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两题2007年第2期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577 浏览:81101

芷江随想

芷江.芷江因龙津风雨桥而多姿,因受降纪念坊而不朽.它偏处湘西,不像卢沟桥,不像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样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光顾.但它是值得一到的地方.我有幸到了湘西,也就有幸到了这个中国人应该去看一看的地方.

当我从湖南西部的怀化坐车进入芷江县境,透过右边的车窗,一眼就看到了“凯旋门”.正在奇怪汽车为什么不进去,车就到了龙津桥.那是有浓郁侗族民俗风情的廊桥,走在桥上,雨淋不着,风吹不到,因此又叫作龙津风雨桥.它不但是侗乡第一,而且是世界最长的风雨桥,这座桥长达252米.远眺龙津桥,只看上部还以为是宫殿,因为桥上有七座亭阁高耸在游龙般的桥上.桥上亭阁相连的长廊,廊檐三层,亭檐五层,廊、亭连接处过渡自然,有机融为一个整体.廊檐顶上的琉璃瓦就像龙鳞,龙津桥之名真是毫不夸张.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眺,这座大桥除了雄伟,还有秀美,注目凝视,不能不佩服先人的伟大创造力―――它已经存在了400余年.导游向我们介绍,当年日本人多次炸过这座桥.于是就将视线移到桥墩上.桥墩用四方青石围砌而成,一共16座,在滔滔水中一字排开,就像喷津吐涎的龙齿.抗战初期,当局拆除了龙津风雨桥上的亭阁,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这座桥成了大西南主要军需通道,盟军在中国的主要空军基地芷江机场又在附近.于是,这座偏处湘西的古桥成了日寇狂轰滥炸的目标.导游指着龙津桥说,这座桥最多的一天竟遭27架日机轮番轰炸.令人惊奇的是,龙津风雨桥虽然多次毁于水火灾害,但在侵略者的炸弹面前却刚强不屈,任凭天上的炸弹砸下来,16座桥墩巍然屹立.战后重建,龙津桥依然能以雄伟秀丽的姿态笑傲世人.这不正是抗日战争的象征吗?日寇的铁蹄踏遍了半个中国,杀害了我们多少同胞!掠夺了我们多少财富!可是中华民族的意志没有被摧毁,就像江上的桥墩,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巍然屹立,一直坚持到了胜利的一天.

本来还在为没有能早一刻穿过“凯旋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纪念馆”感到遗憾,听到这里,也就感到释然了―――有了龙津风雨桥的铺垫,等会参观受降旧址会有更深的感受.

终于走到了“凯旋门”下,终于看到了“受降纪念坊”.

这座纪念坊,是一座牌楼的造型.四根立柱支撑着两层横匾,坊上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民国政府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纪念坊前,导游指着纪念坊说:这座纪念坊有四根立柱,上面有横额,就像个血字,它象征着中国人在抗战中所流的血.

血字不是还应该加上一撇吗?少了一撇就是个“皿”字.朝着纪念坊凝视,我更愿意将它看作皿字.这个皿,不但满载着抗日勇士所流的血,还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所流的汗、所流的泪.邱吉尔在二战中有次著名的演讲,喊出了“流血、流汗、流泪!”的名言.比起来,中国人所流的血,所流的汗,所流的泪,不知比英国人多了多少.这个皿承受着中华民族的多少艰辛和屈辱!它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流血流汗流泪才换来的.

除了中国人自己奋起抗战,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国际友人的支援.盟军远东的第二大机场就在芷江.美国友人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就驻在芷江机场.现在怀化人民依然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怀化最大的公园中“怀化人物谱”浮雕中排在第二个就是陈纳德.

将陈纳德当作自己的儿子是有理由的,因为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女士就是中国人.当年她是一名热血青年,深入战地采访.遭受日冠飞机轰炸后,长沙燃起了熊熊大火.她看到,大火中一些长沙市民为争夺大火烧剩的木头而争吵.民众是这样的民众,她对抗战的前途感到迷惘.

