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题中之义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756 浏览:118746

摘 要 公平的课堂是每个人所期待和追求的目标,然而现实的课堂很难做到公平,因为他们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模压式”的教学也称为“克隆”教学;,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因此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公平就应该针对学生智力结构和学习兴趣的差异实行学分制管理,针对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因势利导,取长补短,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素质.

关 键 词差异 课堂教学 公平

公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和最高发展为目的,注意个体差异,发展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兴趣爱好上的区别,忽视了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主要表现有:

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模压式”的教学也称为“克隆”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所谓“模压式”的教学,就是缺乏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应有的甄别,一个班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面对同一种教学方式,完成相同的作业,预设一条统一的发展道路,要求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教学的程序化和模式,忽视他们之间体力、智力、气质等先天禀赋或缺陷之间的差异以及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需要、兴趣、爱好、性格之间的差异.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人不是教育机器规定的人格模型的复制品,他有不同的特性.只有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适合于自己特质的发展,教育才算真正面向了全体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是真正公平的教育.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符合教育公平的内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合理的差异.对这些差异教师不应该漠视和排斥,而应该予以重视和尊重,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

由于成绩差异、出身不同,学生当中的分层很难避免,这种分层或发生在学生内部,或发生在教师意识中,它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使教师将注意力、教学时间和空间、各种教学资源有意无意地进行有倾斜的分配,于是便有了“老师的偏心”.男学生和女学生、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正常学生和残疾学生、智商高的学生和智商低的学生、乖巧驯服的学生和倔强调皮的学生、高官富商子弟和普通百姓的孩子,他们在教学中所获得的机会和资源往往是不一样的.父母在社会中处于弱势,他们的子女往往在学校也处于弱势.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常常被教师管制着,甚至被剥夺了听课的权利,例如在课堂上(尤其是公共课上)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学生,或因扰乱课堂秩序被罚到教室外.成绩好、遵守纪律、外向的学生则往往能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课堂中这些不公平现象,有些是有意的,如教师为了谋取私人的利益而对具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特殊“关照”;有些是无心的,如师生交往偏向于具有某种特点的学生.有些是合乎情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

根据我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一)针对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既可以避免传统班级授课制中强者吃不饱,弱者吃不了的现象,又不像“快慢班”一样给学生贴上标签,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它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愿望得到满足,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师的教育资源,实现自己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具体教学内容、传授方式、要求掌握的深浅度方面可以有一定的不同,这当然要以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为依据,对优等生可以提高要求,在较高层次上要求他们,使其天赋能充分的被挖掘.对弱势群体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虽然“给强者以不利条件”是不公平的,但“给弱者以补偿”却是可能的,相对公平的.

(二)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因势利导,取长补短

“认知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风格的差异并不体现在学习能力上,而是体现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反思型和冲动型之间的差异.场独立型的学生思维灵活,善于独立思考,学习自觉性强;场依存型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善于合作学习,但学习易受外界干扰和暗示.冲动型的学生反应速度快,但精确性差,善于完成要求作整体性解释的学习任务.反思型的学生反映较慢,但精确性高,善于完成强调对细节性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任务.教师既要根据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采用相应的匹配教学策略,又要针对学生认知风格中的不足之处采用有意失配的教学策略,如让场独立型的学生主持一个讨论会,让场依存型的学生单独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取长补短,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三)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是要提高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钻研教材的能力、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等.这些能力也是影响践行教学公平的因素.

“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们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请明天或者今天已经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呵护好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愿望,真正践行教育公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