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下花腰傣服饰的文化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18 浏览:8233

摘 要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在服饰的形成及功能演化中,服饰风格与该民族所属的历史文化系统及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联系与交互,从而表现出其服饰的独特性,进而成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标识.花腰傣是我国傣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至今保留有较为明显的古民族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其服饰文化的内涵分析,认为花腰傣独特服饰的形成与其尚古、崇尚自然及接纳外源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当今社会的稳定及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花腰傣;服饰文化;文化传承;尚古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00-07

傣族是云南广泛分布的少数民族之一,不仅与同属壮侗语族的壮、侗、水、布依、傈僳、毛南、仡佬等族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还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的掸(傣)、老挝的佬,泰国的泰,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傣有着密切的关系.[1]作为傣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①,花腰傣自称为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等,主要居住在红河上游的云南新平、元江两县,此外在云南的元阳、绿春、景洪、石屏等地的少数村落也有花腰傣分布.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红河上游共有7.2万多傣族,其中新平县是花腰傣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人口约占花腰傣总人口的80%.

傣族是新平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的“百越”、“滇越”等族群就是今傣族的先民.2000年新平境内的花腰傣人共有408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54%.有傣雅、傣卡、傣洒三种自称和傣角折一种他称.傣雅、傣卡、傣洒根据其服饰特征,习惯上又统称为“花腰傣”.傣雅,即“傣雅伦”,意为历史上民族大迁徙中被遗留下来的傣家人,主要分布在今漠沙镇.傣卡,傣语“卡”,即“汉人”之意,意为由汉族融合而来的傣家人,主要居住在漠沙镇、腰街镇.傣洒,傣语“洒”意为沙,“戛洒”即“沙滩上的街子”,因其主要居住于戛洒一带得名,意为居住在沙滩上的傣家人.傣洒分布在今戛洒、水塘两镇.[2]

花腰傣是外人对其的称谓,缘于其斑斓、色彩绚丽的服饰,腰间有彩带层层束腰.花腰傣在文化上与云南其他地区,如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既存在共性的特征,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学者郑晓云在对红河上游傣族与其他地区的傣族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对其差异进行了概括:“花腰傣不信佛教,没有文字,没有泼水节,保留着中国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之前原有的文化状况,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中又以原始农耕民族祭龙和封建领主制时代的春耕礼最为典型.”[3]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服饰上,就是花腰傣服饰独特的风格.

作为生活在云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傣族族群,花腰傣并未形成像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那种轻盈、飘逸、淡雅的服饰风格,而是形成了与云南其他山地世居民族类似的一种厚重、绚丽的服饰风格.花腰傣的服饰主要以自纺、自织、自染的黑布或青布为衣料而制作,同时配有自织的彩色条纹织锦、自绣的绣片和艳丽的樱穗、银泡、银铃、银手镯等.男子服饰简单,一般穿黑色圆领对襟衫,下着打折裤,头戴黑纱布包头.而女子服饰则相对复杂,包括上衣、内衣、腰带、筒裙、围腰、绑腿,配饰有笠帽、银饰、秧萝、三角巾等,且配饰会随不同称谓的微族群原文中采用微支系,按注释①本文采用族群.有所不同.[4]

妇女一般外着短仅及胸的长袖外衣,内穿无领无袖的右襟内褂,外衣比内衣稍短,正好把内衣镶满银泡和刺绣的花边显露出来.外套的领部边沿饰以彩色条纹织锦,织锦之上是菱形闪亮的银泡装饰,而且在内衣胸前还配有银泡作为装饰.由于上衣较短,使腰部外露,因此,在腰部用彩带层层缠绕,这既可起到固定腰下筒裙的作用,又起到对其腰部进行装饰的作用,从而较好地体现出其身体的曲线.腰部除系扎腰带外,还系两三条围腰,围腰上端是华丽的彩色织锦,左右两侧和下部则是精细的挑花.