正因为当时中国是一盘散沙才引来了如狼似虎的邻居.当卢沟桥边的炮声响过,国土就一天天在沦丧,人民流离失所,胜利在哪一天?

汪精卫要“曲线救国”了.可就在这时,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有人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声音:“在敌寇未退出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敌寇会退出国土吗?眼看着他们不但没有退出国土的迹象,而且还在步步深入.可是陈嘉康先生却发出了这个提案.邹韬奋称其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

敌寇要在三个月灭掉我们.但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我们坚持下来了.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们正在觉醒.

丰子恺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一篇名为《散沙子与沙袋》的随笔中写道:“原来沙这种东西,没有约束时不可收拾,一经约束,就有伟大的能力,中国四万万人,曾经称为‘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沙袋,现在已经把它们约束了.”

这事不难找到明证.

如果问一下,除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各城市以谁名字命名的街道最多.不知有多少人能答出来.我在北京走到过张自忠路,后来又在天津见到了,翻看了地图,武汉、宜昌都有张自忠路.我就是在这些路名中,认识了这位烈士.前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电视台推出专题节目,片头上有四位烈士,其中一个就是张自忠.

张自忠在宜昌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当时,在宜昌举行公祭仪式,成千上万的宜昌市民都自发赶来参加.日寇的飞机前来轰炸.飞机的呼啸声、炸弹的爆炸声四处响起,可是这么多市民却没有一个人逃离公祭现场.甚至在沦陷区,也有人冒着危险暗中举行追悼仪式.这离长沙大火相隔不过三年.对抗战失望的中国人应该从中看到胜利的基础.日本人应该看到这个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但是狂妄自大促使他们侵略中国,挑起太平洋战争,也正是这种狂妄自大,使他们看不到中国人民的力量,看不到失败的下场.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虽然对仗很工,读起来也很顺口,但总有些轻飘飘的感觉.八年,整整八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沉重的.中华民族是个能够忍辱负重的民族.忍了八年的辱,负了八年的重,才走到了芷江.这需要一种韧劲.

在怀化,我问过好几个人,日本人在湖南最西边到过什么地方.其中有一个人反问我,你不知道雪峰山保卫战吗?我不知道,就像唱不全国歌,一时感到十分惭愧,只好嗯嗯几声吱唔过去.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纪念馆”,我详细了解了这场战役:1945年4月15日至6月26日,侵华日军集中精锐兵力发动了以摧毁芷江机场为目的,企图打开西南通道的“芷江攻略战”.为保卫芷江机场国民政府调集了8个军23个师10万余人,陆空并进展开著名的“芷江保卫战”,将日军聚歼于雪峰山东麓地区.我记住了这是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中国军队伤亡数少于日军伤亡数的战役,中国军队阵亡将士只有七千多人,而击毙日军数超过了一万二千人,中国军队的受伤士兵只有一万二千多人,而日军受伤士兵多达二万五千多人.湘西会战成为中国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也促成了最后的胜利.美国《纽约时报》对此发表评论说:芷江会战胜利佳音,可视为对日战争转折之暗示.

芷江有湘西大捷的辉煌,芷江有盟军空军的基地.于是历史选择了芷江.8月15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致电日酋冈村宁茨,指定芷江机场为受降地点.于是芷江成了中国第一个受降城.

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8人坐飞机来到芷江机场.下午今井武夫在一间木屋中向中国陆参谋长萧毅肃交出了日军在华陆、海、空兵力分布图.这间木屋成了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地方.这就是受降旧址.

