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机制文化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31 浏览:8945

曾有哲人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对管理者而言,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医院管理资源配置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主要因素是:道德、机制、文化.

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院管理创新的基础

管理学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实现组织活动最佳目标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上讲,在诸多管理要素和管理对象中,人是管理工作的中心.而每个人都是在自己认定的行为原则和是非标准规范下进行各种活动的,这个行为原则和是非标准规则就是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该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最崇高使命,是社会赋予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核心.这一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怎么写作行为必须符合“人性化”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决定医院管理行为要以最低的医疗资源成本获取最大化的社会健康保障效益.因此,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市场经济时代,提升医疗职业道德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经之路.换句话讲,提升医疗职业道德就是为创新医院管理方法铺垫道路.

1.1医院管理方法创新首先要有团队良好的道德素质:众所周知,任何管理或方法创新都必须通过人这个主体才能实现.人是富有思想情感的,尤其是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医务工作者,更具备着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他们对是非好恶有很强的分辨和趋避原则.这种通过高等教育和在长期医疗怎么写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为道德观,不仅是医务人员立身立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医院发展建设的人文基础.很多事例可以说明,一个群体如果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际关系就便于沟通,思想作风就好统一,就能培养团队精神,就能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反之,就会尔虞我诈,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员工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管理工作就缺少道德基础的支撑,因此,医院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管理功能的发挥.另外,与管理模式相比,团队道德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它既是管理维持特性的延时器,也是管理创新特性的稳压表.所以,医院的整体道德水平,决定医院管理模式的改进.换而言之,医院管理方法创新首先要通过提高团队的整体道德素质来进行.

1.2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协调医院内外关系的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疗活动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对外有广泛的怎么写作对象,对内有密切的合作伙伴.因此,医德医风不仅与社会公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时更直接影响着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运行以及人员关系的协调.

医疗活动中的外向性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的怎么写作对象、管理职责都各有侧重,但都需要在工作中协调与怎么写作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协调,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基础,因为,最有感染力或者说启发力的是道德的渗透,任何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怎么写作方式都要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活跃的医疗市场中,信誉和技术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信誉往往是医务人员通过高尚医德和精湛技术建立起来的.所以,“尊重患者、热情怎么写作、慎守隐私、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医德,是医院管理中必须强化的要素.

医院内部角色关系的协调,同样需通过良好的道德风尚来实现.因为,各级各类人员的彼此交往纵横交叉,构成了一个多层、多向、复杂的立体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网络.其中有些关系,仅靠行政手段和规章制度是难以协调的.因此,医院在一定的内部机制运行条件下,医务人员的群体道德是医院管理活动中最适宜的调节器和润滑油.因而,在这种关系网络中,不同角色都应该确立“岗位没有贵贱,互助才能相长”的观念,应该从平等――互补的模式出发,缔结相互信赖、相互关心、取长补短的职业道德链,才能在实施医院管理创新中,保持整体的和谐与协调.

1.3管理方法创新与医德医风建设相互渗透和促进:管理方法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手段创新,它主要涉及到包括人力资源、财务分配、系统程序、经营方式等诸多要素的变革.这一系列的变革,往往是伴随着观念的变革才应运而生,又反过来促进新观念的建立,如:推进病人选医生、一日清单、星级护理、绩效奖励、后勤社会化、干部竞聘等.管理方式创新的过程,也是扬弃旧观念、建立新观念的过程.在这种变革的互动过程中,职业道德也破旧立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道德与管理方式在创新过程中互为契机,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因,管理方法创新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医院运行机制中各要素的最佳耦合,实现其功能效率与利益关系最优化,而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营造更和谐、更充满真情、人气更旺的团队氛围.所以,二者在体现以人为本、调动能动性、增强创造力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管理创新中如果无限强化经济杠杆的作用,势必导致医德的淡化、责任弱化、义务减化.因此,医院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要定位在符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上,不能脱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工作宗旨.

2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医院管理创新的保证

在卫生体制发生变革和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医院管理方法首先受到冲击并做出相应的变革反应.而这种变革和反应能力,产生于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功能发挥中.通俗地讲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医院在激烈竞争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管理实践需要,并在一定的管理机制条件下实现演变和改进.为了解答这一命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管理机制决定管理方法:众所周知,如果市场经济体制不建立,再好的经营手段和经营模式也不会出现.同样,如果医院的管理机制不科学,缺乏灵气,再管用的管理方法,也只能胎死腹中.最能影响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管理机制,主要是人才使用机制、绩效考评机制、管理机制等.

长期以来,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行政、技术职务终身制,进得来,出不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无视人力资源效益,给医院带来了日益加重的劳动力费用成本包袱.所以一些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以竞争公选制代替单一委任制,以评聘分开替聘一体,以低成本的后勤化社会化替代高成本的医院办社会等等,从而促使了医院管理方法的变革和创新,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再如,院务公开、对话协商、决策等管理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员工们改革创新的热情,开启了员工们的聪明才智,保障了管理创新运作渠道的通畅.


2.2管理机制孕育创新思想: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一定的管理机制条件下,医院管理方法总存在着矛盾体系,其中有一对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矛盾,就是管理者要达到的管理目标同所使用的媒介(工具)状况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预定管理目标决定着如何选择、使用媒介;另一方面使用媒介状况又会反作用于管理目的.这种矛盾运动蕴含着管理方法创新的根本动力.当管理目的同媒介状况匹配时,管理方法的效果最佳.为了使这对矛盾在动态中形成最佳耦合,就要不断寻找新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管理诸要素结构的最优化.这便是管理方法创新的最原始动力.

