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为例高考的有效备考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08 浏览:46183

【摘 要】现今的历史高考备考似乎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题海之中,但效率十分低下.因此,要真正提高高考历史备考的效率,必须在仔细分析研究往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并掌握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模拟题等进行训练.这样,使学生养成符合高考命题规律和特点的解题习惯,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历史成绩.

【关 键 词 】高考历史;有效备考

在高考即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面对浩如烟海的模拟题、预测题和冲刺题等,我们的高三教师和学生常常真的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对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淡淡个人的几点看法,希望能激起各位大家对此问题的积极探讨和思考,以帮助我们身处高考备考前线的师生找到备考的有效策略,并达到高考备考效率最大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家对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日渐提高,如国家考试中心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要求有:①获取和解读信息;②调动和运用知识;③描述和阐释事物;④论证和探讨问题文字表达.其对历史学科的考试能力要求有:①材料处理能力;②历史阐释能力;③历史运用能力;④历史论证与探究能力;⑤历史素养;⑥文字表达能力.基于此,我们的高三教师和学生已经认识到仅仅停留在背诵书本知识和相关结论,无法在高考当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而只有有效提高解题能力才能在高考立于不败之地,这应该是对现今高考要求和精神的有效解读和正确认识.但据我所知许多高三师生误认为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深入题海,通过在题海中努力搏击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而目前实践的效果来看收效甚微,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感到迷茫和徨.说实话,在我第一年从事高三教学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似乎找到了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仔细研究和分析往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以便掌握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和角度

高考备考的最大忌讳是对高考命题的思路和角度全然不知或一知半解,这就犹如打仗没有目标和方向.如(2009年全国Ⅰ卷)第22题.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等(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解析】此题是考查工业革命,但题目却是通过“每个工人都有钟表”来说明工人们的时间观念强,从而考查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这明显改变了我们传统命题“通过陈述工业革命的成就,然后让我们总结特点或推测背景”.这就告诉我们高考命题的重大改革方向是通过社会生活的史料来考查政治经济史的知识,

对此,我们的备考应加大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会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如在运用传统政治文明史观的基础上,多运用社会史和近代史观、全球史观去分析问题.

再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16题.国民党《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联系当时重庆谈判最后达成的《双十协定》的影响,不判断正确答案是C.但如果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史料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状态,缺乏对相关历史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这类题很难答对.

有鉴于此,我们的备考应强化学生对重大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力,教会学生从宏观的整体史观去分析和理解相关历史事件,以便在相关历史背景下更准确的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正确答题.

二、通过研究往年真题,切实领会高考命题的文字表述习惯和行文逻辑特点

一般来说,现今许多师生普遍感觉到平时尽管做了很多模拟题等,但解题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比如在做往年高考题时仍然感觉明显不适应,甚至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平时训练的题目在题干史料的选择和备选项的设计思路及文字表述方面缺乏与高考题目的有效对接.所以,平时的题目和解题习惯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了与高考题目不同的思维定势.这样,一旦在高考解题时就会明显出现“水土不服”(题型不服).

比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18题.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如果根据平时的思路理解可能会认为题干反映的意思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进步和促进农业的转型,即选择答案C,而这显然与命题者的逻辑相反.因为例题者主要想表达的是工业的发展是源于农业的多种经营,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工厂的原料加工问题,又可为农村家庭创收,由此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

再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13题.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等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等(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通常的理解和推理很容易概括题意,即政府因担心某些印刷品的负面宣传和煽动性言论影响政府的管理.这种理解基本符合题意,但备选项在文字表达和逻辑行文上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表述为“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即政府为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加强了对文化传播方式的管理,但题干并未体现“有效”管理.所以,正确答案是D,而不是B.

此外,综观历年的历史高考题目,不管是题目的题干,还是备选项,理论水平都明显有大幅度提高.这反映国家要求我们的高中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而这正好符合国家选拔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但事实上现阶段上,我们的高中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做得不错,但理论修养水平与国家的差距实在相关太远,而这也下是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需要去关注的方向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要真正有效提高历史科目高考的备考水平和效率,必须清晰明了高命题的习惯和特点,并有针对性的设计类似的题目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分析,以便帮助学生养成符合高考题目的解题思路,从而不断提高高考的历史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