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众生(小三题)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096 浏览:54593

时间存折

二十六岁的史力,突然一摸口袋,那个存折弄丢了.是掉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遗落在他停留过的地方?天知道.

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贵.

史力的老家在乡下,父母为了供他读大学本科、研究生,真是吃尽了苦头.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主修古典文学.没想到毕业后,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应聘去了一家文化策划公司搞文案工作.愤懑也罢,伤心也罢,他得先找个饭碗,再不能拖累家里了.好在公司在吉和山庄早写了几套三居室的房子,供未婚的青年员工居住,不收租金.一套房子住八个人,热闹得像集市,下班回来,打牌、看电视、聊大天.史力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看看书,但看得进去吗?于是,他常孤零零趁夜色在社区闲逛;若是下雨,就在亭、榭、长廊里呆坐.

有一天,史力发现吉和社区有了一家奇异的时间储蓄所.社区很大,几十栋楼,住了近三千人.老年人不少,此中一部分人或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或是孤寡老人,有病且寂寞.于是管委会倡导中、青年人敬老爱老,利用休息时间到这些家庭去做义工,所花费的时间一笔一笔都记于存折,当自己需要时,则由其他义工来帮忙干活,谓之“领取时间”.

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个存折.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有个老人章文心年过七十,原是本市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老伴十年前过世了,无儿无女,他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你是最合格的人选!”

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史力打给章文心时,对方说:“小史,你来吧,我扫榻以迎.”于是,他第一次去了五栋三单元六楼的章家.

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我在为你煮茶,你先参观一下这上下两层的复式楼,看可否入目?”

上下两层近200平米的房子,除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地方都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如无形的波流在涌动,史力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的长条茶案前时,章先生说:“这是刚煮好的安化黑茶,请一尝.”

“谢谢.”

“小史,你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是《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屠隆的《考余事》、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等想必都入了君眼?”

“是的.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

“你虽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吃得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愁不成功.你叫史力,有字吗?”

“没有.”

“我给你起个字怎么样?就从屈原诗中取出‘修远’二字.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的书名.”

“谢谢雕龙先生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章先生哈哈大笑.

正午了,史力这才想起什么事也没做,很内疚.

“不,你陪了我三个小时,我写个条子给你,你可去时间储蓄所,登记在你的存折上.”

史力小心地问:“我什么时候都可以来吗?但是等下次来,你得安排我做事,做什么都行.否则,我就不敢来了.”

史力觉得日子过得充实了.业余时间他或者去章家,或者耳塞棉花在嘈杂的声响中看书.他每次去章家,先打扫卫生,再浆洗章先生换下的衣服,然后为章先生查找资料.都干完了,一老一少坐下来喝茶聊天.

“修远小友,做学问必先从识字开始.”

史力愣住了,他认识的字不少啊.

“自提倡简体字之后,很多字的识别便成了问题.如‘帘’,本指酒家的酒幌子及用棉、布做成的挡风门帘.以竹条做成的遮挡物,应是竹头下加一个‘廉’字,李贺诗‘帘中树影斜’,是竹编的帘,这才能从竹条缝中窥见斜斜的树影.”

“多谢先生教导.”

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

这个记录义工时间的存折,居然丢掉了!其实只要史力到社区管委会说明一下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再记上数就可以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

三度寒暑过去了.

史力在章先生的指导下,将当年的硕士论文,扩展成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专著《明人小品的文化品格及个体生命潜能的释放》,由章先生推荐出版了.接着,章先生又慎重地写了推荐信,让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一边上课,一边考博士生,只要肯下功夫,你将来是可以留校的.”

史力说:“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等”

“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

说完,章先生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说:“这是你三年前掉在我这里的,之所以没有还给你,是想看看你会有什么反应.愿意做义工而领一个存折已属不易,但你掉了后不去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说明连理所当然的那点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之所至.”

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之外,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章先生填满了他每一次做义工花费的时间.他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章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章先生说;“好!” 星妈

湘楚京剧院上上下下几十号人,都称她为星妈.