芷江受降旧址十分简陋,木板钉就的墙壁,被漆成灰黑,大概当时是为了防空的需要吧.中间的门上挂着一块横匾,上面是中文隶书“受降堂”三字,下面是英文.里面的布置也十分简单,跨进这道门,向右首看,是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像上是“天下为公”四字,左右的对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那个时代常见的布置,中山先生像前是中国受降将领的座位,与之相对的一张桌子,桌后放着三把椅子,这就是今井武夫们的座位了.这样的摆设,只能使人想起审判.从甲午之战到芷江受降,整整51年,这51年中国人都是在日本人面前承受着屈辱.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房间的另一头是记者席,房间很小,记者席又偏处房间一隅,不难推测,当时能记载这样的历史性时刻的记者并不会太多,但是展览馆中还是展出了记者摄下的照片,其中一幅是受降典礼上一脸窘态的日军降使的特写镜头.面对着这幅照片令人感慨万千―――日本人终于也到了这一天.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太多日本军官在最后战败时还表现出十分嚣张的气势,却不知他们也会垂头丧气―――日本人并不比中国人更坚强.

从1840年到1945年,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不知输了多少次.从甲午战争开始,面对这个东边的邻居我们总是输.但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从来没有认输过.就如有人说过的:一个输不起的民族是不会有最后的胜利的.很奇怪,看着照片上这个一脸窘态的日本人,我竟会想起萨镇冰.

甲午战争打到刘公岛失陷,丁汝昌,中国海军输得一败涂地了.日本人就将丁汝昌的尸体装上一艘中国的鱼雷艇,艇上的武器装备早已全部拆光,艇上扯起了令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白旗.这样的船谁来驾驶?驾驶这艘艇就是活活受辱.不将这艘艇开回来,那就更丢脸.驾驶这艘艇的就是萨镇冰.大家都记得驾驶致远号撞向吉野舰的邓世昌,却很少有人知道萨镇冰.邓世昌殉国,当然令人敬佩.但不应忘记萨镇冰.驾艇离岸的舵令是他下达的,但我实在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他是如何下达指令的,悲愤、沉痛?应该是这样的,却好像又不是.但不管怎样,他将这艘鱼雷艇开回了天津,为中国海军保留了仅存的血脉.晚清重建海军,他当了副司令,民国海军他也是副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他是全国政协委员.

从萨镇冰驾艇离开刘公岛,中国人又在八国联军中看到了太阳旗,看到了日本兵涌向沈阳的北大营,看到了南京城下的刀光血影等今天,在芷江,垂头丧气的终于不是中国人了.

这时间其实并不长,不过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了,中国与日本的对抗,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场战役.现在我们胜利了!中华民族胜利了!

其实也不用去讨论这个胜利是正面战场的胜利,还是敌后游击战的胜利,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是千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胜利,中华儿女曾用多少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曾有多少志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等到了这一天!

就像应该记住卢沟桥,中国人还应该记住芷江―――整整八个年头,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才从卢沟桥走到芷江.

桂林随想

我是从湖南出发去桂林的.夜色中火车穿过湘西山地,进入广西.坐上柳州到桂林的大客车,天渐渐亮了.透过车窗看到了高挑的凤尾竹,婀娜的芭蕉树.快接近北回归线了,景色到底不一样了.

导游就坐在旁边,她先作了自我介绍,说是姓阳,太阳的阳.这个姓在宁波很少听说,问她是不是壮族的.她说,是汉族的,听上一辈说本来是姓欧阳的,减了个欧字就成了姓阳的了.原来这样,以前碰到过姓欧的,大概是欧阳截去下半部了.黑龙江有不少姓那的,都是满族.提起这个姓特别,他们就会说,没听说过姓那的,总该听说过慈禧吧.她是那拉氏,我们不过将这个姓去掉了拉字.车上寂寞,这样胡思乱想倒能打发时间.

看着手表,算算快到桂林了.沿途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山峦,这些山峦并不像湘西的山峰高高耸立,这儿的山都不高,山坡陡陡的,山顶却是圆圆的.也奇怪,陡峭的山坡却草木茂盛,很少露出岩石,山顶上更是长满了蓊蓊郁郁的树.公路旁的山缺少水的映衬,少却了几分秀气.毕竟还没有到桂林.

