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族文化进校园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22 浏览:107098

水族,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古老民族,除了拥有区别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服饰外,更难得的是拥有自己古老的文字.千百年来,水族民众通过创造自己的语言、服饰、文字等实践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水族被称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水族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水族的许多优秀文化濒临灭绝,水族文化的抢救和传承工作形势严峻.作为水族地区的教师,应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政策,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把水族文化中最本真、最具魅力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水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要让水乡学校成为水族文化的教育基地,成为水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心,开展“水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根据水族的历史、人文、地理、医药、建筑、服饰、饮食、生活习俗、礼仪知识、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族风情等,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民族文化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水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水族文化进校园的研究工作,引起了教育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三都县水族研究所和三都县教育局主办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揭开了帷幕.水书的历史渊源、水书的抢救现状、水语的国际音标、水族的风情习俗、水书的书法等水族文化内容引进了水乡校园,让水族文化走进校园.让中小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水族文化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操.县教育局与县水族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水族文化进校园小读本,全部走进课堂.

二、将水族文化引进课堂

学校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一系列活动,如,作文竞赛、诗歌散文朗诵会、演讲比赛、水书书法比赛、水歌比赛等,增强学生对水族文化的理解,以更好地传承水族文化.九阡中学多次举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艺术节,三洞中学举行“水族文化,三洞特色”演讲比赛,并开办水族马尾绣培训班,各种活动卓有成效.

三、编写地方教材――《水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读本》《神秘水书》

水书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文字,记载水族古代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民俗宗教、哲学等文化信息,颇有几分神秘色彩,其中记载着丰富的水族文化内容.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水书,因传承的局限性使得传承人出现了严重断层,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2006年以来,水族地区的中小学将《水书》作为地方特色课程引进课堂.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编印了《水族文化进校园读本》,都匀市编印了《水书》课本.通过聘请资深水书先生为学生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当地学校普及水书教育,在三都鹏城希望学校开展兴趣班教“水书”.自从水族文化校园读本进校园以来,通过对学生进行普及教学,不但长期困扰水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水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四、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水族的很多传统习俗

例如,以前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接米魂仪式,这是通过取悦“米魂”确保丰收的一种仪式.自从水族地区推广杂交优良品种、推行拉绳栽秧等科学种田之后,水族人民最为担忧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免收农业税后,水族地区基本实现衣食无忧,社会稳定祥和.因此,为取悦“米魂”确保丰收的接米魂仪式,逐渐被大众所忽视.

如何将接米魂这类习俗保护传承下去,又使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需要探索实践.对此,都匀市阳和水族乡中心校率先进行尝试,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方式,将接米魂仪式作为特色课程在学校里进行展演.学校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爱惜粮食,使得接米魂仪式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同时,学校还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水族端节,将家庭化的接米魂仪式发展为端节活动的表演节目.让师生在水书先生的指导下,按照水书的九星进行排列布置,以庞大的阵容、庄重的气势给观众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洗涤.一则因其场景古朴,庄重肃穆,具有观赏性;二则,因其意义深刻,富有教育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水族人民的好评.


除了学校举行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政府还举行了水族文化旅游节活动.古朴高亢的水族铜鼓、原汁原味的水族民歌、“活化石”般象形文字的“神秘水书”以及堪称世界一绝的水族马尾绣等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表演,激发了学生对水族文化的热爱.

采取多种渠道引进水族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资深专家、民间艺人、学术研究者来学校讲学、授课.通过这些努力,水族文化一定会顺应时代,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