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文化内涵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1 浏览:11590

摘 要 :楹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学瑰宝,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本文探讨了楹联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关 键 词 :楹联;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20-01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这副比较常见的对联是从王安石的七绝《元日》一诗当中转化而得来的.每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总要放爆竹、贴春联热热闹闹的迎接新年的到来.过年贴对联是每年迎新的时候人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您可能也不知道对联最初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不是现在的形象,想要知道它的来历吗?那我们就要从“桃符”这二字说起.

“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据最具炙脍色彩的《山海经》记载,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传说毕竟是传说于史无证,但是它毕竟寄予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向往.其实春联中一开始就表达了人们对于避凶、驱邪、求平安之意.到了它最鼎盛的时期,比如说清朝以后不仅家家户户每年春节的时候要在大门上贴上喜庆红火的春联,而且在厅堂之内各个门户之上都要有春联,这些春联必须要和厅堂的功能内容相协和.

中国的古代建筑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的,所以对联总是分列两边成双成对,如果中国的建筑没有对联和扁那就是一个木制的模型,给人感觉不到更多的文化.中国建筑当中的这种布局给对联搭起了舞台,对联也确实的想尽了办法利用这个空间,于是我们才有了那么多的名声对联和古建对联.要知道楹联发展到了清代的时候可以说到达了一个顶峰的时候,《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称:“清代楹联的兴盛实在是古老文学传统末尾之处最灿烂的荣光.”

南阳府衙是元、明、清三代南阳知府的官署,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衙楹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彰显了衙署楹联文化的丰富内涵.来到南阳府衙大门赫然可以看到一副对联,“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鹃啼鹊鸣恐有冤民.”大门对联是居家对联的主角,是一个家族和一个庭院的门面,也是对联最重要的部位.门联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对联角度来看,大门对联最能表达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大门对联也是所有家庭最为重视的一副对联,达官贵人多从大门联中突显自身的地位,而商贾巨富一般多钟情于财源滚滚意欲发财吉祥的对联,平民百姓更多的则是祈求平安来年能交好运的对联.挂在南阳府衙大门两侧的这副对联,表达的就是为官者在判理民案过程中,空有疏失,难免会发生冤案,为此应该深自警惕,慎加审查,体现了坐着的仁政爱民之心.

三堂这个院落属于知府的内宅是接待客人的,厅堂是全家聚会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所以厅堂对联一般要表现主人的胸襟和修养,或表达主人热情好客或以文会友亦或宣泄主人平生报复的人生志向.总之,厅堂对联最能表达主人的品味和品性,让来访者大有见联如见其人之感.


古代文人的书房在建筑上往往风格独树,读书人常在书房里张挂对联以体现他们的爱好和读书主张.有些书房的对联都出自主人的手笔,文采飞扬、启人心智.在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个小天地里可读书、可吟诗、可作画、可弹琴、可对弈.书斋对联是主人表达个人情趣的一种表现手段.

闺房对联一般只有达官显贵和商贾巨富家的千金小姐才能享用,民间则更多是那些读书人的女孩儿才能有这样的奢望.闺房对联无外乎表达主人的千金小姐如何娴雅聪慧、秀外慧中的高尚品质,以此来衬托出主人的高雅脱俗.

卧室是最具个性化的,所以卧室对联最可以表达和抒发主人的情怀和抱负,但又往往不能与外人云,因为中国人的传统卧室属于内宅,外人是不能轻易进入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卧室对联与一般对联的特有属性.

上千年的对联文化不仅仅要讲究遣词造句的规则,对联的形式也早已形成了完整的格局.也就是说完整的对联必要有上联、下联和横批共同组成.可是我们现在的人,往往无法准确的分辨上下联的顺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对联的韵脚上找到答案.非常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汉字现在是分四声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二声叫平声,三四声叫仄声.上联是仄声结尾,下联是平声结尾.

到了近代对联除要有迎春纳福等祈愿之意外,对联的分类也更加丰富和细化.比如像姓氏联、生肖联和干支联等,越来越来的人喜欢借助对联来表达自己的风雅趣味.于是很多妙趣横生的对联便应运而生.

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

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楹联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学瑰宝,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助化剂和润滑油,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非物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