还是继续与阳导游聊天.话题当然离不开桂林.这丹霞地貌,造就了甲天下的桂林,桂林也好阳朔也好,一道道风景就是桂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大概因为职业的习惯吧,我问导游桂林的旅游收入是多少.阳导游回答,有七亿多.加上上下游产业呢.她回答,那就有一百多亿.这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了,多少超大型企业都挣不来这么多的钱!导游还给我们讲了去阳朔的漓江上,五马画山的故事.说是漓江上有一道山壁,上面的岩石有九匹骏马.当地传说,能看出九匹马的能中状元,能看出七匹马的能中进士.有这样的传说,这道山壁不但成了漓江上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了人文内涵.

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表明,车已经到了桂林境内,脑子中泛出的关于桂林的信息也更多了.想到了唐代韩愈的诗.桂林建城一千多年,韩愈咏桂林应该在桂林建城不久吧.韩愈将桂林比作:“江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江比作青罗带,恰如其分,但将山比作碧玉簪却不像.看看公路两旁的山,怎么看也难以与碧玉簪相联系,只好自叹不是诗人,想象力差了一截.细细观赏着一闪而过的山峦,我觉得它们更像是插着玉簪的的发髻.不是吗?圆圆的,蓬蓬松松的,它们是秀发挽起来的发髻.

这些发髻,虽然秀美,多看了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又闭起眼睛养神,准备到桂林后好好观赏美景.这时想到了离家之前刚看过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提到,清华的一位城市规划专家说:“桂林既有城市之美,又有山林之美,建筑与山林交织一体,自然美与山水美相融合.这个特点是世界风景城市中所少见的,当然也为城市发展出了难题.”这位专家提出,桂林市区不应该建造高楼.想到这里,很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应该拥有高楼?难道桂林人就不能用高楼来体现现代化?

进了桂林市区,看看高楼林立的街道,这时才知道自己错了.桂林四周,桂林城中,都散布着这样一座座发髻状的山峦,被这些大楼一遮挡,哪里还有发髻?有的被完全挡住,有的还露出小半截,有的只剩下几棵树、几根枝桠.那还是的头发吗?没有了整体形象,根本无法与的头发相联系.那位专家说的是对的,桂林决不能建高楼.桂林的风光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毫无顾忌地建高楼,“桂林就有降为一般城市的危险”,“再发展下去总会有山穷水尽的一天”,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之说.

来到了桂林的标志象鼻山公园.看到了象鼻山,看到了漓江.漓江上的水不大,那根象鼻子没有像画册上的照片那样插入江中,能够看到象鼻子与象身子之间的洞中有人在戏耍.虽说漓江的水比想象中要少些,但有了江的映衬,挽起发髻的,她身上的青罗带舞动起来了.

赴桂林之前,曾浏览过桂林旅游商务网,网页上最醒目的位置并不是桂林山水,而是同样能与桂林相媲美的杭州.这也反映了桂林人的自信―――杭州是天堂,我们桂林也并不逊色!人们赞誉“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杭州也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天堂杭州美还是甲天下的桂林美?没有人比过,郭沫若游了武夷山,就说武夷山的山水甲天下,引起轩然大波.桂林、杭州的山水与新疆的喀纳斯湖,西藏的纳木错湖没办法比,因为它们之间的美属于不同的美学范畴.但桂林与杭州同属于秀美,这就有了哪个更秀,哪个更美的问题.看着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回想杭州的山杭州的水,想尽力找出一个答案来.反复看着,想着,才发现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杭州的山水,西湖与青山相映衬,一泓湖水,碧波荡漾,青山起伏,柳丛如烟,就如清水淋过.桂林的山水呢,漓江虽不大,但曲折如带,江水浩淼,远近青山,多彩多姿.这个水灵灵的感觉是桂林所没有的,但是多彩多姿却又为杭州所不及.所以游过杭州还应该游桂林.到了桂林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儿游人如织―――你能旅游,难道别人就不行?不管怎么说,即使不造高楼,我们看到的桂林也不可能是韩愈看到的桂林,徐霞客看到的桂林了.但是游客也是一道风景.近看熙熙攘攘的游客,远眺漓江上的座座青山,毕竟还是自然更伟大,人只不过是其中的点缀.贺敬之也写过赞美桂林的诗:“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祖国的笑容实在美.”他将桂林的山水比作祖国的笑容.难道峻峭的华山不是祖国的笑容?湛蓝的喀纳斯湖不是祖国的笑容?我以为象鼻山前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的游客才是祖国的笑容,他们脸上欢天喜地的神色才是祖国最美的笑容.

