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环境与人的本质诉求

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65 浏览:9897

摘 要 :自然、环境、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所有危机和难题.这些主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及生态方面的危机,从更深层次上看,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性质,也就是各种文化关系发展不和谐、严重失衡的问题.所以文化环境问题在今天日益凸显.

关 键 词 :文化环境;人的本质诉求; 优化

一、文化环境的二重性

文化环境即指存在于人类主体周围并影响主体活动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状况的总和.文化环境是一种效应环境,它不是僵化的、枯死的,而是变化的、鲜活的,和人发生互动作用的效应场.文化环境的效应可以分为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一)文化环境的积极效应

文化环境是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具有客观力量的模式和生存环境.

1.文化环境对人的生成有重要意义

自人类世界开始的一刻,每一个文化个体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这也就是所说的,人的社会化过程.文化的熏陶来源于日常的文化生活,它不仅指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更主要的是指一种历史传承,也就是一种由民族习惯、社会因素、家庭环境所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已经当做熟知的东西.通过教化的过程,人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每个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也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经过这个阶段,人才开始从原始方式脱离出来.

2.文化环境是人发展的空间和场所

虽然人创造了文化,人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存在.但是,与此同时,文化环境也成为了人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场所.人一旦脱离文化环境,人就丧失了其最根本的本质,丧失了人的发展可能性,丧失了人的社会性.“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帮助人完成了自己本质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一刻也没离开过文化.人类从作为猿群赤手空拳地生活在地球上到创造出第一根木棍、第一个石器文化,经过了一两千万年的进化,他们是怎样在饥寒交迫中忍受过来的,我们无法相信.但是,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化之后,就为自己从自然界通向人类社会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1]

3.文化环境有助于人格的塑造和养成

既然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就可以自然的推导出,人的性格也是在文化环境中完成的.但是影响和制约人格形成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文化的存在乃是某特定时期个人心中文化精神的外化及实践的总和,也就是说文化依靠着个人而存在.脱离了人类生活环境的人谈不上人格,人格是非自然的、非遗传的,它只能在后天习得.”[2]虽然我们承认文化环境对人的性格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格也是“经由个人心灵,并在其心灵中塑造而成的.个人主动的角色仍然不可忽视.”[3]

4.文化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价值指向

“大凡一种文化模态的成型,固然需要有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作前提,也需有相应的社会政治秩序提供客观化定在,但它成为其他,却终在于一种价值或意义认同系统向着民族心理的内化.价值或意义系统的内化一经完成,便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或惯性,并且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神经,始终控摄或制约着社会政治秩序和生产力的变迁”.[4]所以说,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使整个社会形成统一的价值指向和归宿,通过社会共同理想的制约,规约人的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二)文化环境的消极效应

文化环境除了积极效应外,也可以成为制约人发展的强大力量.

1.消极的文化环境扼杀人的创造力

人类在创造文化环境的同时也收到文化环境的制约.“在某种文化的开始阶段,由于受守旧势力的限制,很难找到充分的创造时机和创造活动,但在文化的成熟阶段,由于创造的材料过多,也会引起创造力的降低,在文化的中期,个体创造力有最大的自由度.转变时期是最有利的时期,因为旧的社会秩序崩塌,新的生活轨道尚未铺设,个体获得反传统的余地和创造新传统的空间”.[5]文化创造的本质是一种自由创造,但是人的创造性发挥受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阶段来采取不同的文化策略,以积极促进人的创造力作为文化环境是否适应发展的主要条件.

2.消极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恶劣影响

这是针对人的性格形成而言的,上面我们说到,积极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形成健康的人格,那么,相反,消极的文化环境则容易形成病态的人格.恶劣的社会文化环境是造成病态人格的温床,现今越来越多的犯罪、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并发,形形色色的病态人格日益多见,这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显象.

