的小袋却是必备的;狗类准入的公园、景区,进门首先碰上的设施,便是供你扯下塑料袋的路边小箱,我看到过一位携了狗的女士,走了好远又回过来,为了那忘记摘取的专用袋.美国人养狗跟“看家”没有关系,狗们如大声叫起来,主人的第一反应常常就是“扰邻”.对狗别说责打,不加节制的喝斥也有违文明,这形成狗与人之间普遍的友善关系.碰到它们向你扑来,不用惊慌,它们只是想跟你亲热一番.这也就是人跟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形了,一如我们后院和阳台上屡屡看到的那些鸟儿们、松鼠们,其不知避人的“大胆”,是缘自素来的经验,缘自对于安全的信赖.

在国内说到环境的治理,通常也会注意到噪音的污染,只是管这管那很难管理到人们发声说话的分贝;在公共场所气呼呼地争执也好,热乎乎地寒暄也好,多有旁若无人的任情纵意;几次在医院候诊,都被高谈阔论的大嗓门弄得心跳加快、头脑发胀.美国自然也管不到人们说话声音的高低,其实也无需去管,那里的公共场合,没有多少人去说多少话,有之,也就跟“耳语”相去无几.在商场机场,在餐厅展厅,在那些人员稀少抑或众多的地方,都并不妨碍你享用那种安静、宁静和寂静.前些年到欧洲走了几个国家,已然对此有所感触,彼时曾归结向民族习性,到了美国这个差不多杂居了世界各民族的国家,不能不多了些“环境使然”的考虑.

当然可以由此去想到“公共意识”、“社会契约”,想到“内心律令”、“文明自觉”等等,而在我的感受上,美国人的环境意识已然“潜意识”化为种种“习惯”.习惯是内在化了的自然品格,习惯的力量是超越外部“约束”和外在“管理”的.

在美国走路

除了杀人放火、打架骂街一类恶事,我最厌烦的情景大概就要数我们闹市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了.在国内,每为走路、排队间被那种“零距离接触”、被那种“碰撞没商量”弄得很为恶嫌而啼笑皆非.比较之下,到美国来小住,外出走路倒也成为一件轻松自在、称心如意的事了.

这自然跟这里在路上步行的人极少有关.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应该并不能说明美国人不愿走路.无论在寒风里还是烈日下,你都不会见不到在路边运动员似地骑车的、跑步的,有的还牵头狗一起跑,也有的带着孩子跑、推着婴儿车跑;美国的家庭一般都备有几辆车,与其说是“拥有”,不如说是“必备”,这里市区分散的布局,决定了没车就无法过日子.私人车多成全了步行人稀少,也致使公交不如我们那样便捷.或许有鉴于此,区域性的callaride成为一种主要面对老人和孩子的交通方式:在家可以打把车要来,送到要去的地方再约好把你接回的时间,低廉而高度负责,那次家里的车都外出了,为了陪孙子去游泳,我们要来一辆.去的泳馆出了我们所在的区域,驾驶员不说去不了,打了好一阵,帮助联系上那个区域的同行,让他们到区域边界接,就这样两边衔接了起来,来去每人才1.75元,真可谓“超值”而超常的怎么写作了.私下想过:这车无疑是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或病残者的一项公益,自度年岁虽说够老,可行路略无困难,这样一想,后来竟就没好意思再“叫车”,路远一点踏踏单车,路近一点就慢步当车也很自在.

还是因了行人少的缘故吧,在美国走路便有了“讲究”的条件.比如,彼此走得近了是一种忌讳,“保持距离”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法.在公共场合碰上空间偏窄,后面的人通常不会从旁边走到前边去;前面的人一旦发觉没给后边的人留下足够的行走空间,会忙不迭转过身来边打招呼边让路.在公共场合排队,绝对不会像国内那样如同“人盯人”似的一个紧挨一个,有时你会忽略那排在前面的人后面还远远地站着几个,你得留神辨识那站得稀稀拉拉的行列的“来龙去脉”,不介意插进了其间便有煞风景.

跟“保持身体距离”相映成趣的是,你在这里走路,不断碰上的陌生人多会有“拉近心理距离”的愿望,我说的是美国人那种习惯于打招呼的热忱,老人、青年到牙牙学语的孩子多数如此.对面走来的行人往往会问好,开着车的人多会冲你扬扬手或投来颔首微笑,在房前收拾劳作的人也会跟你“自来熟”似地打声招呼.一次经过一家小咖啡店前,远远隔了窗户跟一位老者的目光相遇,对方马上做了一个友好招呼的动作,当下有些不安,是否是自己注意了因而“打搅”了别人,一度走路有意不朝别人看去,不料还是有问好从前面、旁边有时还从后面传来.后来干脆化被动为主动,也就是入乡随俗了.要说这就仅仅是行人少养成的习惯,也不尽然,记得年轻那阵多有在人烟稀少的乡村行路的机会,不准一个半个小时才碰上个人,也没见有陌生人彼此打声招呼的.可见还是有些地理人文上的关涉.

在美国车行、人行当然都得看路灯.只是对行车的限制比较多一点,比如较多出现的限速(speedlimit)和限停(stop),“车让人”是名副其实而十分顶真的.看到行人要拐弯、要穿马路或者不知其意向,驾车人会自觉停下等待,有时会做出让你先行的示意,行人最好不要犹豫、不必客气,多做礼让只会耽搁双方的时间.有几次在路边散步,每停步观望,差不多都会引起路上的行车停下或放慢速度,后来自己不再没事在路边信步,大体是怕给人家开车的添乱.

