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演练——渐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540 浏览:42165

[导语]

本期“同题演练”选择的名家范本是作家丰子恺的文章《渐》.渐行渐远、渐入佳境、防微杜渐、循序渐进等“渐”,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一种微乎其微的存在,是摸不到的若有若无.

刘方清同学把它定位为“渐渐的”,像从一张洁白幕布中突破出来,把抽象化为具体,让读者深刻体味到“渐”的残酷.

郑鑫同学巧妙地以陆游、唐琬和沈园为依托,将“渐”形象地展开,慨叹了时间的流逝,回到中心“珍惜眼前景”上,思维缜密,有力叩题.

徐玥同学是在写苹果,又是在写对老年人愈发忽视的社会现状.年轻时状态饱满确实让人赏心悦目,但耄耋垂年更需要人备加关心,这个视角,妙!

许婷婷同学对文言文的掌控能力还是不错的,“渐”这一话题本身不是很容易说得清楚,又是用文言文写作,需要高度地精缩和概括.在短短的650字内,谈孔子、仲永、吴沃尧到抗日时期的“先生”,作者对学识需要“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演练题目:渐(名家范本见本刊2012年第17期第86页)

参战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指导教师:唐春山)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指导教师:司庆强)

主持人:于智博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坐落于国家级开放城市、皖江明珠——芜湖,是安徽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

岁月如歌,弹指百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03年,历经沿革,弦歌不辍;秉烛守望,薪火相传.这里曾走出了文学家阿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侯学煜、核物理学家赵文彦、著名医学家吴绍青、著名心理学家张侃、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和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丹心系国运,不悔衣带宽.安徽师大附中以“励志、勤学、求是、创新”为校训.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基础扎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励精图治,锐意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习作一]

安徽师大附中 刘方清

渐是从枯黄原野上生出的春草,在不知不觉间已蔓延为一片碧流;渐是蛮荒大地上行者走出的路,一步一步却走到了海角天涯;渐是夏末秋初的风,你刚感到一丝凉爽,它却已悄悄吹黄了树叶,变换了季节;渐是冬天飘落的雪花,每一片都是那么轻,那么美,但聚集在一起, 却可以覆盖万物,崩山裂石.

杜拉斯曾在《街角》一书里写道:“渐渐的,是一个很残酷的词,它意味着我们的容颜在老去,意味着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的确,渐是一种无声无息,却又让人无能为力的残酷.

哲学上认为,量变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但是量的积累最终却能促成质的变化.渐,就是这种量的积累.它犹如黄昏日落,太阳的光芒会以你不易察觉的速度,一点点敛去,到你突然察觉时,夜幕已经降临,没有人会注意到太阳跨过昼夜临界点的瞬间.

“渐”是一个成功的欺世者.

曾经读过一首无名的诗,诗中有那么一行——“渐渐的,他的消息就少了.”不知为什么,对这一句的印象一直非常深.平淡如常的言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凄凉.我想,写下这样一句的人,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等待:翘首期盼,然后是过尽千帆,最后是心如死灰.而那个“他”或许留下过旦旦誓言,而后却是“渐行渐远渐无书”了.这就是“渐”的残酷,它不是突然的夺去,而是一点点从你面前拿走,让你全程见证自己的失去,却束手无策.它不会让你痛彻心扉,而是让你的心在希望与失望的轮回中,逐渐枯萎等

“渐渐的,他们就忘了她.”这是小说《名利场》对老小姐死去一幕的描写.这个身前被一群人前呼后拥的老小姐,死后,随着她的财产分配尘埃落定,她也逐渐湮灭在人们记忆中.从活着时的门庭若市,到死后连在坟墓上放一束花的人也没有,时间逐渐收回了属于她的一切,连记忆都不曾留住,更不用说那些如云烟的繁华,人们终究是“渐渐的”忘了她.渐,如同一把裹藏在天鹅绒里的锋利,在温柔的包裹下一点点划伤似水流年,当你发现时,已是遍体鳞伤.

