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剪不断的水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1 浏览:11245

社会的进步靠什么推动?归根到底,人的进步,是关键中的关键.

人的进步从何谈起?老生常谈,着眼点在教育和阅读.

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教授放过一句狠话:“办大学不是办养猪场,大学生不是靠圈养从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要回到学习者本身,知识、信仰、人格塑造这些都要靠通识教育来实现.”本刊14期专题《大学精神》也曾发表易中天教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人”》一文,其中引述了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做学问的地方,千变万化,说破天,它也不是养鸡场.”

所以,钱理群教授直斥,大学正在成为一个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地方.话不好听,忠言逆耳.

让人不安的,还有一组数据:据媒体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仅为0.7本,相比之下,韩国人均7本,日本人均40本,俄罗斯人均55本.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这个国家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匈牙利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1000万总人口出了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比之下,我们的“诺奖情结”,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学界这些年一直在讨论,我们是否存在“文化断裂”?一方面,在互联网、新媒体“挑战”(或者说貌似“颠覆”)传统阅读的技术主义时代,所谓“拇指族”、“浅阅读”等现象,很容易让人得出貌似正确的“判断”:传统媒体、纸质阅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另一方面,梳理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或者说“士”)的历史演变,从“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清朝“文字狱”,以及上世纪以来的一系列“破”与“反”,资中筠老师在《士人风骨》一书中感慨:知识分子已由“帝王师”转而“颂圣”了.那么,“文化断裂”究竟存在否?或者多大程度上存在?见仁见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平.


2009年,主席兼任党校校长时,在一次开班仪式上曾说过,《弟子规》1080字,蕴涵着为人处世的大道理.2013年12月26日,习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参观,更是明确“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之于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政治精英们意义何在?更普遍层面上,传统文化之于中国国民的意义又何在?――这个问题引人深思.

外媒多维网日前刊文《正在唤醒中国的》评论说:“无论是文化、军事,还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新政,习的一切设想与行动,都是在竭力推动中国走向‘复兴之路’从一上任就提出民族复兴,到外出访问时宣告中国是和平的狮子已经醒来,从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对美国说不,到在军事上越来越展现大国标配,中国的确正在全方位展现主动有为的姿态.”

与大国相匹配的,当是现代化的国民素养(或曰“国民性”).国民的现代化,不是所谓的“西方化”,而是切合中国实际,秉承中国人“国民性”的优秀基因,涵摄他国“国民性”中的精华,体现“公平、正义、、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真正正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复兴之路”上的中国,需要独立、自信的国民,而不是“酱缸文化”和“犬儒”.

学习传统文化,《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儒学有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古人更要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此,再回到今天的教育与阅读,我们特别冀望知识分子在提升国民素养、促进国民现代化上真真正正有所作为――特别是在文字“货币化”的当下.

由此,也便有了本期的封面专题《大国标配“国民性”》以及封面人物《钟永圣:为中国传统经济学代言》.在“国民性”问题上,过去我们“西方化”叙事似有余,而“中体西用”似不足,究其实,人能拎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么?道德批判、文字激愤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社会的进步最终还得靠国民的进步来推动.钟永圣老师在本刊开设“传承”专栏讲述国学已有数期,本期对他专访,揭示了一个经济学博士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读,进而发现中国“本土经济学”的心路历程,言下之意,“中国的月亮”和“外国的月亮”一样圆,时下那些一履洋土,便觉带回仙气,轻易忘掉根本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

文化是剪不断的水.文化自信同文化创新一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