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理看汉语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12 浏览:36013

任何一种语言必然承载着某种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两者互为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它反映了某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任何翻译活动都无法脱离文化语境,翻译的任务是将源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展现给目标语读者,其目的是实现文化间的交流,因而,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然而,中西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部分文化负载词汇的固有特点使其英译很难完整传递源语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开展.从文化角度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一、文化翻译理论及其发展

在西方翻译研究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转向,20世纪50年始的语言学转向和70年代左右开始的文化转向.语言学转向使当代西方的译学研究更加细致地分析探讨翻译过程中的语码转化,更加注重对文本的研究,摆脱了语文学阶段对译者经验天分的过度强调.文化转向更加侧重翻译活动与目标语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政治的关系,更加注重翻译在目标语社会中的巨大社会影响和作用,把翻译放到了更宏观的文化背景去考察,推动了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

“文化转向”的倡导者苏珊·巴斯奈特在《翻译·历史·文化》一书中提出了自己对文化翻译的建议,她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应该被看作基本的翻译单位,不能僵化在文本层面;翻译不是简单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而是一种交际行为;对翻译的理解不应该局限于译者对源语的描述,翻译更应该体现出其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功能对等.文化转向同样促进了中国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刘宓庆认为,文化翻译应遵循“文化传真”原则,“文化翻译的社会功能决定文化翻译应以丰富译语文化为原则”.王佐良认为,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负载词汇英译应以文化为信息核心,促进源语文化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建构.

二、文化负载词英译面临的问题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既涉及到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美国翻译家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发生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许多汉语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语,正如包惠南所讲“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这导致译文往往丢失了汉语文化的韵味,导致目标语读者很难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震撼.


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以宗亲血缘为纽带、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长期的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人遵循传统、敬畏自然的理念,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生活的最佳状态.而西方社会更加推崇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文化差异使一些负载特殊意义的汉语词汇很难在目标语中呈现出其中国特色.这种最为本质的文化差异是译者面临的重要难题.

三、以文化翻译论为指导的英译策略

1.异化为主,兼顾归化

文化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传播各民族的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繁荣.异化策略更有利于丰富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此,译者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例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英译可以借鉴Alexander Pope的名句To err is human, to five divine(人孰无过,宽恕为上),但主要采用归化策略,这条成语可以翻译成"Man are not saints, how can they free from errors."对牛弹琴可以翻译成"to Play the Lute to a Cow"保留其汉语文化元素,在译文后加上源于圣经的英文表达"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以便让译文读者产生共鸣.

2.文化等效

任何语言都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人类丰富多彩的文明也并非格格不入,在看到文化差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审视文化之间的大同之处.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属于不同语系和文化圈,却具有许多相通之处.英汉两个民族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众多异曲同工之处.汉语中有“有志者,事竟成”,英文里有"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英文有"time is money",中文里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表达.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汇时,文化等效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策略之一,这样两种文化可以在翻译中充分对接.

3.意译内涵

由于文化差异,在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译者应力求突破原文的局限,切勿望文生义.何三宁在《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以雨花石的翻译为例,强调译者应充分了解源语词汇的历史起源和文化意象.梁武帝时期,高座寺的云光法师在雨花台讲经说道,感动上天,顿时降花如雨,落在地上化作雨花石.根据雨花石的起源,其英译应为Flower-rain Pebbles而不是Rain Flower Pebbles.

4.移植

移植是指在翻译时把原文词语部分或原封不动地译入目的语中.汉语文化负载词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兰花代表了圣洁,仙鹤代表长寿,杨柳代表离别之情,保留其民族特色,有利于汉英文化的交流融合.如,天干地支是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合称,是中华农历纪年法的基石,它属于汉文化独有的词汇.保留其形象,将其译成The He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可以在推介本土文化的同时,丰富译语文化.

5.诠释

诠释是指文内、文外的解释或加注.对于寓意深远,代表中国特殊国情的表达,只有加注才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译文可以在篇幅、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详尽地介绍源语文化知识.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载了胡服骑射的故事,赵武灵王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赵国的军事实力.现在这个文化意味浓郁的词汇已然成为改革的同义词.将其译为Riding and shooting in Hun’s garbs (carrying out reforms to make the State of Zhao thriving and prosperous)既能反映源语文化特色,又便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