这就是“渐”的残酷,它不急不躁,不是见血封喉,而是蚀魂销骨.当你形销骨立之时,它才悄悄现身,对你肆意的狂笑.在 “渐”催动下,有多少悲喜剧在上演,又有多少生命在一点一滴地消逝,潮起潮落,像低回的挽歌;云卷云舒,像泛黄的书页;依稀旧梦,光影流年,一切都在变.只有渐,从未曾变过等

[习作二]

安徽师大附中 郑鑫

渐,是时间最锐利的武器.它积土成山,汇流入海;它水滴石穿、磨杵成针.它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它又是父亲指间的老茧,是母亲鬓际的银丝.它如参天大树密匝的年轮,记录了时间画出的每一个圆.

渐,也是时间最深讳的秘密.时光易逝,红颜渐老,春去秋来,红了几回樱桃,绿了几树芭蕉,却最终白了少年头!时间就像捏在手心的流沙,看似尽在掌握,实际早已从指间漏尽,一松手,掌心只剩下一片岁月的斑驳.

沈园,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宋代私家园林,却因为见证了诗人陆游一生的梦断魂萦而名噪后世.陆游同舅舅的女儿唐琬从小相识,互相爱慕,十九岁两人结为伉俪.唐琬聪慧美丽,也善诗词,夫妻二人琴瑟相和,形影不离,生活美满幸福.不料,陆游的母亲对唐琬非常不满,妄加责难,硬是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陆游被逼另娶了王氏,唐琬被逼改嫁宗室赵士程.花篱间曾经伸过来的那一双红酥手,随着岁月的渐渐流逝,已是人空瘦.时光剥夺了曾经属于那双手的少女特有的粉嫩,也剥夺了陆游与唐琬今生的缘分.

二十七岁的一天,陆游独自一人游沈氏花园.恰好唐琬与赵士程也在这里游春.一别数年,已是男婚女嫁,天各一方.偶然相逢,悲喜交加,愁怨暗生.唐琬忍泪含悲,叫人给陆游送来酒菜,将对过往的怀念、这些年来的相思苦楚,都融在一壶薄酒之中.陆游凝望唐琬的倩姿丽影,泣血摧心,一壶饮尽,痛断肝肠.他酒后生情,提笔在沈园照壁上写了一首《钗头凤》,感叹“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唐琬读了这首词,肝摧肠裂,悲痛欲绝,她想起了那些年的恩爱和谐,抚着自己已渐渐变化的容颜,含泪和了一首,直言“世情薄,人情恶.”.一切都敌不过时间,不知不觉这尘世的一别已是多年.原以为岁月渐逝,曾经的轰轰烈烈都会化作月光般清淡的哀愁,却发现,彼此仍住在对方的心里从未远去. 此后,陆游半生宦游,二人再无联系.等到诗人再游沈园时,已是古稀老者,而唐琬也早已玉殒香消.“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四十年的时间,漫长而又短暂.四十年可以漫长得沈园柳老,四十年也很短暂,当年的墨痕依然清晰可见,恍如昨日. 时间是一剂慢性,没有令人肝肠寸断的痛楚.然而在分秒的流逝之中,时间的车轮早已碾碎华丽的青春,刺破精致的美丽,催老年轻的容颜,只剩下衰朽的残躯与依稀的回忆.时间又是一面镜子,使一切欢愉和痛苦都渐渐变得支离破碎,模糊不清.

人生数十载,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时间之流的侵蚀,如同河水侵蚀着堤岸,凹岸已是地崩山裂,凸岸却堆积了岁月的泥沙.“万众皆迷画中仙,无人怜爱世间魁.”眼前的美景总是容易被忽视,然而,面对时间渐渐地流逝,珍惜眼前景才是最好的选择.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简介]

在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里,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苏大附中.作为园区第一所四星级高中,她秉承着“爱与智慧”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智仁勇”现代中学生,以鲜明卓越的人文德育特色,以令百姓满意的教育质量,以“正气、朝气、大气”的胸襟,以“思想者、实践者、领跑者”的姿态,阔步向前等 “寄身翰墨,知白守黑”,苏大附中的老师们沉浸墨香,与学生们共读共进,正书写着美丽而朴实的语文教育传奇.

[习作一]

苏大附中 徐玥

这是一颗红润饱满的苹果,静静地躺在超市水果货架的下面.

周围人来人往,每一个人都直冲着货架而去,争先恐后地争夺着货架上新鲜健康、红润饱满的苹果.多少脚步匆匆行经,多少车轮飞驰而过,然而,没有一束目光为它停留,没有一双脚步为它放缓,它仍旧静静地躺在那儿,孤单而落寞.