星妈是名星之妈的简称,因为独生女郦丽,是该院的荀派当家花旦,虽只二十八岁,却早已誉声四播,追星族阵营十分浩大. 星妈姓乔名凤英,五十岁出头,大脸盘,粗骨架,说话声震屋宇.她三十岁就守寡,却不再嫁人了,靠一副好嗓子吆喝卖水果为生,硬是把女儿培养成人:先读小学,再读戏校的中专和大专,然后成了名角.

郦丽说:“妈,我在剧院有工资,还经常应邀去参加别的演出,你就不要去卖水果了.”

“好,妈就时刻陪着你.你出名了,会有一些打歪主意的人来纠缠,妈能保护好你.”

星妈与女儿形影不离,陪着去排练、演出,陪着回家吃饭、休息.女儿长得纤细、秀气,星妈则威武雄壮,对比强烈,成了一个看点,走在路上常有人指指点点.有愣头青小伙挤过来,要求与郦丽合影留念,星妈一声断喝:“走开些!”还有人拼命把求爱信往郦丽手上塞,星妈一把抢过来,撕碎,然后往空中一扬,笑声像打雷一样洪亮.

郦丽有戏的夜晚,星妈做好饭,和女儿吃过后,陪着去剧院后台.笑眯眯坐在一边,看女儿化妆、穿戏衣.女儿登台后,她就站在侧幕边,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白瓷茶壶,随时准备让女儿下场时啜饮润喉.

郦丽能演花旦,也能演青衣,所会的戏很多,《霍小玉》《杜十娘》《玉堂春》《贵妃醉酒》《花田错》《十三妹》等不但扮相好,而且把荀派艺术唱念并重、动作优美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郦丽不但京白说得好听,韵白也与众不同,好像有标点符号似的,在节奏中充满情感.唱起来则快中有舒缓,平淡中又奇峰突起,婉转悠扬,韵味醇厚.

京剧院的人都喜欢星妈,说她虽不在编,俨然就是他们的同事和长辈.

星妈的厨艺不错,常叫女儿把她的好友请到家里来吃饭.她亲自掌勺做出几品好菜.谁家有红白喜事,女儿送了礼,星妈还要单独送一份.所以,郦丽在前台后台,都有好人缘,大家都愿意帮衬她、捧她.

星妈也有心事,只是埋在心里不说.女儿得给她找个好女婿,她希望女儿幸福,也希望自己老有所依.

郦丽上戏校大专班时,因住宿在校,星妈管不到.小家伙年轻没经验,和教戏的老师鄂为好上了.

四十岁的鄂为已有妻子、孩子,会教戏也会哄人.直到有一天郦丽回家,老是不停地给鄂为打手机问怎么办?神色慌慌的.星妈见多识广,脑子一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夜深人静,她拿了把菜刀,把女儿叫醒,让她说实话,否则宁愿自己抹脖子.郦丽拗不过母亲,吞吞吐吐全盘托出,然后说她有身孕了,鄂为又不想离婚.


星妈问:“你想怎样?”

“我去学校告他,让他被开除,然后我再去打掉孩子.”

星妈说:“不能去告.他受处分,你的名声也坏了,将来还怎么工作怎么成家?你先去做掉孩子,老娘再和鄂为好好谈一次,让他痛改前非,否则我要他的小命.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郦丽扑到娘怀里,小声啜泣.

一件原本山摇地动的事,星妈悄无声息地处置妥帖.

星妈发现唱武生的白小飞,二十九岁了还没有成家,他很喜欢郦丽.白小飞长得英俊,武功好,唱得也好,走的是杨小楼杨派武生的路子.

每次星妈和郦丽走进后台,白小飞肯定在门口迎接她们,谦和地问候:“郦老板好.星妈吉祥.”然后又说:“今晚戏份重,郦老板赶快去歇一歇.”有一次郦丽因受了风热有点咳嗽,他亲自上门,送来由他妈妈熬好的银耳汤,密封的小陶罐外还包了一层丝绵套.

事后,星妈问女儿:“他很喜欢你?这小伙子人不错,大家都说他的好话.他向你提过吗?”

“没有.”

“为什么?”

“他爸过世得早,妈妈又没有工作,还老是病,家穷.他怕被人看不起,从不谈成家的事.”

“你喜欢他吗?”

女儿脸红红的,点点头.

