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40 浏览:18251

在泰国,中国国内有些已经接近消失的传统文化仍被泰国华人坚守.不过,由于数百年在海外繁衍生息,加上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泰政治上的隔阂,泰国华人或多或少“泰国化”了,尤其与中国内地有了距离,甚至汉语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水浒后传》中,“混江龙”李俊率领一众好汉以及梁山英雄的遗孤,“流亡”海外,在“暹罗国”称王,给悲剧性结局的《水浒》增添一点光明.有意思的是,泰国在1939年前都称为“暹罗国”,在1945年还曾恢复过“暹罗”古名,1949年才又再次定名为“泰国”.可见,李俊称王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泰国.当然,“海外称王”说不过是作者陈忱(生于晚明)把明代中泰交往(泰族人正式建国是在13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国元代)的某些情节嫁接到南宋末期罢了,因为整个宋朝并无文献记载中国人与泰国人有联系,元朝的记载也很零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暹罗国的“阿瑜陀耶王朝”开始与中国有频繁交往,曾派人到南京的“国子监”学习.万历年间,明政府在“四夷馆”中特设“暹罗馆”,还招收了马应坤等12名儒生向泰国派来的“通事”及使臣学习泰语.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潮汕地区的中国人开始大量移居暹罗.中泰之间,逐渐形成了斩不断的血脉联系.

“暹罗人之血统与华人混而为一”

《水浒后传》出书100多年后,还真的有―个华人在暹罗国称王:当时暹罗国“阿瑜陀耶王朝”内乱频繁,而缅甸人大举入侵,国难当头,移居泰国的第二代汉人郑信挺身而出,领导泰国军民抵抗侵略,收复国土,然后称王,建立泰国的“吞武里王朝”,并得到清朝皇帝乾隆的册封.虽然15年后郑信被弑,“吞武里王朝”也被“曼谷王朝”取代,但是建立“曼谷王朝”的拉玛一世,原是郑信的大将和少年时的好友,因而,他对死去的郑信保持了礼仪上的尊重,对郑信的祭祀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泰国的吞武里府还有壮观的郑王铜像,1954泰国政府还决定于每年的12月28日举行郑王朝祭大典.而且,继起的“曼谷王朝”为了得到清朝皇帝的册封,甚至几代泰王都用郑姓的中国名字上报,如郑华、郑福、郑明等.实际上,曼谷王朝的历代拉玛诸王本身就有中国血统,拉玛七世就曾经说过,“暹罗人之血统与华人混而为一,以至不可分化等就朕而言亦含有华人血统在内.”

在清代,虽有“海禁”,但仍有大量华人乘着“红头船”,不惧风浪,移居泰国,与泰国人友好相处.数百年来,这种迁移绵延不绝,因而,当代泰国人中到底有多少是华人和具有华人血统的人,已经难以统计.而且由于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高度融入泰国社会,已经不被认为是泰国的“少数民族”,即使政府的人口普查,也没有针对华人的专门统计,更无针对性特殊政策.这与同样有大量华人移居的东南亚其他各国,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国,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那些国家,华人被视为少数民族,而且,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还出现过大规模的暴力“排华”事件.这在泰国是绝不可能出现的.可以说,移居海外的华人与本地人相处最为融洽的就是在泰国.虽然曼谷有“唐人街”,但并不意味着如在其他国家那样,是华人聚居区,其实质性的含义应指“商业区”,其中的“耀华力路”更是曼谷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实际上,华人与泰人是完全混居的.

而且,泰国的华人在各个领域都高度活跃.据报道,泰国医生中有90%以上是华人,前后有好几任总理都是华人后裔.例如前总理川立派,中文名字叫“吕文基”;前总理挽限信拉巴阿差,中文名字“马德祥”;在泰国造成极大政治风波的他信实际上姓“邱”;他信之后的沙马自称姓李,泰国华人都称他为“李沙马”;而现任总理阿披实是袁姓华裔,祖先是从越南移民泰国的袁氏华侨.

在泰国,中国文化的表现常常令人吃惊.在中国国内有些已经接近消失的传统文化仍被泰国华人坚守.例如,泰国“关公庙”的密度不但远远超过中国大陆,而且朝拜者络绎不绝,并连带着祭祀张飞,以及“桃园三结义”之类.闽粤一带的“天后圣母”、“清水祖师”之类随华人移居泰国后,在泰国各地,尤其是中部和南部落脚,建庙设宫.如宋艾哥乐的护国宫、普吉的天后宫、曼谷的顺兴宫等都是建筑宏丽,香火鼎盛.每逢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圣诞,还要举行游行盛会,舞龙唱戏,锣鼓喧天.真有点“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味.

