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融与冲突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428 浏览:41741

《印度之行》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政治、宗教、种族和文化差异等主题,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福斯特极力淡化政治问题,曾在《三个国家》中说:“这本书并不真正是关于政治的等这本书是――更精确地说――希望是哲理的、诗意的”.虽然如此,在后殖义理论思潮盛行的当今时代,蕴涵在作品中的政治文化意识还是很值得探讨的.本文就运用后殖义理论对这部小说中的文化通融和文化冲突作简单的分析.

一、惟一联结――文化通融

福斯特幼年进入汤桥中学,但学校令人窒息的气氛,使他很难与别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向往及其含义的探求,构成了福斯特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他在《我的信仰》中指出,个人之间联系的真诚关系现在像过了时的奢侈品一样受到鄙视,人们被要求为献身于某种事业和运动而摈弃这种关系.他的小说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呼吁人们跳出经验的狭隘范围,排除个性、阶级与种族的偏见与隔阂,寻类的共同之处.这一点构成了福斯特创作的重要思想.

标题《印度之行》既有希斯洛普的母亲与未婚妻阿黛拉为代表的英国人在印度的遭遇,也有“通向印度之路”寻求“惟一联结”的思想.在文中,希斯洛普说:“印度是地球的一部分,上帝叫我们到地球上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彼此愉快的.”菲尔丁作为福斯特的代言人认为:“世界是由人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人都应该致力于彼此接近和了解.”印度医生阿济兹是作者给予充分同情的人物.他也向往天下一家的新世界,他说:“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我们印度人是多么需要仁慈与同情.”他们虽来自不同国家,却分享着共同的理想,他们所表达的“联结起来”的思想贯穿了全书.

同时他们也身体力行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菲尔丁第一次造访阿济兹,阿济兹就让他看亡妻的照片,他们之间跨文化的友谊关系就是通过这张照片建立起来的.为了增进了解,所安排的茶会也被命名为“桥会”.希斯洛普的母亲在白人罕至的清真寺里虔诚地按照伊斯兰风俗脱鞋膜拜,丝毫没有白人那种目空一切、高傲骄横的姿态,很快与阿济兹达成和谐的关系.在这个场合,“清真寺象征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可能性,以及推而广之,象征任何两人之间达成了解、结成联系的可能性”.希斯洛普的母亲在清真寺初次遇到阿济兹回家后,在更衣时她发现衣帽架上有一只黄蜂,这种黄蜂是印度特有的昆虫.她对这只小昆虫的爱怜之情以及她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渴望打破界限实现融通的心情不言而喻.


二、希望破碎――文化冲突

《印度之行》体现了福斯特“唯一联结”寻求文化融通的理想,但作品中也流露出了浓厚的殖义意识,使得这一理想也化为泡影.

常德拉普尔城分裂的布局,暗示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种族区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英国人比印度人更文明、更合理.以治安法官希斯洛普为代表的英国人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对当地的印度人民充满了无知、傲慢、偏见与歧视,他们那颗“发育不良的心”,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对殖民地人民的冷酷无情.这种态度所折射出的是典型的文化霸权主义,使得两种文明的人成为两个对立的世界,彼此相望却不能相聚.

象征融和沟通的“搭桥茶会”,印度人和英国人却各站一方,没有了解与友谊的“桥梁”.马拉巴岩洞事件和法庭,将这种对立情绪推向.这些史前的岩洞像古老的印度一样神秘,阿黛拉要“深入地”了解印度时,岩洞的黑暗、闷热和阵阵单调的回声先使希斯洛普的母亲头晕目眩,使阿黛拉感到受了阿济兹的侮辱.他们两人摆脱种种偏见,忍受了种种压力,建立起来真诚的友谊和谅解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马拉巴岩洞事件暗示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通向印度的道路,英国和印度之间的冲突是无法克服的,两个民族之间的“联结”是不可能的.

在福斯特看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因奴役另一个国家而不留下创伤,也没有哪个国家会甘愿长期承受奴役.他把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殖民者精神上的“发育不良”缺乏同情心.因此他希望通过改善资产阶级的道德来改良社会,以化解民族之间的冲突与仇恨.其实印度和英国不可联结的根源在于横亘于它们之间殖民地与被殖民地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还在,它们就不可能有平等的对话.也只有剔除文化霸权和西方中心主义,才能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真正意义上的融通.

三、结语

小说以英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和印度人为代表的东方世界的交往为载体,批判了英统治者的文化霸权主义,揭示了英印民族间的矛盾及隔阂,也表达了不同文化的民族间对通融的渴望.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文化冲突和多元文化并存已经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品中的这些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