“小白是个实诚的人,我看行,他不说,你就说.”

“哪有女的向男的说的呀?”

“呸,什么时代了?蠢!”

秋风飒飒,枫红桂香.

这一晚是折子戏专场,一共四出,第一出是郦丽的《贵妃醉酒》,第三出是白小飞的《挑滑车》.

郦丽化妆时,老用眼睛往白小飞那边瞧.星妈也顺着女儿的目光去看白小飞,因他是第三出,不急着化妆、穿戴盔甲,木木地坐着,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还不时地摇着头.

星妈问:“小白家里出什么事了?”

“他妈住院了.晚上他要演出,拜托医院的护士照看,他不放心哩.”

“我看你也是魂不守舍的,戏比天大,可不能演砸了.让我去告诉小白,我去医院照看他妈,你看好吗?”

“当然等好.”

星妈忍不住笑了,说:“你呀――你呀!”

说完,就向白小飞那边快步走去等

这一晚的折子戏,出出精彩,叫好声此伏彼起,如大江之潮.

卸了妆,白小飞奔到郦丽跟前,说:“谢谢郦老板,谢谢星妈!”

郦丽小嘴一噘,说“还叫我郦老板?”

“哦,该叫郦丽.我们等一起去医院?”

“行!” 凤凰沱江夜

深秋时节.白天,在湘西凤凰观山赏水,叩访陈宝箴、熊希龄、沈从文诸先贤的故居,毫无倦色.入夜,同行的作曲兼男高音歌唱家伍音,告诉我们:“沱江的夜景不可不看,酒吧的歌不可不听,美景、美酒、美歌,岂能枉失?我做东请大家!”

伍音蓄着长发的头,往上昂了昂,抖动的发丝似乎传出了快乐的细响.他眼睛微眯,显得很神秘.

我们一行来自北京,都是搞音乐的,或在大学任教,或供职于专业文艺团体.伍音是首都一家电视台音乐节目的策划人,能干又才华横溢.到湘西凤凰来采风,是他提议并促成的.当然顺带还有一个任务,电视台在两个月后准备搞一台“农民工音乐会”,或许可以碰到一些好节目.

我们的住处离沱江不过数步之遥,于是,在华灯初上时,我们欣然前往. 澄碧的沱江,在两岸层层叠叠灯火的映照之下,宛若一条缀满珠宝的长花带,熠熠生辉地系在凤凰城的腰间.两岸的酒吧、歌厅、店铺,比肩而立,灯火与星月争辉,歌声与酒香糅杂.临河的石板街道上,人如蜂拥,笑语纷至沓来.码头边停着排排游船,路灯下摆着卖小吃的摊子.土家族的汉子肩挑水果,沿途叫卖;苗家小姑娘捧着鲜花,向少男少女兜售表达爱情的浪漫.我想起十里歌吹的扬州瘦西湖,想起南京笙箫喧闹的秦淮河,想起宋代词人柳永吟咏杭州的《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此情此景,与其何其神形毕肖.

这场景,确实让我们亢奋,因为是初访.而伍音是旧地重游,且有数次,平日说起灯火沱江夜,我们只是半信半疑.

伍音引我们来到“守望梦”酒吧.两层小楼,格局不大,但清幽可人.奇怪的是大门边的台阶上,露天安放小巧的一桌二椅,大约是专为情侣所设,可近距离听江声观灯景,亦可听屋内传出的吉他声与歌声,再加上两个人的款款情语,会浪漫得让人发痴发呆.一楼的小厅里,有小歌台、吧台、酒柜、书刊架,还有四五张小桌及相配的椅子.店主老杨,和伍音很熟,忙迎上来,说:“你几次打,说各位音乐家要光临本店,真是太荣幸了.”

“小石呢?”

“他得把家事料理一下,准八时到.先上二楼?”

“好.”

我们由店主引导上到二楼,长条桌临窗,十几个人各就各位.啤酒、香茶、水果、点心,一一摆上了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喝酒、品茶、聊天,白天的疲惫烟消云散.

很快就过了八点.

楼下的小厅,传来歌手优美的吉他声和歌声.伍音说:“是小石!这个歌手乐感很好,我过会儿把他请上来.”