与中国大陆相同的是,泰国华人仍把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当然就泰国本土而言,按照泰国习俗,最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泰国华人按照泰语发音称之为“宋干节”.如就影响而言,中国人的春节可排在第二位.在泰国历史上,甚至春节曾被定为法定检测日.1950年代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微妙原因,春节作为法定节日被取消了,但是对于华人来说,春节是非“法定”的“法定节日”.学校一般会放检测,政府机关、公司商铺中的华人会用各种方式“放大检测”.而且,泰国春节的“年味”毫不逊于国内,鞭炮焰火,舞狮舞龙,“新年发财”、“新正如意”的横幅当街悬挂.泰国报纸还曾报道“诗琳通公主驾临曼谷唐人街过‘中国年”’.另外,泰国华人对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也照过不误.


中国文化对泰国的影响

泰国华人除了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外,更重要的是,逐渐将这种文化融入泰国本土文化之中.可以说,中国文化已经是多元文化的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代,华人与华裔高度活跃,受教育程度也较高,因而,对现代文明感受更为深刻.台湾学者戎抚天研究泰国华人多年,得出结论:“甚至可以说泰国现代化的努力大都是华人在推动.”泰国本土学者则认为,印度文化对泰国的影响表现在宗教,西方文化对泰国的影响表现在物质,而中国文化则影响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实,就宗教而言,中国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泰国从最早建立的素可台王朝起,就尊佛教为国教,建立素可台王朝的拉玛甘亨王的孙子吕泰,即拉玛甘亨三世,曾放弃王位出家.“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在继承王位之前,曾出家27年,法号“金刚智”.泰国的王朝虽几经变更,但始终以佛教为国教.1932年改政制为君主立宪制后,尽管宪法规定宗教自由,但“上座部”佛教仍然享有特别尊崇的地位,而且90%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笔者在泰国教书,就曾被告诫在泰国有两点不可议论,一是泰国国王,一是佛教.“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推崇印度原始佛教教义,但随着中国人迁居泰国,自南北朝以后流行中国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律宗也被带入泰国,一些高度“中国化”了的太乘佛教的特色逐渐影响到泰国的佛教,最明显的是“观音”信仰和“弥勒佛”信仰.“观音”在中国,已经由印度佛教中的男性形象转变为女性形象,而在泰国的“观音”也为女性.“弥勒佛”在中国逐渐演变为“大肚和尚”、“笑和尚”,而当代泰国寺庙中的“弥勒佛”,大多也是这般模样.可见,即使在宗教方面,泰国佛教也具有了一些中国元素.实际上,华人与泰人相处非常融洽,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佛教的宗教整合功能.

中国语言文学的强大包容性和丰富内涵,对泰国的影响就更为深入.美国学者约翰F卡迪曾经研究过泰语,他认为“暹罗语汇和广东、海南的方言有相同之处.泰语中有很多中国音的词汇,如铁、药、桌、你等等.”据统计,从汉语中借用的词汇约占泰语的1/3.而一些泰语词甚至与中国汉语发音一致,尤其是与潮汕话.如从一到十的发音,泰语就与潮汕话基本一致.而且,由于泰国商界华人甚多,而潮州话仍然是泰国华人使用最广泛的汉语方言,因此,至今在商业圈中,除了泰语,就是潮州话最流行.笔者曾在曼谷的“皇家萱律寺学院(RajabhatInstitute Suan Dush)语言中心”工作,也在这个学院的“成教院”,就时常有一些泰国“成教生”要求我教他们“Jer Ji”,使我大为迷惑.后来才知道这“Jer Ji”在泰语中指的就是“潮州话”.

中国文学的传入也推动了泰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古典文学.最明显的是《三国演义》的影响.拉玛一世曾亲自下令本隆大臣翻译《三国演义》,其译本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构成泰国文学中的所谓“三国体”.泰国伟大的诗人顺吞蒲曾广泛阅读中国小说,其代表作叙事诗《帕阿派玛尼》,一些情节就明显与《三国》类似.例如,诗中的“请来医生治伤痛,毒汁去除用刀刮,止住伤痛用药敷,粘合伤口用针缝”,明显可见“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影子.而有些泰国文学作品直接就把中国文学作为材料.泰国著名戏剧家功帕叻差波窝维编的舞剧,直接取材《说岳全传》中的“兀术攻打潞安州”.而暹南的“六坤戏”,亦大都取材于《三国》、《水浒》、《西游记》等.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也被引进泰国.拉玛九世的女儿诗琳通公主就将王蒙的小说集《蝴蝶》、方方的小说《行云流水》翻译出版.她还用汉语创作了大量诗歌.她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集《琢玉诗词》、《诗琳琅》,深受泰语专业的大学生喜爱.