妇女的筒裙呈黑色或藏青色,宽阔肥大,裙围约1.5米,裙长1米,下摆有30厘米左右的刺绣、织锦或锦缎.一般穿三至六条筒裙,穿时从头部落下,数条裙子左提成一个斜度叠穿,一条比一条略有提高,正好露出层层花边.此外,花腰傣妇女都有绑腿,但不同支系的绑腿不同.傣雅绑腿为黑色自织土布,布块两边有细绳以方便系绑于腿部,傣卡绑腿以黑色为底,绣有各种花纹,傣洒绑腿则为白色.

花腰傣在服饰式上不仅有其独特的个性,且善于搭配并喜戴饰品.其服饰也因各微族群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居住于漠沙的傣雅,束发盘于头顶,用一条青布头帕将发裹住.头顶前后、左右两边各披一条宽约半尺、长约一尺的红花布巾,然后再用一条宽约两寸、两端绣满花穗和缀满银色的青布条捆稳,尔后又将披于头顶前后、左右的两条青布别进头帕中.其后,再在其发髻上戴上一顶恰如开放了的竹编精致鸡创艘帽.居住在嘎洒、水塘的傣洒人服饰,同漠沙傣雅人略有区别.傣洒未婚少女头戴缀满银铃或芝麻铃的环形帽,或戴一顶橙黄相接的伞状斗笠,斗笠后部缀有彩带作为装饰.[5]已婚妇女束发盘于脑后,头戴伞状斗笠.傣卡女性头部包头则只在左边有弯曲的红色流苏.在元江、石屏两县接壤的小河底及绿春县骑马坝寨的花腰傣,其头饰呈干栏式房状,前面系一排银饰.

花腰傣的饰物很多,除在衣服上镶金缀银,挑刺各色精美图案外,还普遍喜欢佩戴银镯、银链、银珈等饰品.胸前挂传统银鱼挂饰,腰间系银腰带,双耳悬垂银耳环,手腕戴多副银镯,有的甚至十指均戴银戒指.腰间挂秧箩,秧箩呈方形或圆形.此外,花腰傣还喜文身、戴红线.

在一个地域相对边远的农耕民族地区,花腰傣为何会形成一种厚重、华美、艳丽的服饰风格?而这种服饰并不适合劳作,这很令人费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当服饰的功能发生演变时,其种类、式样、色彩与其生产方式、所属的历史文化系统、民族心理、审美趣味及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等均会产生较大的联系与交互,从而表现出其服饰的独特性.当然,对不同的民族或族群而言,各自的文化生态因子对其服饰的影响及其交互规律也各不相同.笔者就掌握及了解的资料,对花腰傣服饰特征形成过程中的文化生态因子及其交互进行探讨,希望从中能寻找到花腰傣服饰发生、演变的一些线索.

云南傣族都沿江河边分布,生活在北纬25°附近的亚热带江、河边.因此,傣族又可称为与水相伴的民族.由于生活在高温、高湿地区,因此,其服饰一般采用轻薄透气的布料,而且色泽多为淡色调,因而往往给人一种轻盈、飘洒、淡雅的印象,如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这种服饰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炎热气候及水边生活的一种适应.

新平花腰傣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北纬23°42′~24°12′北回归线附近、哀牢山下的红河上游-嘎洒江、漠沙江畔,上至水塘三江口,下至漠沙曼线与元江县的交界处,海拔在422~800米.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型.最高气温42℃(漠沙),最低气温0℃,年平均气温24.2℃,是云南温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但花腰傣并未形成像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那样的服饰风格,而是与云南其他山地世居民族类似,形成了一种厚重(以黑色为主色调)、华美艳丽(色泽丰富、艳丽)的服饰风格.当然,在傣族中,黑色并非花腰傣的专利,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黑傣,其服饰几乎全为黑色;金沙江流域的大姚、永仁、永胜等地的傣族,其筒裙也为黑色,但服饰上身则多为浅色或粉红色,这种风格显然与当地的气候不相符合.