酒酣耳热,茶沸舌甜.

又过了一会儿,年轻的歌手拿着吉他上来了.一问,他就是小石,苗族人,二十三岁,完全是自学成才,应聘于斯.他蓄着长发,脸白净,眉清目秀,穿着也很时尚.

他问:“各位老师想听什么歌?”

伍音说:“你喜欢唱什么就唱什么.”

吉他声响起来了,好听的歌声也随之而起:“姑娘姑娘我想你,太阳为你燃烧,月亮为你升起等”

小伙得很动情,唱得也很投入.一曲刚完,掌声响成一片.

接着他突然嗓音一变成了女声,尖、亮、脆,民歌与通俗唱法糅合得严丝合缝.歌名为《月下纺纱曲》.“白天收稻光脚丫,夜摇纺车月光下.阿哥进城打工去,思念如棉纺成纱.”

我们对湘西民歌的音乐素材并不陌生,小石唱的曲调有变化,在运气、节奏上,分明融入了一些时尚音乐的元素.或是他自个儿的创新,或是有高人指点,但我们更相信是后者.

我问:“伍音,是你?”

伍音摇了摇头,说:“是小石的别出心裁,我不过提了点建议.”

小石又唱了两支歌,才挥手告辞下楼去了.因为,还要照顾楼下客人的点歌.

有人提议,我们都到一楼去,那里人多热闹.

“好.”大家都很赞同.

于是,我们来到一楼.

小石坐在歌台上,伍音也在旁边坐下来,并和小石小声交谈,大概是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

伍音忽然大声说:“各位朋友,下面由小石演唱一首湘西古老的民歌《藤与树》,是表现爱情的坚贞不渝.现在的年轻人闪婚、闪离的太多了,听听这首歌,大家肯定会感动得要死要活!”

掌声、欢呼声,还有口哨声,此起彼伏.

小石长发一甩,边弹吉他边唱起来.歌词只有四句:“进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死树生缠到死,树死藤生死也缠.”小石先用男声唱,再用女声唱,倘若听众闭上眼睛,一定会认为是一男一女在合作演出.歌词形象、生动、有感染力,曲子虽是多少代流传下来的,但因作了改进和调整,新意盎然.

伍音坐在旁边打着拍子,不时地点头微笑.

我轻声对身边的同伴说:“这歌好啊,可让小石参加‘农民工音乐会’.”

“对.伍音让我们到现场,为的是我们将来投个赞成票.”

我听人说过,沱江两岸的酒吧,歌手的队伍很庞大,真有人遇到伯乐,唱红了歌坛.也许小石是个幸运儿,今夜会让他终身难忘.

小石唱了好多支歌.

伍音也忍不住引吭高歌一曲,由小石弹吉他伴奏.

萍水相逢,短暂旅途亦如家.

夜渐深,明日还有采风任务,告别“守望梦”,我们回到宾馆.

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北京.

首都电视台的“农民工音乐会”,按程序紧锣密鼓地进行.小石演唱的《藤与树》,入选了.

在离现场直播音乐会还有十天时,按规定所有参加节目的人必须进京排练、走场、试镜头.

伍音突然打告诉我,小石来不了了!一是因他父亲早已过世,他又是独子,家有一个瘫痪在床的母亲,白天离不开人,夜里到酒吧去工作,还得请邻居帮忙照顾;二是“守望梦”酒吧离不开他这个台柱子,他一走,生意马上会冷淡下来.店主老杨说,如果小石要请检测,以后就别在这里上班了.

“这也许是小石成为一个明星的好机会,但他只能守着家,守着‘守望梦’酒吧讨生活.唉――”

伍音说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等

作者简介:

聂鑫森,男,曾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中文系作家班.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随笔集、文化专著五十余部.二十余个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日、俄、越南、智利等国文字荐介到海外,出版过英文小说集《镖头杨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湖南文学奖”“文学奖”“金盾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十一、十二届“百花奖”、第三届“小小说金麻雀奖”、首届《短小说》“吴承恩文艺奖”、首届《小说选刊》“蒲松龄小小说奖”、首届“湖南文艺奖”及其他文学奖.

责任编辑 黑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