在美国遭遇“意外”

美国一切照规矩过日子,日常生活“按部就班”得让人觉得刻板、单调.除了邻家学前的幼童们心血来潮按动门铃,问一问是否可以跟你家的狗玩一会儿,除了万圣节有一批接一批的孩子上门讨糖,不速之客是不会有的.

美国家庭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孩子的寂寞可想而知.因而有了在校学生之间的约定串串门儿,有了“没在家里住过算不了好朋友”的说法,家长一般也会乐意孩子到同学家住上一晚.

时值暑检测,孙儿到同学家住过,也两次邀请同学A来家住上一晚.这是好事,我们本就巴不得孩子能多交几个同龄小朋友呢.没有想到,会引发出那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A第一次来住,第二天就发现书房桌上三张面值百元的现钞少了一张,当时寻找了一阵,并不曾跟什么联系起来想;第二回来住,当然不会想到去防范.碰巧的是,老伴准备好早餐,跟A一起睡在书房的孙儿还正在起床,A已经到楼上孙儿的卧室去了.上楼去让A下来吃早饭的那一刻,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是平时孙儿关上柜门时的“咔哒”声.到得房间门口,见到A正拿起一本书站在那柜前不经意地翻看.这情景自然肯定不了什么,只是我知道,那柜子里有孙儿存放的一个储蓄盒,不免就“前思后想”起来.等到让孙儿去查看一下,有情况了:一些小票还在,四张一百元的大票不翼而飞,孙儿着急地说:“昨天我把奶奶给的零花钱放进去时,看到四百元还在呢――”

孩子的妈妈已去上班,爸爸则远在外地工作.我们虽然心里也格登了一下,还是让孩子别急,想想有没有什么线索可寻.平时从不知对别人设防的他,似乎也敏感起来:“A说他爸爸给了他一千元,约好今天跟我一起去写衣服,怎么刚才说了句家里来要他回去,就急匆匆提前走了呢?”“对了,前些天他还问过我‘存有多少钱’、‘放在哪里’呢!”――当下随即拿起,跟他妈妈通报了情况.

虽然不能说事情已是“昭然若揭”,“嫌疑人”却基本可以锁定.等到儿媳下班回来,我们便被告知,她已跟同事商量过、也在里跟孩子他爸乃至几位亲友商量过,这事该怎么处理为好.谁也想不出万全之策,有的说可以“报警”,有的说“算了”吧,有的则以为不妨跟那孩子的家长说说.我们赞成她决定跟家长联系一下的办法.如其所说,几百元事小,可这里有些不小的关涉:为这点事报警,给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留下记录于本人、于家长都不太好;不了了之,也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几百元对生活在美国的孩子来说,就不是个微不足道的数目,不明不白地被剥夺,孙儿难免会有些心理失衡,并可能导致同学、朋友间的某种不能释怀的怨怼.然而,跟家长通下气不是不存在可能发生的情况,毕竟没有在现场握住那证据呀.只是比较起前二者来,用联系一下的方法是较好的也是对孩子们负责的选择.

把这说成“意外”,是因为家里从未发生过、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更没想到的是A的家长做出的反应.

儿媳当天就会见了A的母亲,其时正好只她一个人在家.这位母亲很为坦率,听说孩子讲父亲给了他一千元,又听说不只一次丢了钱,不禁讶异连声,当即表示会过问,会尽快过问,会过问出结果来.第二天,A的母亲的来了,说孩子的父亲想过来说一些情况,问是否可以登门、是否可以安排在下午五点?

我们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不知道那孩子的父亲是怎样的人、怎样一种性格.按照坏的估计,不是没有以“污人清白”前来加以责难的可能.当下虽有所准备,还是考虑到这情况下对方通常会有的心理干碍,决定由儿媳在客厅单独接待,我们则在屋内远远地呆着.

门铃声响过,来人站在门外征询是否可以进来说话.进门后就是日本人才会常用的深深地一鞠躬,然后在客厅落座.我们不在客厅,不知交谈的具体内容,只是事后知道,A在父亲的询问下,当即承认先前桌上的钱和后来柜中的钱确实是他拿的.父亲严厉地批评了儿子的不良行为,指责其拿别人的钱、拿好朋友的钱是不道德也是有失道义的.这位父亲像“递交国书”似地奉上儿子交出的五百元时,一再表示歉意,也对用这样的方式处理这件事表示感戴,并且说,本来应该把A带来,由他自己当面认错赔礼,考虑到少年人面子上的难堪,没有勉强他同来,希望允许由自己来代替他.

事情意外地得到迅捷而完满的解决.起先很为愤慨的孙儿也让我们很感到有些意外地说:“唉,不知道A会不会不好意思再看到我了呀,我还可以打邀请他来家里玩吗?”显然是不愿友情因一次不愉快的意外而一笔勾销.我们当然宽慰说不只是可以的,还是应该的,既为朋友,而且是未成年的小朋友,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不该那么脆弱.只是如同A的父亲所顾及到的,接着就打邀请,会不会给他带来难堪呢.处置上的两难只好等待时日了.

时日往往不容人等待.没几天,孙儿就随家迁居去了另一个州,他和A不可能在一个学校了,在新的学校已经结识了许多新同学,他还会想到这个昔日要好的同学吗?他们还有见面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