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考试中的翻译题设置应对翻译能力的提高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17 浏览:22074

摘 要: 有教学就需要有评估,要评估就会有考试.测试与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促进测试的效果;测试使得教学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具有良好的反拨作用.当下,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关于翻译题的设置远远没有适应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要求,即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的设置没有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应有的反拨作用,其权重与现代社会对翻译能力的现实要求不符.

关 键 词 : CET考试翻译题 翻译能力 反拨作用

有教学就需要有评估,要评估就会有考试(金艳,2005).测试与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促进测试的效果;测试使得教学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具有良好的反拨(backwash)作用.这种关系来源于考试所带来的影响,即考试的后效作用(王凤,2011).在过去将近20年的时间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中国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个层面都重视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地位(马继滨,2006).1999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不够明确具体,而且要求偏低.2002年起在全国实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对“译”的能力分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何立芳,2007).至此,我国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求,从无到有,从要求低到提出正式要求.当下,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关于翻译题的设置远远没有适应这种要求,即英语四六级考试没有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应有的反拨作用,其权重与现代社会对翻译能力的现实要求不符.

一、翻译题在历次四六级英语考试中的设置

自1987年9月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翻译题一直被放在次要地位.1996年1月之前,英语四六级考试从未考过翻译题型.

1996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测试首次出现英译汉题型,此后,英译汉和简短回答题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题型”,并与传统的完形填空交替使用.在710分考题之前,即1996年到2006年6月17日间的23次四级考试中,此三种题型,完形填空出现13次,简短回答题出现7次,英译汉题仅出现3次(1996年1月,1996年6月和2000年6月).英译汉在四级考试中因不是常考题型,且六级考试一次也没有考过翻译题,所以长期没有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足够重视.

2006年6月24日开始的710分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才开始把汉译英作为常考题型.翻译题终于在重要的四六级考试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只赋予微乎其微的分值(5%),有不少学生都是直接放弃.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方法的汉译英能力.这无意中削弱了翻译的潜在功能,在客观上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二、这种设置的缺陷

这种翻译题在英语四六级中的设置,必然造成一种趋势,即翻译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所谓现状,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不”,即考试基本不考、教材基本不编、教师基本不讲、学生基本不练(赵丹,2008).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包括笔者所在的学校)的翻译教学仍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放任自流的状态(林景英,2008).

国内目前流行几套教材,它们是《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等.通过对现行几套英语教材的研究不难看出,针对翻译训练的部分很少,尽管各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英译汉”或者“汉译英”的句子练习,然而远不能够达到翻译训练的基本要求,仅仅是造句练习的一种补充或是课文翻译的一种强化(林莉莉,2010).在学生用书上,没有针对性的翻译技能讲解;教师用书上也仅仅提供了翻译练习的参考译文,这难免让人觉得翻译处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地位(王凤,2011).

2008年根据教育部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编写的系列教材《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不失为读、写、译三者的完美结合,尤其是翻译部分有独到之处,有专门的翻译理论、技巧和实践方面的基本介绍.《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由3部分组成:Part A阅读部分、Part B写作部分、Part C翻译部分.翻译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翻译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和翻译练习(Let’s Translate).翻译部分将每个单元所要涉及的语言、语法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都做了统一归纳,放入翻译策略部分,并冠以分类题目,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翻译常识、技能融会在一起,后通过课后练习加以巩固.在编排和体例上比较注重讲解学生翻译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翻译练习中配有简要的注释,帮助学生掌握要点,做到学习和赏析并重,自学、自练、自我检测并行.“该书翻译模块以常用翻译技巧为先导,讲解翻译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讲解时既有英译汉的说明,也有汉译英的说明,使学生通过讲解来学习翻译技巧.同时,以实践为原则,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掌握所讲解的翻译技巧”(罗选民).但由于四六级考试翻译题设置的缺陷,使用该教材的高校老师上课也是一言带过,多是让学生自习,难免流于形式.

目前,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的基本上是终结性的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极少采用形成性评估(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加上老师的科研压力及高校扩招以后教师资源的严重缺乏,教师当然不够重视翻译教学,对翻译技巧的讲授缺乏整体的规划.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凸显出来:老师基本不进行翻译教学.

没有翻译题考试的压力,没有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学生当然就不重视翻译,这就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翻译教学成了事实上的薄弱环节,翻译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灰姑娘”(王凤,2011).2006年6月以后710分制四六级考试尽管设置了翻译新题型,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新四六级翻译测试只偏向于一般的短句翻译,没有大主题语境,名为翻译,实为补全句子,需添入的部分只有3到8个单词,考查语法结构、句型和词组运用知识(黄泽英,2010).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侥幸心理,不能引起学生对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研习,学生普遍急功近利,觉得只要过了四六级就是成功了,至于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那是不重要的(张岚,2011).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