以金沙江流域的傣族为例,那里的傣族世居金沙江河谷平坝及金沙江沿岸一带,其河谷地势低凹,气候湿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加之多年受周边彝族、汉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孕育了金沙江流域一带傣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其服装款式、文化特色、审美内涵与西双版纳、德宏、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有很大的差别,至今生活于河谷地带的他们仍保留和延续着许多百越民族原始文化的遗迹.据汉文史籍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清康熙《武定府志》、清乾隆《姚州志》和《大姚县志》等资料的记载,金沙江流域的傣族,其祖先一部分原居住于云南永昌(今保山一带),另一部分是在唐代南诏年间因受战争影响从景东迁徙至金沙江中游及河谷这一带定居的,从此开始了自给自足、与外世隔绝的生活.直至明末年间才开始与彝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接触,并受其宗教、信仰及习俗的影响.反映在着装上,便是其服装面料主要吸收了彝族、傈僳族服饰的古朴与厚重,款式上仍承袭和保留了傣族妇女服饰传统的短衣长裙风格,集傣、彝文化为一体.

由此可以看出,金沙江流域傣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周边民族及其文化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这种情形并非唯一,在其他民族中也存在类似情形,例如,居住于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盟乡的蒙古族,自称为“蒙古瓦”、“蒙古勒”、“刚卓”,当地其他民族称其为蒙古族.从民族源流上看,与北方的蒙古族是相同的,是南宋末年到元代从北方迁徙到云南的蒙古族后裔.经历了游牧至渔耕再到农耕3个阶段的历史变迁,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民族歌舞饮食等多元特色的民族文化.其服饰已渐渐失去了作为草原民族的许多特色而更多地融入了所处周边民族如彝族服饰的特点.专家学者曾将兴蒙蒙古族誉为“神奇独特的南方高原蒙古族”.可见,一个民族其服饰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花腰傣服饰以黑色为主基调,一方面,可能与其所处社会阶段的技术发展水平有关,因为,黑色是最简便的染色技术之一;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的《新平县志》中有一幅“摆衣”(傣族)图,绘的是一位傣族少女在精心纺线,所用纺车与内地汉族的一样,说明新平花腰傣的纺织技术在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与内地汉族同等的发展水平.花腰傣不但种棉,用棉花纺线,还有一种获取天然纤维的办法,就是把一种树皮埋在牛粪中,待腐烂后,用其纤维织袋、织布.这种原始的纺织技术至今仍保留在戛洒的傣洒中.据《云南通志》(樊绰)载:“自银生城、柘南城、寻传、祁鲜以西,蕃蛮种并不养蚕,唯收婆罗树子,破其壳,中白如柳絮,组织为方幅,裁之笼头,男子妇女通服之”.据王国祥介绍,花腰傣染布的方法为:把山茶科厚皮香树的皮(含鞣料),加上一种树枝,共熬成红黑色的汁液,直接浸染土布.[6]花腰傣生活的红河上游,地处哀牢山系,该区域森林茂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区域内拥有高等植物种类约1500种,高等动物种类约435种.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为花腰傣的染色技术和纺织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以黑色为基调,配合其他色彩的服饰,是森林中隐蔽的最后保护色.而版纳、德宏同样是森林茂密,但版纳、德宏的傣族服饰与花腰傣却显然不同.显然,花腰傣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社会阶段的技术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不同傣族族群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差异的形成,不仅是其历史上民族迁移过程中为适应新环境,在与其他民族长期共生共存的生产生活中,与所处环境及社会技术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