桂林市区有不少公园.正好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沿途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清香,金桂银桂丹桂,有公园就有桂树,有桂树就发出花香.桂林真是名不虚传.

叠彩公园看江,伏波公园游洞,七星公园观山.各处有各处的看头.摆脱了高楼的遮挡,桂林的山水景观才一一收入眼底.大大小小的山峦就像一颗颗翡翠,桂林城就像翡翠堆中的明珠,桂林城中的山峦又像镶在明珠中的翡翠.一路走去,“好山好水看不够”,岳飞在戎马倥偬之际,尚且有兴致观赏山水,太平盛世的游客们更是唯恐少看了一眼.各个景点中各式相机的喀嚓声响成一片,游客们不但要饱眼福,还要将自己的形象与桂林山水叠在一起,我到过桂林了,这毕竟也是值得向亲朋好友夸耀的.

各个景点总免不了成群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商贩.拗不过他们的执著推销,写了四十元钱的小挂件.那位大嫂就说,家乡来的人真伟大.一听愣了一下,一想原来头上戴着“湖南中青旅”的帽子.真想不到在桂林我也伟大了一次.

晚上,在下榻处打开电视,看到正在播出杭州要搞《印象西湖》的新闻,再一看行程单上面有个旅游项目是观看《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会不会是第一个将姑娘比作鲜花后的第二个?哦,还有《印象丽江》,连第二个也排不上.除非《印象刘三姐》不能让人留下印象,这,只有到明天看过后才能说了.

第二天,到了游艇码头,江上的游船多得数不清,岸上等待下船的人更是多得数不清.秋天正是游漓江的最好季节,我也正为能在这个季节游漓江感到庆幸.

上了船,船上的导游就拿出一幅半米见方的照片放在大家都能见到的地方,然后开始介绍.他说,这就是九马画山.哦,岩壁上岩石的和草木的绿色相间组成了众多的图案.导游重复着车上阳导游的话,这上面画着九匹马,能看出九匹的能中状元,能看出七匹的能中进士.六十年代两位高官游漓江,一位官大的看出了九匹,一位官小的看出了七匹.一船的人都伸长头颈看起来.导游没有错,他要激发游客的兴趣.可是游客也应该独立思考.我就与同行说,这样不是在说官越大越聪明吗?从大到小排下来,我们小百姓就该一匹也看不出了.《皇帝的新衣》中敢于说皇帝是光着身子的只有一个人,而且是小孩.官小的哪敢表现出比上级更聪明?那位同行没有说话,只是在桌子底下翘了一下大拇指.

还是看江更好,漓江的水清澈透明,见不到底是因为底下长着水草.看了说明,才知道经过了几次治理,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并不是只有办厂能赚钱,一条没有污染的漓江更能赚钱.看着游船劈开的江水,就是一种享受了,更何况有秀丽的山色迎面扑来.桂林市区的山还是断断续续的,这儿却是连绵不断的,说是目不暇接一点也不过分.这时一位同行说,你朝后看看.一看果然有一幅难得一见的图画,一艘艘游船在江渚上缓缓驶来.原来漓江在这儿拐了个大弯,那些船还没有转过弯来,我们看后面的船就如在陆上行走了.海市蜃楼是幻影,这儿却是实景.

