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景观设计文化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39 浏览:5372

摘 要:尊重传统,传承文化,一直是现代景观设计秉承的原则.如何营建基于地域文化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景观类型,当下的景观设计似乎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传承文化,参照传统空间因子,但又担心落入俗套,缺乏创新,没有体现出现代空间的气质.另一方面,想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大胆的空间创新,但又担心流于形式,缺乏根基.很多设计师正在身体力行寻求当下的文化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给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养料;但固守传统也会成为思想的枷锁.


关 键 词 :文化,景观,景观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1.景观文化性表达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思考和处刖人与自然的关系.古典园林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载体,是古代环境观的典型代表.面对今天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及大量国际式景观的涌现,催生中国现代景观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现代化进程过分倾向十西方文化,西方景观理论得到本土设计帅的追捧,国际式景观充斥着现代城,经典的设计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任何新事物尔.优质的景观类型,必须解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冲突,深层领悟文化表象下的真正内涵.了解当下的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形成与时俱进的独特新文化景观.这不是传统与现代的中和,而是一种新的创造.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隐逸、写意的特点.

传统文化使我们感到归属感和亲切,但它并不完全适合当下人的文化诉求;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交织,应有属于当下的文化特色.固守所谓的传统并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所以不能把环境中的几个古代人物雕塑、器物模型或者传统纹样就当作文化表达的全部,要不断寻求突破,基于传统底蕴和人文精神的空间视觉创新尤为重要,新的材料和技术工也为这种创新提供很大空间;营建当下设计精品,使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经典元素,丰富着传统内容,逐渐形成时属当下的空间文化气质.

3.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国土景观的特点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需要景观设计学的介入“相继占用”是人文地理学发展中文化景观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它反映了不同时段下不同文化对景观的使用,反映了文化景观的累积性特征.这一点在中国主要文化景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人地关系危机则更多的表现为生态环境危机.在本质上,这两大危机的解决都与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秀的历史遗迹是环境中宝贵的精神资源,要充分珍惜保护,以实坝场地文化特征的延续性.有些古迹历史悠久,不叼冉造,这就需要完全保持原有的景象或者进行适度的修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保护起来;有些遗迹叮以保留其表面形式,而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义,以丰富空间的功能构成;也有的遗迹需要进行整体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空间需要.通过各种空间手法使传统遗迹融入到现代景观中,焕发场所新的活力.

4.吸收传统的空间处理手法

中国传统空间强调水平面上空间序列的展开效果.在现代景观空间营造中模仿运用传统的空间处理手法,通过加工处理各种空间序列的转换,设定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体验,来传达传统空间精神,不局限于静态画面的表现.例如通过空间构成元素如地形、山体、道路、植物、构筑物等对观者的流线和视线进行有计划的限制,以强化步移景异或者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中国历史之古老和景观上文化层积之深厚,表明人类对自然景观改造之剧烈,也说明中国文化景观和国土景观的重要特征:即文化累积深厚、高度的人工干扰、自然景观的高度破碎化.中国文化景观的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遗产保护应充分和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相结合,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使我们的土地持续和健康.

5.其他文化景观

大遗址保护是中国政策体系下的一个特殊产物,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蓬勃兴起,规划实践项目开展了许多.目前一些学者已经试图就国内大遗址规划提出一套理论和方法,多数大遗址的规划如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等,已经在基于风景名胜区或类似的范式下完成.这也说明景观设计学实际上已经参与到这些遗址的保护中去.进一步做好大遗址保护无疑需要景观设计学的进一步参与.景观带、风光带、遗址公园之类的规划目前在国内方兴未艾.这些规划多数针对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线形景观展开,广泛的涉及文化遗产、生态整治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这些规划设计实践的开展,更多的是基于城市美化运动背景,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景观设计学的理论原则正在影响相关的遗产保护领域.

近代遗产是国际遗产保护关注的热点之一,产业历史地段的保护近年来在国内也引起了一定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城市郊区化的出现,都使得工业废弃地研究正在成为设计学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由于这些废弃地多数本身就有一定文化意义,其整治和利用更涉及生态恢复、环境整治等多方面内容,无疑需要景观设计学的广泛参与.

总结:

差异化表现为视觉空间的差异和文化内容的差异,后者对前者有一化:要根据地域环境特点进行合理适适度的文化开发,不能无视传统内容,也不能泛泛套用传统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景观运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于形成景观空间形态及文化内容的差异化,营造多样的景观类型和多元化美的形式;这符合人们对于环境复杂性需求的特点和审美标准多元化的趋势,也是人们多样化生活内容的物质反映,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和动态发展.

景观设计始终要基于大众需求之上,不能一味进行形而上的哲学式思考,制造完全凌驾于大众意识之上的文化理念,而忽略鲜活的生活元素.设计活动根源于大众生活,设计作品又反作用于大众活,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作为设计师要创造性地解好这些问题,应以前瞻性的眼光通过景观营造对大众行为心理及审美意识进行约束和引导.

景观的文化性应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大众参与意识,参照大众意见,营造市民化景观;而不应仅是个别人的审美喜好和意志的表现.将景观文化表达主观化和权利化,不利于景观健康发展和文化的现代化.作为设计师应该不断提高综合素养,设计中加强客观理性分析,考虑社会整体层面的审美喜好及心理需求,而不能是完全个人的情绪宣泄.

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有利于保护景观的独特性和多元化,但文化表达的方式和真正意义不住于对传统形式的再现和继续,而在于对当下的自我文化认知和创新.过分关注文化传承的表面形式,反而成为设计的桎梏;放下传统包袱,用科学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下环用允满人义关怀和个性创造的姿态投入创作,营造属于当下文新型空间气质,应是景观文化传承更为切实的途径.

指导老师:谭大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