在花腰傣地区流传着一个口头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个民族向西南迁移到了遥远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这个民族的王族,就是古滇国部族的王族,走在全族迁移队伍的最后,由于穿着华丽的衣服,行进缓慢而落伍,因而滞留在了嘎洒江畔.也有传说,当这支走在迁移最后的队伍到达嘎洒江边时,看到芭蕉开花,认为前面的队伍已经走远,发现嘎洒江边非常适合居住,于是便停留下来成为后来的花腰傣.因此,花腰傣人自称“傣雅洛”,意思是“迁徙中的落伍者”.傣语中的“亚”字(与“雅”谐音), 意思有多种, 若在工作或上课时说“亚”, 即下班、放学之意;若对开会、赶集或赕佛的人说“亚”,即散会、散场之意;若对夫妻关系说“亚”, 则是离婚的意思.据西双版纳的传说,从前,佛主云游到傣族地区, 傣那、傣泐、傣绷、傣艮等都赶去赕佛,聆听佛主讲经说道,唯有傣亚来迟了.傣亚人来的时候,佛主已走, 佛事已散, 所以这支人就被称为 “傣亚”,不信佛教.又据傣亚人的传说, 在古老的年代,在傣族大迁徙中, 大队伍已经往南走远了,看他们披荆斩棘砍路,砍倒的芭蕉树都抽心发芽长大长高了,我们自认为是这支队伍追不上了,是“散落”在后面的一支, 故称“傣亚”.[7]

朱小丰先生根据《山海经》及其他古籍文献认为,花腰傣起源于我国远古的一个民族――黑齿,[8]而 “黑齿”源于将牙染黑的习俗.花腰傣把这种习俗从约5000年前一直保持至今.据《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表明在五帝时期,距今约4200年前至约 4700年前黑齿已经是一个很强盛的国家,属帝俊部族集团.帝俊是颛顼帝之前部族集团的首领,帝俊即是后来文献中所说的帝喾,帝喾之后即为帝尧,其间有一个似乎无所作为的帝挚,从挚时期起,黑齿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迁移,离开了中原国家的地域,至帝尧时,黑齿开始从中原民族的文献中失去了记载.

朱小丰先生认为黑齿民族大部迁移到西南地区,特别是云贵高原后,仍是一个统一强盛的国家,其间仍与中原民族和国家保持有联系.春秋时期,《管子小匡》:“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群舸、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然而,此时的黑齿已非帝俊部族集团的黑齿国,而是云贵高原上的黑齿国,该黑齿国就是楚国庄大军入滇前拥有云南大部的大滇王国.由于没有相应的文献流传下来,故这段历史只能是一种检测想.只有花腰傣世世代代的传说声称他们原本是古滇王国的王族.如果认定花腰傣的传说是真实的,那么,黑齿民族就是大滇王国的统治民族,而这个民族的王室部族就是今花腰傣的祖先.而且这个国家拥有发达的农业和金属工业,后者主要是铜矿工业、铜冶炼和青铜工艺,以贝为货币,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文明,有极为发达的服装文化,有发达的音乐歌舞.20世纪80年代在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村江边发掘出一组东周时期的羊角编钟,就是由花腰傣人迁移时带过去的这个国家的宫廷乐器.

至战国时期,黑齿国再次分散迁移,分为多个部落,这次分散迁移是否因庄大军入滇而起,还缺乏一定的依据.但庄入滇后所建立的小滇国,极有可能最后划分了云贵高原上的民族分布版图.从此,历史悠久、强盛的黑齿王国就此消亡,只留下部分黑齿国人分散在世界各地.云贵高原上的古黑齿国人大部远迁东南亚各地,留在云南的大部则已迁移到云南之西南一带,与那里的民族融合演变为后来的傣族,而部分停留在元江流域的贵族最后演变为今天的花腰傣.还有一部分迁移到西双版纳地区与濮人部族融合,形成了后来的布朗族.一个较小的、很独特的母系部族迁至今云南基诺山区,演化为今之基诺族 ( 基诺族至今实行母子连名制).最后离开故国的大黑齿国王族则到了嘎洒江畔就不再前进了,成了庄建立的小滇国的属民,其后代就是今天的花腰傣人.当小滇国势弱时,他们又转向与自己血缘、历史文化等联系更深的哀牢部族联盟,此后一直坚持了三百多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 公元69年),末代哀牢王柳貌举国归汉(《后汉书西南夷传》),花腰傣人在口头记述的历史中轻蔑地称之为“柳貌丧国”,认定哀牢国才是自己的国家.

