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手机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利与弊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2 浏览:1533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文化不仅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固有的文化发展形态,而且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手机网络文化对传统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深层次调查手机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我们对高中学生手机上网做了一个调查.

1.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60份,回收率为93.3%.

2.调查结果

数据显示:47%的学生表示每周上网不超过2次,38%的学生每周上网3~5次,15%的学生表示每周基本不上.关于上网目的,45%表示是为了观看影音视频和观看讯息,29%表示是为了玩游戏,15%表示是为了帮助学习,11%表示为其他目的.就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问题,37%认为上网和学习往往是冲突的,35%表示上网有时会影响学习,10%认为影响很小,18%认为上网学习是相得益彰;56%认为上网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习惯,20%认为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习惯,24%认为对生活习惯影响不大.关于手机网络文化问题方面,79%认为手机网络文化先进且重要,8%认为有点用,10%认为无用,3%认为无用且有害.关于浏览不健康网页方面,8%表示经常浏览不健康网页,38%表示偶尔会浏览,54%表示从不浏览.

3.结果分析

手机网络文化是“新生事物”,对传统校园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就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手机网络文化与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手机网络文化对高中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高中校园文化是带有明显环境界限的文化形态.手机网络文化的产生,突破了其原有的环境界限,促使高中文化的视野拓宽了,张力也增加了.手机网络文化对高中校园文化无疑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首先,手机网络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高中校园文化的内容,实现了基于信息的无边际式的自由学习和自主学习.其次,手机网络文化极大地提升了高中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高中校园文化原有的相对独立性、相对封闭性,在手机网络文化背景下完全被打破了.最后,手机网络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高中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因此,手机网络文化已成为高中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

(2)手机网络文化对高中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由于手机网络文化的无序化、无控制、大量的虚检测信息、垃圾信息、信息以及别有用心的政治信息在网络世界里泛滥,这些对于高中生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动摇着他们的文化信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影响学习.上网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精力受到严重消耗,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不爱动脑,逐渐依赖网络的不良习惯.这和新课改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背离,最终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②影响身心健康和成长.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手机上网会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精神不振等.此外,在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认为周围的学生曾经浏览过不健康的网站.③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在调查中,有15.2%的学生认为网络上不需要讲道德,说明我们有一部分同学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④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网络给高中生提供了自由交友的天地,是高中生极其喜欢和普遍使用的一种交往方式,有很强的诱惑力.高中生迷恋网上交友,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开他们与现实社会的距离,逃避与现实人的交流,从而弱化他们与现实世界的交往能力,甚至产生心理疾病.⑤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媒体曾报道一位初中生为写一部苹果手机,通过黑相似度检测卖掉了自己的肾,这虽是极少数,但折射出了当代中学生这种虚荣攀比之风日趋渐盛.这样也就会导致心智不够健全、行为不够理智的中学生消费观的扭曲.


4.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手机网络文化背景下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兴其利,去其弊,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怎么写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持正面引导,避害趋利.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兴趣活动,引导学生处理好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娱乐与学习的关系,激励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中去.

(2)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开始产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和矛盾往往会使他们无所适从,情绪波动大,爱走极端.学校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活动.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必须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如在休息、上课等特定时段坚决禁止使用手机.在这些时段使用手机其危害性和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从制度层面必须加以规定,以达到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的有效监管的目的.

总之,在手机网络文化逐渐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借鉴成功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较强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和美育渗透到活动中,让高中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正面引导和实践教育,使思想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