我静静地注视着,那是一颗极好的苹果,通体圆润,饱满硕大,微弱的灯光下,泛着健康红润的色泽.

我本欲走上前去,将其捡起,但转念一想,这年头,又有谁会去在意一颗小小的苹果呢?周围那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我又何必为了这一小颗苹果劳神费心?犹豫之际,母亲催促着前去结账,因而匆匆离开了超市.而那颗苹果,早已忘之于脑后.

时隔多日,又来至这家超市,仍旧是那个水果货架,而货架下,那小小的身影,竟还在!然却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在干燥阴暗的环境下,水分的急剧蒸发逐渐皱缩了光滑纤细的果皮,本是红润的光泽逐渐被斑斑点点吞噬,现如今的那颗苹果,已是临近腐败边缘的垂危生命.

一名清洁工来到水果摊位打扫卫生.低头的那一刹那,她发现了那颗已是干瘪腐烂的小生命,将它拾起,二话不说,径直地扔进了垃圾桶里.

内心不觉一怔.

那一刻,我目睹的是一颗生命的黯然殒逝.

曾是那么一颗鲜活红润的生命,只因命运中偶然颤抖,便从此坠入了黑暗荒芜之地.眼看着同伴们在生命最鲜美的时候,被温柔的手抚摸,挑走,而自己却只能独在这阴暗的角落,眼睁睁地看着细软肮脏的霉斑逐渐爬上光滑的表皮.任由鲜活的水分缓缓挥发,红润的果皮逐渐皱缩干瘪,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心痛!

抬眼,忙忙碌碌的人群过来过往,人们都忙着在明亮整齐的货架上挑选一颗又一颗鲜活的生命,然而却从没有人愿低下头来找寻被遗弃在底层的另一颗同样鲜活的生命.在这样逐渐的遗忘与默然中,逐渐衰退、消逝的岂止是这一颗生命?

时间的残酷在于,它以一种渐变、不易为人所察觉的方式慢慢销蚀一个个生命.渐渐地,曾经娇美的新娘成了独守空屋的外祖母;渐渐地,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年成了口齿模糊的耄耋老人等

渐行渐远的不仅是一颗颗年轻饱满的生命,还有曾经满怀的爱与热望.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对外祖母逐渐冷淡?什么时候,我们对那些口齿不清的老人开始奚落?

生命可以渐渐老去,乃至消失,但爱与热望不应在时间的磨蚀下逐渐坚硬、变得冷漠.

(指导老师:徐飞)

[习作二]

苏大附中 许婷婷

吾尝慕圣贤之道,求古仁人之心,阅古籍,每有所惑.其俯仰一世,何故为人称焉?遂博览群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或有所闻.故有感而记之.

昔者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吾念求道亦如此.曩者仲尼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屡劝其益,未果.待子深会曲意,得其为人,始有所悟.夫仲尼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循序渐进,学则务欲求其精通,始得修圣典,作六艺,著春秋,彰其志.若非渐学深思,则一孤陋书生,岂得闻其名而后深赞哉!朱子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此言得之.

忆南朝江郎,少有文名;北宋仲永,天资聪颖.王荆公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然终为众人,何也?余谓:“学道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每览此由,未尝不叹息良久,恨其鄙陋没世.

嗟乎!予尝叹吾辈,不重循序渐进之法,观其文,未尝不临文嗟悼.今者,书可巢,理可鉴,师可法,文可盗.学道之易,前所未有.何苦韦编三绝,求学不止?故而大师层出,未著作等身;名人渐起,唯昙花一现;炒作之法,如火如荼,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纷繁乱象,乃若晚清吴沃尧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渐学之法不传者久矣,其可悲乎!

窃以为,文化之崛起,文明之复苏,在渐矣.夫联大师生,绝代风流,岂晦朔之日可得?予深服顾毓琇,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书育人,师表天下.学问之广阔,未有可及.然其不息自强,慎终若始,终其一生,学习不止,诗歌造诣,唯陆放翁八千余首可比.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其打通文理,岂非渐学之功?唯渐,方觅得真知.

至此既明:道无尽,学不止,渐成.

(指导老师:司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