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打造校园文化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3 浏览:9365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中国的古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对小学生进行中华国学经典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古韵悠长,口才文采从诵读开始,素质气质自经典升华.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学生反复品味唐诗宋词经典文化的韵味,悉心聆听古代先哲的教诲,让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天天咏唱千古名句,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将诵读千古名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通过这一教育活动形式,同是让学生养成“重读书、重积累”的学习习惯.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并提出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传统中华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感的健康一代,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我校于2010年开始尝试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提出“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教育理念.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全面渗透为主要目的,号召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坚持以德治校的方向,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整合,培养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创造经典人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把国学经典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立了学校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组员由教科处、德育处、教师代表组成.为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统一安排,统一布置.同时学校加大宣传力度,从正面引导全社会和广大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形成全校师生共学经典、共诵经典的氛围,具体工作由教科处和德育处施行常规管理,制定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分别由各班语文科任教师负责指导诵读.

2.编写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经典文化实施与育人的实际功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不加重小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乐学,学校从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取舍,确定相对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的内容为教学重点,做到“三不”即鸿篇巨制不读、晦涩难懂不读、含义偏颇不读,和“三有”即有声、有色、有形.在容量、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一年级《百家姓》,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三字经》,四年级《弟子规》,五年级《论语》节选,六年级《古诗词》.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诵读内容.为统一教学管理,学校安排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取得了较好效果.

学校把国学经典教育与语文课教学相结合,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国学经典教育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的点拔,让学生诵读原文,使国学思想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课堂教学让学生触摸到了国学的精彩,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熟读、诵读、简单讲解,学生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为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利用中午(1:00-1:20)时段播放国学经典名曲.


3 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诵读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校园内布置文化墙,在楼梯间、教室黑板报张贴经典诵读图片、名人警句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力求多方位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学校无处不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师生耳闻眼见,处处感知传统文化精神.

4.学习经典,汲取精华,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学校将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和各学科有效地进行整合.语文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渗透国学经典教学内容;美术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作品赏析;音乐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古典音乐赏析;体育课教学把传统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把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的熏陶融合.孩子们吟唱、诵读《三字经》,使他们从小熟悉自己民族的语言,从而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提升爱国情感.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牢记祖先口口相传的基本的道德,牢记尊敬长者、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学生在诵读经典、熟记名句、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懂得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学校通过班队会讲古代经典故事、让学生们与圣贤对话,明确做人的道理;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中融入经典故事、古代名言;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争当文明好少年”、“感恩教育报告会”等活动中渗透特色文化,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播撒在学生心灵深处,渗透于学生日常行为之中.

5.以活动为契机,多种方式寓“学”于乐

为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中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方式.比如“经典诵读书法、绘画展”“ 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把优秀作品制成展板在全校展览,对优秀作者奖励经典诵读古诗词书籍.再比如文艺汇演,各班排练经典古诗词朗诵、古典音乐集体舞、古诗词大合唱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便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6.建立考评机制

传统文化教育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能诵读经典,而且要能践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采取两种评价方式:一是重过程评价.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应是只看其会背、会写多少,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我们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兴趣、态度等诸多因素,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平时上课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活动情况、课外积累等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多元化评价.我们不能像对待高考一样,用考的方式作为一种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如果单一地将考试成绩纳入评价范围,与评优、升学挂钩,学生未免会死记硬背,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我们应该将学生综合素质纳入评价范畴,当务之急是更新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为马溪中心校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