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的文化安全意义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93 浏览:144600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高度呼吁文化安全的环境中适时而生,该法条款中从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体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及意义.本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颂布实施,将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

关 键 词 非遗法 文化安全 法制保护

作者简介:谢弥丽,衢州市文保所.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7-269-01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与交融日渐频繁,世界文化多样性正面临着一体化的趋势,维护本国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制定相关文化法规与政策的大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这样一种高度呼吁文化安全的环境中适时而生.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强化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亡、变异,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已流失海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文化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把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安全措施P.

从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已经刻不容缓.《非遗法》的条款从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及意义.随着近些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非遗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非遗保护观念上升到文化安全高度,又将文化安全的保护意识上升至法律保护的层面,认识到非遗保护对于我国文化安全维护的重大影响,促使民众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并始终捍卫本国的文化主权立场,从而有力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因而该法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真正树立起一道文化安全的屏障,至此非遗保护形势将在该法实施后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形成全社会参与保护的文化自觉Q.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只有在政府主导下,带动全社会公众共同积极参与保护,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为维护文化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通过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增强民众文化自觉性上下工夫.《非遗法》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强调了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政府主导,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与展示等等.例如,《非遗法》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学校在提升文化自觉意识中,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展览,开设剪纸、泥塑及民间传说、民间舞蹈等文化遗产课程,图文并貌地介绍文化遗产知识等等,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健康传承.这些工作由法律层面提出,对于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将发挥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二、捍卫文化主权立场,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关键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日益壮大,有些外国人借来我国进行商贸、旅游、学术交流之机,采集、收购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资料.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流失,将严重损害我国文化主权.为避免境外组织“化整为零”为境外个人进行非法调查R,《非遗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下面这个案例可以生动地阐释《非遗法》实施后将在非遗调查方面起到突出作用.“中日浙江省山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考察团”自2007年起一直在衢州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此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共同举办,如果《非遗法》颁布实施后,民间协会的组织形式将不受法律保护,按照《非遗法》的相关规定,若日本调查团需要继续在衢州境内进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不仅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而且必须按照程序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非遗法》成为一层强有力的过滤网,可以有效避免我国文化资源的被迫式掠夺;同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也将以正当地身份监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从而在法律层面确保文化资源的真实有效.


由此可见,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力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非遗法》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一定要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到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认识.

注释:

P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论坛讲话//守护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专集.2007.

Q王文章.非遗产保护走向文化自觉.人民网.2008.

R马文辉.解读非遗法四个关 键 词 .国际在线专稿..chinadaily../hqgj/bmoz/2011-03-11/content_199202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