“奇峰林立”、“仙人推磨”、“童子拜音”依次向船后退去.陈毅同志的诗句真好,“不愿做神仙,愿作桂林人”,谁置身漓江都会宠辱皆忘,就想留在江上不再离去.刚好,江上有一叶竹排,上面一人撑排,一人坐在排上.坐着的是位年轻的女子,她一边吃水果,一边观景.比起我们一大在船上涌来涌去,她应该有另一番观感了.

终于到了“九马画山”,船舱中的游客一下涌上了船顶.“自古山如画,如今画如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那块岩壁确实大,游船慢慢驶过,足够让你细细观赏几分钟,要中状元尽有机会.岩壁顶部那匹昂首向上的马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看过一匹我就不想看了,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观赏这样大自然的“画作”,受“前理解”和“前结构”的影响,每个人完全可以有“合法偏见”.说简单点就是与各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关.一位从大草原来的牧民,可能会看出十匹马来,一个北极圈来的爱斯基摩人可能会看出九头驯鹿.但并不能说牧民就比爱斯基摩人优秀.这就是“合法偏见”.我没有中过状元,也不是进士,只看出一匹马,也只好以此解嘲.

到了阳溯就等着看《印象刘三姐》.

本来我对《印象刘三姐》的导演是没有好感的.雅典奥运会,展示中国文化的多好机会,可是却让几个女子光着大腿乱蹦乱跳去演奏民族乐器.我们哪个朝代,哪个民族有这样演奏乐器的?但一看《印象刘三姐》我对这位导演的看法变了一大半.

在三千多双眼睛的期待中,音乐声响起,灯光亮起来了.原来黢黢的山影,顿时现出了罗髻状的风姿,江水泛出了鳞鳞波光,场上传来一片啧啧声.漓江人民生活劳动场景在江上一一展现.我正在心中责怪场景缺少变化时,一艘艘舢舨列队驶向江中,不一会整齐地排成了几十行.忽然,每一行中从江面升起了红色的长条,随着音乐声,上下起伏.这是任何地方也看不到的奇幻景象.看多了再奇的景象也难免生厌,这时又有小船穿梭,人影舞动.过一会,灯光竟暗了下来,远处的山缝中却出现了亮光.几个亮点就勾勒出一个人形,看得出那是穿着发亮衣帽的人,而且是当地少数民族的打扮.导演的匠心不得不令人叹服.山缝中不断吐出亮点构勒的人形,越排越长,渐渐排到了江中间.这些亮点有时排成曲线在流动,有时组成圆圈在旋转.在跳跃、舞动,看不清演员,也没有情节,本来它就叫《印象刘三姐》,有了印象就行,不需要更多.

杭州的《印象西湖》能超过它吗?上世纪八十年代杭州命名新西湖十景,大概想用新的来取代旧的吧.重复、模仿总是犯忌的.新西湖十景出来了,但却没有能让人记住.走在西湖的苏堤上,走十米我能说全原来的西湖十景,走八米能说全钱塘八景.因为名字起得好,一个名字就描绘出一幅图画.西湖十景不说了,大家都耳熟能详,就说两个钱塘八景吧.北关夜市,很俗,但闭起眼睛来脑子中却会浮现熙熙攘攘的景象;葛岭朝暾,很雅,一读眼前就是山峰上顶着一轮红日的画面.可是新西湖十景呢,我记住了满觉桂雨、龙井问茶、吴山天风.实在牵强得很,为什么能记住,因为觉得滑稽,所以记住了.但愿《印象西湖》不会步新西湖十景的后尘,比起《印象刘三姐》还要奇,能奇上加奇.

第二天游芦笛岩,大概这是最后一个旅游项目,就想着回家了,脑子中再也没有泛出思想来.【责编 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