在日常生活、民俗诸多方面,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了泰国人的生活.泰国在中国的陶瓷大量输入之前,习惯用植物的叶子作为食器,而现在则普遍使用陶瓷的碗盘.泰人本无“祭祖”的习俗,当华人将这礼仪带入泰国后,逐渐成为泰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至迟从拉玛四世起,王室就开始在宫殿内设立先王牌位;每年农历除夕,由国王或王族代表主持祭奠仪式.据媒体报道,前泰国总理克立巴莫也有华人血统,他在祭祖的时候说:“列祖列宗在上,请原谅后人不孝,我们已经不能用中国话祭祖了,只好说泰语等”

泰国的建筑,无论是佛寺还是皇宫,很多都具有中国特色.如曼谷的“云石寺”镶有琉璃瓦,玉宇飞檐.拉玛三世建造的“越叻差窝洛佛寺”,与中国佛寺大同小异,而与印度本土佛寺有较大差异.拉玛一世建筑的皇宫,明显地效仿中国的皇宫,因为建造者大多数是来自中国的工匠.另外如拉玛五世曾大事扩建的、大城府的“挽巴茵御苑”,其中的“天明殿”(威哈甲隆殿)登殿石阶的长方形大理石上刻着太极图,殿前悬着中式灯笼,殿内用中文木刻的楹联装饰,摆放着中国的皇袍式样,四壁挂着泰王临摹的中国书法作品,使参观者几疑置身于中国皇宫之中.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流变

中国文化传人泰国后,在泰国生根开花.不过,数百年来,受泰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移入的中国文化本身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据一些学者研究,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相比,泰国华人被当地民族同化的程度是最高的.而且,由于泰国政府较早解决了华侨的入籍和公民权问题,泰国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变也早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并且较为顺利和彻底.很多泰国华人,一方面以自己是华人而自豪,另一方面也认同自己是泰国人.一般而言,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喜欢坚持使用中国姓名,其他国家的华人常常同时使用两种姓名:中国姓名和当地姓名,而泰国的华人则普遍使用泰文名字.195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更为流行,甚至.一些华人去申请更换姓名,在户籍上更换成泰国姓名.据统计,仅1970年代,泰国每年申请更换姓名的约1万宗,华人占90%,基本上是将中文名改成泰文名.比较极端的,一些泰国华人到了第四代、第五代就已经没有中国姓名了.或许,这也与华人与泰人通婚较多有关,华人与泰人通婚一般都受到鼓励,尤其是华人男性与泰人女性的婚姻.美国学者斯金纳指出:“华人移民在暹罗居住5年以后,便会有一半的人与当地妇女结婚.”而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标准,族际通婚的人愈多,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愈小,民族关系就比较融洽.当代泰国一些名人就是混血人,例如,当代泰国最著名的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Buddhadasa),父亲是华人,祖籍福建,母亲是泰国人.1975年为中泰建交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打开中国门户的先驱”、“泰国的基辛格”巴实干乍那越,中文名叫许敦茂,现任泰国最大银行盘谷银行的董事长,其父辈的祖籍是广东.

泰国华人无论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还是政治信仰,甚至言谈举止都或多或少“泰国化”了,尤其与中国内地有了距离,甚至汉语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泰国有中文报纸,据考证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汉境日报》.100多年来,前前后后约有50多家中文报纸创办、发展以及消亡.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全部禁绝;80年代至今,又有了七八种中文报纸,如《世界日报》、《京华中原》、《曼谷时报》、《中华日报》、《星暹日报》等等,都集中在曼谷.不过,类似我这样的1990年代才从中国到泰国的人,读泰国的中文报纸,哪怕是一般性的新闻报道,不时还有些不“懂”了.且看一些报纸标题:“长气潜艇率先航向新世纪”,“调查卫部购药舞弊路向”,“闹市陶豪出租”.这很大程度上是受泰语的影响,例如,“陶豪”就是城市民房的泰语词发音.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创造性地使用文言词,发明出如“阃号”(女性的闺名),“斟盘”(斟酌)、“鸠工”(完工)等等;而且,泰国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似乎也有了变化,如词序的变化和词语搭配的变化,这种变异就相当深刻了.最常见的是“状语后置”,如“朝东走”成了“走朝东”,“左转弯”成了“转弯左”;类似的如,“我与父母吃饭在家里”,“他比我学英语好”,“刹车加多把脚”,“瑶族博物馆够吸引”,“很明显,在此声明中,美国似乎向北京的希望站在一边”等等,这样的句子在泰国书面汉语中屡见不鲜.这给我们这些到泰国教中文的添了不少麻烦.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1950年代到1970年代,泰国由于政治原因,与中国大陆联系交往很少,而此时大陆正推广汉语简体字和普通话,所以“泰国汉语”无论是书面语还是流行的口语,就逐渐与中国大陆拉开了距离.

1980年代起,泰国各师范学院以及商业专科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1994年主要为华人青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崇圣大学”创立,1995年在泰国北榄府成立“中华国际学校”.1997年金融风暴后,更是掀起了“中文热”,泰国的重要大学都有了中文专业.而且,1990年代以来,主要的汉语教师来自大陆,每年数以百计.这些教师教授的都是规范的普通话和简体字,这就给基于潮州话和繁体字的“泰国汉语”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已有40多年历史的曼谷《中华日报》社,在2004年创办了《中华青年报》,开始以简体字排版印刷,其语言也向大陆规范汉语靠拢.随着在中国留学的泰国人包括泰国华裔的增多,随着接受大陆规范汉语的泰国学生的增多,未来“泰国汉语”将怎样发展,还应期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