3.消极的文化环境阻碍人的发展

“从事非生产性的、无益的、甚至对社会有害的各种活动是文化衰落的特征.科学研究对谁也不需要的问题,艺术宣传虚伪的臆造的理想,道德方面灌输检测仁检测义和虚伪,人们的相互关系建立在与人的天性和利益相乖离的不正常的原则基础之上.总之,人成了他们制定的限制、禁忌、规则和礼仪的奴隶.等异化排挤了素质和天赋,程序和形式成为比本质更重要的东西”.[6]特别是在私有制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的物欲愈来愈发展为人的奴役形式,从而扭曲人的自我存在,文化愈来愈成为人无法控制的力量,人在文化面前也愈来愈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人创造的怎么写作于人的文化,反而成为奴役、束缚、压制人的异己力量,而人则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不能自拔,丧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积极文化环境的构建

文化环境问题是涉及人及其文化现实的一种忧虑,统观当代世界,可以看出,我们处在一个危机空前深重的时代.“我们这个世纪的创新,以及将使本世纪与过去截然划分的改变,并不完全在于世界的俗化以及它进步的技术,就是那些对这个主题没有明确认知的人,也会非常清楚,他们生长在一个过去几千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变动的时代中.我们时代的精神处境充满着严重的危机和种种的可能;如果我们对这种处境应付不当,整个人类将会面临失败的命运.”[7]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审视自身的存在方式,构建一个积极的文化环境、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 (一)积极文化环境的标志

作为积极文化环境有以下几个标志:

1.丰富的物质财富

物质文明是积极文化环境的必要条件.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8]

2.合理的社会制度

合理的社会制度是进一步文化创造的必要前提.社会制度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并且为人的本质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亨廷顿认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首要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9]

3.充实的人文精神

文化环境的精髓正是人文精神所在.评判一个具体文化环境的优劣除了看它能否给我们提供物质、技术和制度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看这种文化环境是否给人们提供理想指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积极文化境的内涵

积极文化境的内涵是关注人的本质实现.“20 世纪的历史同时告诉我们,在理性的光辉似乎照亮了人类的未来,照亮了人类历史道路的时候,理性把它恐怖的一面展露无疑:如奥斯威辛的焚尸炉、广岛的、核军备竞赛等等,无一不是理性的杰作.尼采曾宣布‘上帝死了’,然而在现代技术理性面前,我们惊恐地发现‘人’也将消亡了.因此,在上帝死去之后,理性又被送上了审判台.那么,人类将靠什么来拯救?”[10]

我认为,人类的文化史向来展示的是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作为这样一个过程,确保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一致性,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保证.可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积极文化环境的终极诉求.因此,人真正作为人而存在,就应该克服重重困难,更好地去创造人的世界及人本身,而每一次的革新,都使人的解放和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构建积极的文化环境不仅是关注当下问题,更要引导人们走向未来.文化是人的目的性活动,文化发展的目的性要求人们对未来做出种种理性的、理智的规定.这种理性的、理智的规定对文化的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参考和规范意义,体现人的文化自觉程度.“文化理想可以使每个成员从世俗短浅的价值目标中解脱出来,而去追求更高、更伟大的价值目标.特别是那种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本精神或价值体系的文化理想,乃是国魂、民族魂之所在,它维系着每个国民的生命价值及其去向.对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来说,魂在生命在,魂的丧失就会变成一具僵尸.只有伟大的文化魂,才能构成伟大的生命、伟大的人格,才能超越卑俗的目的和琐碎动机而变成高尚的文化生命.”[1]

(三)积极文化环境的构建途径

简而言之,积极文化环境构建,必须通过人与文化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创建才能得以实现.

人与文化环境本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塑造的互动关系.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文化环境会呈现两种态势,一种是良性循环,良好的环境为人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从而使人的素质越来越高,文化意识、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人类更加有效地进行文化和价值创造,实现更高的文化与价值目标,当然也使文化环境越来越优化;另一种是恶性循环,恶劣的文化环境,使人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人受制于极小的选择空间,甚至失去发展的权力,人变得越来越愚昧、野蛮、无知,文化创造力也越来越低,导致文化环境进一步劣化,人与文化环境陷入恶性的循环之中.

这两种不同循环告诉我们,只有创建人与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达至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优化.

总之,文化环境是一种效应环境,它时时刻刻都与人联系,关注文化环境也就是关注人自身.文化环境优化的提出,表明人们已经开始把人与周围环境的良性循环,当成维持人的健康生存的权利和责任之一,当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