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遐想卖火柴的小女孩(外一题)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63 浏览:95162

近年,“洋节东渐”引起文化恐慌,一些人士倡议“抵制洋节”,尤其是宗教色彩最浓的“圣诞节”.但不知为何,尽管我受到传统文化熏陶颇深,却对这类倡议丝毫提不起兴趣.一缕忧伤,总在时隐时现地透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散发出来,我怎能去抵制她心中美好希望之所托呢?实话实说,在诸多传统节日中,找不到普世情怀,无法寄托那一缕忧伤.

小时候,读过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太多印象.读高中时,英语课本中有一篇英文版的《The Little Match Girl》,我用它参加学校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因而印象就显得特别深刻.自那以后,每逢圣诞节来临之际,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的那棵圣诞树,就如一名熟客突然闯入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1845年,透过安徒生之笔,卖火柴的小女孩燃尽火柴后冻死街头,强烈而无声地控诉了她所处的社会,近两百年来打动着全世界善良的人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童话中永生,变得无所不在.实际上,每当看到“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我常情不自禁地想起赤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应当也有一双如此清澈纯净的“大眼睛”,凝视着我.

文学的意象,最能令人在想象和回味中记忆.我对圣诞节向来有一份特殊的感触或情愫.琢磨起来,多半源于火光中那棵“最大最美的圣诞树”.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一种感觉,圣诞树以及它所象征的圣诞节,已经与宗教失去了根本上的联系,代表的是一种普世的悲天悯人的价值观念,而吸引我黯然神伤于其中的正是这份情怀.其实,宗教之所以常常深入人心,大概正是与人心中这份情怀产生了共振.

圣诞节这几天浏览新闻,抵制圣诞节的呼声又兴起了.一则新闻说,某市教育部门发出一纸通告,禁止大学生上街参加庆祝圣诞节的活动.我在想,检测如有人对此辩称禁令不是针对圣诞节本身,那么,谁会在春节之际发出类似的禁令么?还有一则新闻称,某地一家公司发出不提倡过圣诞节的通知,禁止员工在公司内营造任何圣诞氛围,老板感慨说是怕员工“忘本”.一个圣诞节,竟惹来如此多的抵制,真让人哑然.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什么叫做“忘本”?当我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时,我也对“忘本”有了新的感悟.或许,我们渐渐在城市中过上富足的生活之后,却忘记了大山里读不起书的孩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忘本”;或许,人们在忙碌于传统节日的“送礼经济”中,却忽视了“日行一善”的古老训诫,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忘本”等事实上,“传统节日”所承载的许多文化符号,已经无法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体现.因而,是否“忘本”,也与节日本身无关.

我没有庆祝圣诞节的习惯,仍然习惯于欢度中秋、春节.可是,这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不能抹去我对圣诞节的情愫.多年以前,卖火柴的小女孩用微弱的火光,给我心底深处留下了一道淡淡忧伤,我迄今不知该如何将它消去.抵制圣诞节的人们,你们大概也认识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就没有留下过这样一丝忧伤吗?再过几个小时,夜幕降临之时,就是“平安夜”了,我却还在思索这个问题,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了我自己和更多的人们等


生活不是一部通俗小说

只因为6年前“失过手”,一位小有家财的老板,不甘心经历牢狱生活,竟忍不住要扮演盗贼,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不久前,福建建瓯警方抓获的一名“宾馆大盗”,竟是当地拥有几十万家产的老板.更令民警哭笑不得的是,他6年来盗窃20多起,其原因并不是缺钱,而是为了检验自己多年“刻苦钻研”的反侦查能力.

算上6年前那次,“宾馆大盗”这回等于要“二进宫”.只是不知,等他下次被放出来之后,是否还要“闭关修炼”,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以便继续跟警方周旋呢?必须承认,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生活,在某些“坏鸟”眼里,成了一部通俗小说,够荒诞的.

眼前这位“宾馆大盗”,是把日子过成了侦探小说.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火了,曾掀起一波赴少林寺学武的热潮.那几年,全国各地时有耳闻,屁大点儿的孩子离家出走,竟然是为了“去少林寺学武”.后来,武侠小说跟着火爆,少林寺的生意越来越好.时至今日,少林寺周边皆是武馆,全拜武侠小说和电影所赐.学武的少年们,把生活过成了武侠小说,在拳打脚踢中痛并快乐着.

武侠小说最火爆的时代,言情小说也大有市场.迷醉于琼瑶的少男少女,把私奔、自残、之类,看成是爱情的神圣仪式.从那以来,早恋始终是一个问题,家长老师至今头疼不已.那时,声嘶力竭要脱离家庭,与相爱的人厮守或私奔,对于少男少女极具诱惑,俨然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但今时今日,曾经迷恋过琼瑶的少男少女,多半已经正式升级为父母,现在,面对日益早熟的子女,轮到他们为早恋问题头疼了.

前些年,网络爆炸式的增长,带动了网络小说的火爆.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网恋成了网络小说的经典主题,进而吸引更多人投入网络和网恋.透过网络,第一次亲密接触异性的青蛙和恐龙们,终于找到了日常所不曾有过的美妙感觉,青蛙装成王子、小矮人装成白雪公主,“见光死”的网络爱情大行其道.如今,随着网恋群体年龄的不断上升,网恋已有转向“婚外恋”之虞.把生活过成了网络小说,到底会过成什么样子呢?

近几年,恐怖小说、悬疑小说、掘墓小说等一批新的类型化的通俗小说,仍然在不断更新换代之中.不可避免的,还会有人大受其影响,继续把生活过成一部通俗小说.尽管有人会争辩,通俗小说也来源于生活.但别忘记,小说总是要“高于”生活的,经常会脱离了生活的实际.小说可以借鉴生活,而生活能否借鉴小说,尤其是借鉴通俗小说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令人生疑.

不论怎么样,生活都要继续,通俗小说也要继续.在生活中,容易迷失自我方向的人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借助通俗小说,从中寻求让自身解脱的方式.那位老板级的“宾馆大盗”,他将如何进行新的生活,也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对于理性的人,牢记生活不是一部通俗小说,老老实实把生活过成柴米油盐,大概是唯一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