另据1995年10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傣族文学史》岩峰、王松等作者研究:元谋人的发现地“那蚌”,跟傣语十分相近,傣语中的“那”即“田”、“蚌”即“热水塘”,“那蚌”意为“有热水塘的田”.这一地名称谓,在当今的傣族地区到处都可找到.新平县漠沙镇龙河办事处大沐浴村也有这样的传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江上游迁徙下来的(绿汁江发源于易门县境内,毗邻滇池),来到这里生病掉了队,老人、小孩和达官贵族也经不住长途跋涉,没有跟大队伍继续顺江南下,看到这里能够生存发展,就在江边披荆斩棘,开垦土地,建立家园.大沐浴村江边所发掘出的与古滇国青铜器一脉相承的羊角编钟等文物,证实了古滇国臣民曾南迁的历史事实.

这些传说表明:花腰傣的先民到达元江河谷后,发现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生产和生活,并有元江作为天堑,较为安全,且其他民族难以承受这里炎热的气候,不与其争夺,于是便定居下来,建设家园.把曾在滇池地区制造的生产、生活工具(青铜器)也带到了元江畔,运用在滇池地区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农耕稻作技术种植水稻,创造新的生活.他们以血缘亲族为伍择地而居,发展成今天哀牢山区民族众多,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范宏贵、何平等先生从语言比较及历史文献推论,认为傣语民族的发祥地是在今天的广西、云南和越南交界一带地区,其先民是后来辗转迁徙到今天他们居住的这一带地区,形成今天分布在中国云南和东南亚的傣、泰、老、掸诸民族.[1]在原始侗傣语民族分化和傣语民族的先民从他们的故土迁出的过程中,留在今天中国境内的那一部分人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逐渐“汉化”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壮族等民族;分布在今天越南北方的骆越群体也被“汉化”而演变成了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另外一些群体则在后来的“汉化”或“汉越化”过程中形成了今天越南北部地区的侬、沙等民族或他们的支系;向西或西南方向迁徙到中国云南西南部和西部即今天的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和中南半岛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这个民族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接受了印度的文化,演变成了今天的傣、老、泰、掸诸民族及其支系;而迁入今天越南西北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那些民族群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没有像他们东边的亲缘群体一样被“汉化”或“汉越化”,从而变成了新的民族,也没有像他们西边的那些同胞那样被“印度化”而是更多地保留了原始傣语民族或原始侗傣语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这些傣语民族群体在文化方面受中国汉族文化或后来越南北部地区越人的“汉越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像他们东部的壮族和侬族等亲缘民族那样深,也不像他们西部的那些“印度化”的同胞一样信奉小乘佛教, 而是保留着傣民族的原始宗教,这些族群就包括了花腰傣.[9]

从上述推论,不难看出,花腰傣的先民曾是帝俊的后代,自古就属皇族.迁移至云南建立古滇国后仍为皇族,在庄入滇后被迫南迁,由于种种原因滞留在了元江流域.因此,在文化上更为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古代民族的诸多特征.

花腰傣生活在一个文化交流并不闭塞的地域,但在宗教上并没有像其他傣族支系那样接受后来兴起的各种主流宗教文化,而是把自己远古的文明保留到了今天;在服饰上,同样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却没有像其他傣族支系那样,采用更为透气、更为凉快、色泽较轻浅柔和的布料,而是保留了色泽较深的黑色、青色布料风格.其服饰色泽及款式的保留,我们认为是一种尚古心理.特别是作为远古贵族的花腰傣,他们完全有理由尚古.因为在上古时代的中国,黑色被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只是后来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才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的崇拜,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10]

由于气候风土、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不同的原因,中华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色彩习俗,其中将黑色作为本族主要服饰颜色的少数民族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崇尚黑色的有:彝、阿昌、德昂、佤、侗、基诺、门巴、仫佬、普米、景颇、布衣、傈僳、布朗、哈尼等民族.彝族人崇尚“黑色”,源自黑虎崇拜(远古时代彝族先民是黑虎氏族).而作为同为壮侗语族的壮族支系之一的―黑衣壮,其以黑为美,源于一个传说:古时有外族入侵族群,“黑衣壮”奋起抵抗,但由于势单力薄,于节节败退之际,全族人用蓝靛把衣服染成黑色而反败为胜.而花腰傣作为我国傣族的一个特殊族群,目前尚未发现有关尚黑的记载.但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花腰傣←古滇国贵族←黑齿部落←崇尚黑色.