此外,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的桥梁,同时也是一种双向调节器.由于它的联通和调节作用,促使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从而实现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行为策略组合最优.当管理双方出现消极、松懈、抵制、对抗等现象,而原有的管理方法又不足以有效协调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行为时,管理方法创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是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另一动因.

医院管理的经济属性对管理活动有着始发性的影响,它赋予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经济人”的特征.追求利益(收益)最大化,现实中减少成本和增大收益是人们的一种无止境追求.因此,在不断寻找最有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中,管理方法就得到了推动和创新.

2.3管理机制提供创新条件:制度变迁是指由一种高效益的制度安排替代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过程.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方法,但它又大于管理方法,因为它规范着组织的权力结构和运行规则,所以任何管理法的运作都无法超越制度的框架.制度变迁对管理方法创新的意义在于:首先,制度变迁引发的管理方法创新是革命性的.由于制度具有“维持”的特性,这种特性不仅存在于现有体制的组织结构里面,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中.因此,制度变迁往往会使原有管理方法发生基础性的动摇和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在医疗体制配套改革中,我们最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变革为与市场经济和医疗环境相适应的体系及制度,以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

我们常讲“流程再造”,就是通过对医院原有怎么写作流程的重新塑造,调整资源结构,提升医疗怎么写作效能,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如现在很多医院实行的“病人选医生”、“医患沟通”等就是从再塑医院形象的目标出发,对原有的医患关系进行的一种流程整合.医院后勤怎么写作社会化,也是立足于“减人增效”,对低效能的保障活动进行流程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当然,医院往往不允许对管理流程做太大的变动,即使有,其权限也集中于宏观管理层,而局部调整却较为多见.因此,这也是管理方法创新的典型代表.同时,科学技术对管理方法创新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通讯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科技含量越高,管理工具越多,方法创新的空间就越大.管理方法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运用的线性过程,而是体制、文化、信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环境发生变动时,管理方法必然要进行自适应调节.如缺乏这种调节机制,或者调节时间太长,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3先进的文化是医院管理创新的导向

曾有学者将行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代:道德管理时代、制度管理时代、文化管理时代.其实,这仅仅是对不同时期管理模式侧重点的分型.笔者认为,道德、机制、文化总是渗透在管理过程之中,并在管理中构成三维关系,支撑着管理体系.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思想意识十分活跃的当今,文化被大家共认为是驱动医院的核心引擎.这种核心引擎势必引导着医院管理方法创新活动.

3.1文化核心决定管理方法创新的方向:“为人民怎么写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赋予各行各业的共同行为宗旨,是主导社会活动的共同价值观.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这一宗旨在社会主义医院的特征体现,是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必须确立的价值观.确立这一价值取向,不仅是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担负为社会提供医疗保障、为人民提供医疗怎么写作等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医院增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医院管理方法必须以这个核心价值观来决定创新的方向.

3.2文化理念催化管理工作人性化:有人说,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21世纪的管理将进一步向文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迈进.所谓人性化,是指在管理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通过研究或模拟人的因素,体现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人的发展.管理方法创新,归根结底是对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创新.人性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特征,通过管理者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怎么写作水平.

在讲求高效率、竞争力的时代,我们许多医院管理者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而绞尽脑汁,但经常是收效甚微.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制度,严厉的奖罚措施,管理者围着职工转,出了质量问题就罚款、批评.即便实行了全面质量控制等措施,怎么写作质量还是有问题.从管理学上分析,其实是管理者忽略了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人的情绪、情感和需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以关注人的情感和需要为特征、适合现代人的新型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人性化管理的精髓在于“把人当人看”,从而使员工怀着一种满意或者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直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医院人性化管理将会使医院的员工空前团结,成为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团队,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3.3文化氛围是强化现代管理的磁场:知识经济时代,医疗市场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技术、智能和知识的竞争.由此,医院的发展对技术和知识等创新承担者的依赖性也将空前提高,医院之间围绕人的竞争必然加剧.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应是现代医院管理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医院通过推行人性化管理,依靠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把员工的利益和医院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重视员工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其结果必然是医院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医疗行业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行业,而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有知识,有自尊,追求自我管理,能不断创新,有自主权.只有真诚地尊重与关心他们的发展,赢得他们的信任,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培养和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人力资源的作用,奠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形成竞争优势.

在传统医院管理方法中,由于管理者经常事无巨细的“干预式”管理,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下级进行指挥,所以压抑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对象过于被动,管理方法过于机械.而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务人员在素质、心理、技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势必使传统集权的、多层次的、经验型的管理方法不再完全适用.因此,医院管理方法创新必须有助于客体理解、协助主体的管理工作,能够将指令沟通变成人际沟通,变为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沟通,才会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没有哪一种管理方式绝对是好的,也没有哪一种管理方式绝对是差的,关键取决于管理环境和管理对象.推行人性化管理,应该取决于这样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医院规范管理的基础:二是员工素质的高低和对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三是管理者对于医院文化的把握能力.

医院管理创新要注重几个环节:把握人性;重视职工的需要;建设医院文化;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合理使用人才;优质怎么写作.因此,医院管理方法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医院文化的磁化.

综上所述,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市场经济时代,创新医院管理需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的程序,追求“和谐高效”的目标,需要用道德铺路、机制保障、文化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