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漫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39 浏览:28938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例如地球上没有了水,那么就会像月球一样没有任何生物,没有树木绿草和鲜花,当然就没有人类了.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都是讲究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面水而住.一个地方,只要有了奔流的江河或湖泊,就会多些灵气,多一些娇媚.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源.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祥于古代的江河之滨.例如:古巴比伦文明发祥于古代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即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祥于恒河流域;而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因之,中国人自古至今称黄河、长江为“母亲河”.


水,不仅是一切生命之源,它还深含着一种智慧.孔子曾说:“仁者乐山,知(智)者乐水.”(《论语•,雍也》)这几乎是中国人都耳熟的一句话,但智者为何乐水?世人却多不能详.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对孔子的“智者乐水”做过如此解释:“智者达于事而周游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子集注》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这就是说,明智的人为人处世很通达圆融,很灵活变通,与水性相似.此乃智者喜欢水的原因所在.水有深度而流动的特性,因此智者经常寄意于水以深邃的理念、飞舞的思绪、浪漫的情怀.

水是山的灵魂.但人们往往崇拜高山.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认为群峰叠嶂,山峦逶迤几千里,何其壮观,似乎山的境界高于水.岂不知,水却是山的血脉和灵魂.如果一座高山缺少了水,那么这座山也就不堪设想了:既没有山溪、飞泉和瀑布,也没有花草树木和动物,更谈不上花香鸟语、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这样的山就变成了没有生命、没有灵气的死山秃岭了.因此山和水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常常把山和水并称,如人们常说的山水画、山清水秀、山高水长、高山流水、山穷水尽、游山玩水等.

水,拥有高境界的善德.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李耳,字聃)十分崇尚水,他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莫过于水.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利,它往往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沟渠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自然的道德标准.不言而喻:要想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应效法水的这种滋润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水的甘居低处、低调做人的谦虚品格.

水,拥有无穷的力量和坚韧执着的毅力.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七十八章中所说的那样:“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是水,但水能以柔弱之躯攻克制胜最坚强者,是其他无比的.例如水可将顽石击穿,把铁溶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水的力量,水的坚韧和执着.

水,不仅能穿石溶铁,它还可以排山倒海之势,勇往直前,从万丈悬崖之流而下,形成浩大雄壮的瀑布,从这里让我们看到水的勇敢和魄力.

水,源于高山积雪的融化,然后不舍涓涓细流,或寻山谷而下,形成流泉、溪水,或绕过田野,穿过城市,经过百转千回,汇纳百川,而终入大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水的团结进取的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宽广胸怀.

江河之水日夜奔流不息,海洋之水朝来夕去,从不违反大自然的规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水的勤奋、诚信和笃实.

自然界的云、雨、霜、露、雪、雹等,均是水的灵魂和化身,其变化无穷.水既可蒸发变成大气升腾九霄,又可化气为云,飞滚于宇宙天空;云又可变成雨雪降落大地.如果说云和雪是水魂的舞蹈,那么雨雹则是水魂的吟唱或交响乐.

水,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能上能下,但它时刻在观望着世间人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水的灵动和超然.

水,还能以其特有的形态和姿态,以其自身的深沉和蕴藉,寄托着无穷无尽的寓意和哲理,给人们以各种联想和启迪.自古至今,用水作喻的古语名言、成语、俗语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箴言警语.例如,孔子看到流去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用此语来感悟时间的易逝和宝贵.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运动常新不腐的道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则是对人生行为的一种告诫.“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对居官用权者的忠告.“水滴石穿,木锯绳断”这个成语则启迪人们,只要恒心持久坚持不懈,就定能成功或达到目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名言说明能宽容别人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胸怀宽广的人,才能像大海那深远广大.“江湖从来迎清泉,大海终须纳细流”启示人们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处世为人的道理.俗语说:“山无常势,水无常形”,说明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人们要审时度势去处理各种问题.从“水静则明”,“水静犹平”的俗语中,可悟到做官廉明和处事公平的训示.从俗语“鱼得水游,鸟乘风飞”中得到可借自然的条件达到生活的目的,享受生活的乐趣.

水,在诗人的眼中,更是显得汩汩灵动,溢溢才情.因此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水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如果缺少了水,那么一部中国文学史就会变得失血失魂.如果没有水,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和《楚辞》,则一大半不复存在.《诗经》的开篇则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楚辞中的《湘君》则有“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的诗句.至于被称为“诗歌王朝”的唐代,在众多的骚客诗人中,无论是放歌大浪滔天的黄河、长江,还是吟咏洞庭、西子湖水,无一不牵动着诗人们对水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的向往.在《全唐诗》集中,描写水景观的佳句则比比皆是.我们仅从唐代著名的诗人作品中摘取一些有关“水”的诗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戴叔伦的“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柳宗元的“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李贺的“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张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河近酒家”,“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李商隐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飒飒车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等等.

以上所录含有“水”的诗句,只不过是诗之瀚海之一滴而已,但均是诗人对“水”景的赞歌,水则是描绘绚丽诗篇的奇墨异彩.

(通讯地址:100083 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