各个民族或族群的服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并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花腰傣的服饰特征主要是黑色、复杂及反常态.然而,花腰傣的这种服饰,并未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而是传承到了现在.我们认为,花腰傣的服饰特点,与其说是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有关,不如说是与其特殊的文化系统,特别是与其民族心理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这种认识或许更加接近历史事实.据花腰傣网上的有关资料介绍,花腰傣往往具有一种优越感.[6]这种优越感与其族群的来源及对其先民的崇尚有关.


花腰傣服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服饰中的裙子.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36个穿裙,或者穿过裙和部分穿裙,其中在云南穿裙子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阿昌族等民族,在元江流域,与花腰傣伴同生存的彝族、哈尼族都穿裙子.但唯独花腰傣(傣卡)的裙子不是穿一条,而是3-6条.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当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产生了等级、财产、家族、自我等观念,社会内部出现阶级分化和私有财产,此时文化自然打上了阶级或等级的烙印,服饰自然也不例外.

由统治阶级提倡或规定的服色和饰物自不待言,就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纯粹的”民族服饰,也或显或隐、或多或少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如在彝族的等级社会,彝族主要分为黑彝和白彝两大等级.黑彝以一身全黑为贵,彝族妇女则以裙子的长短来标志其社会地位,裙子越长越显示其地位越高贵和越富有.西双版纳的傣族历史上就有这样的规定:只有最高统治者血亲贵族的男性才可以用绸缎缝制衣服,女性的筒裙才可以绣上金色的龙凤图案以及织三道以上的金色环状条纹.而次一等的贵族只能用细布做衣服,筒裙上可以绣银星图案,镶绿边,织一至二道银色环状花纹.其他等级的人只能用粗布缝制衣服,女性的筒裙上禁止绣花边,只能织一道彩环纹.[13]可见,历史上,民族服饰文化被打上了阶级或等级的烙印.

花腰傣穿多条裙子完全有可能与其等级有关.据有关元江的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今漠沙、戛洒一带就居住着“濮人”部族.周秦时期,新平为古西南夷诸部落地.两汉时,为习蛮所居,隶属益州郡.蜀汉时期,隶属来莱降都督建宁郡.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隶属宁州兴古郡和梁水郡.隋朝及唐代前期,隶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黎州.后为宗居、石塔二县地,隶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宗州.唐代南诏时期,以今戛洒江为界,江之东(今平甸、新化、老厂、扬武、桂山)属通海都督府;江之西(今漠沙、戛洒、腰街、水塘、者、建兴、平掌)为银生节度使银生府地.宋大理国时期,仍以江为界,江之西的漠沙、腰街、戛洒、水塘等地,为马龙部,隶威楚府.从上述历史沿革看,红河上游的新平漠沙、戛洒一带,商周至秦汉时期,就有被称为“濮人”、“人”、“习貌蛮”的傣族先民居住.其社会经济处于原始人类族群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到了唐代南诏及宋大理国时期后,已处于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之下,此时的花腰傣进入到了奴隶制社会.

从元、明、清代新平的历史沿革看,新平花腰傣社会制度的演进发展,由于接受汉族和中原文化的影响较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等方面也较早受到中原汉族的影响,生产力较为发展.因此,新平、元江的傣族社会制度较之西双版纳、德宏等边疆傣族社会制度早先一步进入到了封建地主社会阶段.而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是十分森严的.

作为古滇王族后代之一的花腰傣人,其封建社会同样也应经历了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期,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族内等级划分的记载,但其心理上难免希望保持王族的高贵风范.因而穿多条裙子,也许正是花腰傣人显示其高贵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这种情形,我们认为实际上是一种怀古情结,或者说是一种保留远古民族特征的一种情结.

花腰傣服饰的另一个特征是佩戴银饰品.在云南,银饰品的使用广泛而普遍,几乎每一个民族都配挂银饰,这种现象在中原各地的民众中是很少见的.回、水、怒、独龙、普米、纳西、布依、基诺等民族佩戴银饰的风格是以少胜多,小小一两件银饰,或在手腕,或在耳边,所产生的装饰效果往往妙不可言.瑶、壮、哈尼、景颇、德昂、佤、藏等民族佩戴银饰则喜欢多多益善.多饰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景颇族妇女短上衣缀银泡,基诺族妇女胸部佩各种银饰品,藏族衣裳上缀各种银饰,普米族外套上穿银扣坎肩,傣族佩银腰带、银发簪,佤族佩银项圈.如今银手镯的佩戴还广泛在云南傣、佤、瑶、景颇、苗、德昂、哈尼等民族中流行.云南的民族银饰种类极多,饰物佩戴的特点往往是“头重脚轻”,越往下越少.银制饰物的使用范围很广,除了人们熟知的头饰、耳饰、手饰外,还有帽饰、胸饰、腰饰等.

云南的少数民族普遍存在使用银饰品的习惯,原因除了云南是有名的有色金属王国,拥有先进的冶炼技术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上由于财产私有,因而民族服饰在表现社会等级时也有“露富”、“夸富”的用意.因而,花腰傣作为古滇国王族的后人,其服饰中银饰品的使用及多条裙子的穿戴必定与其高贵的身份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花腰傣银饰品的使用与其他傣族或民族不同的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在“花街节”花街节,又称为东方“情人节”,伴随着歌舞和美食.花腰傣少女的选美赛装活动是节日里的重头戏,故也称赛美节、或选美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第一次称为上花街)和五月六日(第二次称为下花街).花街节是傣族青年男女相互认识、谈情说爱、挑选情侣的盛大节日.期间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花腰傣不仅是一个怀古尚美的民族,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民族.因为花街节是傣族青年男女相互认识、谈情说爱、挑选情侣的一个浪漫而盛大的节日,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古滇花腰傣人桑洛与朗娥为追求自由爱情和警醒花腰傣族人不忘历史的沧桑而世代和睦相处而延续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和五月六日花腰傣人都集会,载歌载舞开展各种活动,度过这一盛大的节日.

结 论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在服饰的形成及功能演化中,服饰风格与该民族所属的历史文化系统及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联系与交互,从而表现出其服饰的独特性,进而成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标识.花腰傣是我国傣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至今仍保留有较为明显的古民族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其服饰文化的内涵分析,认为花腰傣独特服饰的形成与其尚古、崇尚自然及接纳外源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当今社会的稳定及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何平.傣语民族的迁徙与现代傣、老、泰、掸诸民族的形成[J]. 广西民族研究,2005,(2).

[2]新平旅游局.花腰傣之乡新平体验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郑晓云.“花腰傣”的文化及其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1,(2).

[4]王歌.穿在身上的历史[J].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8,(1).

[5]周梦.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文集[M] .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6.

[6]王国祥.生态视角下的新平花腰傣文化[EB/OL].傣族网:.省略/Article_Show.aspArticleID等于3005.

[7]高立士.傣族支系研究[J].民族大学学报,1998,(6).

[8]朱小丰.古和人与黑齿史迹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9]范宏贵.壮、泰、老、傣族的渊源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

[10]中西服饰文化[EB/OL]..省略/artis/20071031/24126.asp.

[11] 朱净宇,李家泉. 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2] 杨健吾.上古之时华夏先民的色彩习俗[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3] 张敏,徐人平,王浩军.解读百越族群服饰艺术特色[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