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与文化适应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7 浏览:7134

【摘 要 】在统筹城乡与城镇化的进程中,安置居民的文化错位与心理适应是一个大问题.由于过去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初入城市的安置居民很难完全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甚至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这不仅给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而且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阻碍了城镇化的实质性推进.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遵循文化适应的规律,积极推进社区文化调适配套机构与配套设施建设,以利平稳过渡,从而构建和谐社区.

【关 键 词 】统筹城乡;安置居民;文化适应;和谐社区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4)02-0153-4

随着中国统筹城乡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居民被安置到了城市,住进了城市安置房,取得了城市户口,从法律上正式变成了城市居民.在享有城市的公共设施与公共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适应性的问题,其中文化适应问题是最为重要而最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由于城乡在生活和工作条件、人文环境上的巨大差异,这些住进了城市的安置居民很难完全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甚至有的人很长时间都由于不能适应城市里的生活,而与城市格格不入,这不仅给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而且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阻碍了城镇化的实质性推进.

一、统筹城乡与文化错位现象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认为:城市化全过程呈一条被拉平的倒S型曲线,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即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当城市占总人口30%时便进入第二阶段,即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持续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后才会趋缓,此后为城市化进程的第三阶段,即城市化进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当然,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时间轴上都表现为一条光滑的倒S型曲线,但大部分国家的数据基本上支持了这一结论.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40%,2020年将增至50%,2050年将达到70%,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平均水平.

我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关键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居民由于各种原因被动或者主动被安置到了城市,成为了城市安置居民.一般而言,安置居民会受到城市居民优势文化的审视与排斥,因此他们可能在心理上有意识地保持与城市居民的距离,从而逐渐疏离主流社会.他们能否完全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四个因素来分析,安置居民往往已经取得了当地城市的户口,从经济方面大多数人也能够达到城市生活消费的水平,而文化与心理的融合就成为了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其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的最重要的环节.在过去,有许多学者也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安置居民的补偿方法、社会权益保障、政策导向措施、以及就业安置情况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相对而言,专门对安置居民文化适应的研究文献较少.然而,人要在一个新环境中安居乐业,完全适应这个环境,对于文化方面的适应和完全融入这个新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以上中、美学者论证的问题,其核心是一个文化错位的问题,用社会心理学的术语描述,也就是环境与心理的适应问题.最近,笔者走访了成都市安置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小区,在“泉水人家”、“东洪广厦”、“清溪雅筑”、“石胜新居”和“皇经楼新居”等小区针对文化适应问题,随机访谈了81位安置居民,并结合现场实地调查在访谈结果中选出了57位最具有价值的访谈资料,分类、归纳、统计并总结,发现安置居民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生活方式不适应,与城市生活存在明显的差距

比如养鸡、养狗、养猪的现象在安置居民中特别普遍,许多人把阳台、卫生间甚至客厅的一部分规划成了养殖的场地;有些还保留了农村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星占、风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为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似乎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仪式;卫生意识比较差,小孩随地大小便(许多成年人在照顾小孩的时候也主动让小孩随地大小便)、许多成年人穿着不整洁,服饰上与城市不协调,言谈举止比较粗俗.

(二)心理不适应,自卑和冷漠等不健康心理比较严重

仍然把自己当成农村人,与城市居民从心里上划上了一道界限,安置居民普遍相对较低的文化程度与市民化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差,有时在生活中会受到有些强势人群的冷眼和歧视,使他们形成自卑心理,从内心害怕并回避与城市居民接触和交往;而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技能缺乏的人,他们成为安置居民后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有所下降,由于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剧,生计问题成了他们社会行为的最大顾虑,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持观望或漠视的态度.这两种心理造成他们与其他居民特别是原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不断扩大.

(三)消费观念不适应,休闲方式局限性大

许多安置居民生活消费观仍然停留在农村时的消费水平,还不适应城市生活水平;休闲娱乐仍然停留在农村生活认识的基础上,方式很单一,聊天、看电视、打牌、甚至等消遣型休闲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不能合理和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大部分安置居民没有去过,甚至根本不知道城市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

(四)公共观念不适应,公共区域规则和集体观念较淡漠

私占公共区域严重、觉得公共绿化不如种菜,在随意扩建和使用公共区域;没有主动维护和保持公共卫生的意识和习惯,甚至直接从楼上窗户向外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遵守公共区域行为规范的常识,在公共区域中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造成公共区域的环境与管理混乱;很难站在大局的高度合理的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中,往往选择自己的利益,居民之间的争执、争斗较多. (五)个人素质不适应,文化素质、学历偏低与就业困难

文化素质、学历偏低是安置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文化素质决定着人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学历偏低造成了其就业难的问题,他们往往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其中多数人从事知识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比较繁重或环境比较脏乱的工作,工资收入也相对较低,很难体面地在城市中生活.这种差距自然地把安置居民与原城市居民明显地区分开来.导致城市居民无法接受安置居民,安置居民无法融入到城市居民中.

二、安置居民的文化适应

关于文化适应,前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主席,加拿大著名学府女王大学心理学系终身荣誉教授约翰贝利(John w Berrv)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适应理论“贝利的理论框架(双维度模型)”,他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对发生相互接触的这两个不同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只不过主流文化影响小而已.他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与其他民族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从非主流文化族群的角度,包括:整合――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传统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往;同化――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与其他文化群体频繁的交往;分离――个体重视自己原有文化,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边缘化(最难以接受)――个体既不能保持原来文化,又不被其他群体文化所接受.当主流文化实行熔炉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同化模式;当主流文化实行族群隔离或文化歧视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分离模式;当主流文化实行排外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边缘化模式;当主流文化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整合模式.


我国当前统筹城乡所造成的文化错位现象,需要通过安置居民的文化适应来调整,其文化适应的过程走向,主要的表现为整合调适模式,这种文化调适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文化适应认知阶段:指安置居民对于与城市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的了解,由于城乡文化巨大的差异,安置居民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开始之前,必须为文化适应而进行认知的准备,包括:了解城市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增长知识、社会关系特点、甚至专业技能的培养等,这在为文化适应做准备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第二,文化适应移情阶段:指安置居民不仅在认知上,而且在情绪上进入市民文化的适应,此时安置居民完全认知和体验到了市民文化,这个阶段其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渐渐适应了城市的工作、生活、休闲和消费等等,与城市生活在情感上融为一体、即真正的进入了市民文化适应阶段.

第三,文化适应行为阶段:指以真正的市民行为方式的行为阶段,是文化适应认知和移情的结果和升华,当安置居民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就代表其完全融入了市民文化生活.

安置居民文化适应的前提条件是文化认同与心理归属感,主体文化培育活动是安置居民文化适应的“催化剂”,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安置居民文化适应的根本保证.围绕文化适应的三个阶段,政府在安置居民的过程中,可以遵循这个规律,积极引导文化适应工作,从而缩短安置居民的适应时段,避免心理动荡,构建和谐社区.

(一)组织和建立社区培训和教育机构

建立社区学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安置居民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办不同的培训班,开展针对性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相应的社区文化活动,鼓励安置居民参与融入到活动中,体验身心快乐的同时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养成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开办社区图书馆,为安置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居民们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有选择地阅读,通过阅读来增加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也可以根据安置居民存在的问题选择书籍,以书籍来影响安置居民的观念,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文化;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帮助安置居民解决由于文化不适应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惑于问题,建立正常的疏导渠道,引导安置居民形成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心理自我调节的基本方法,解决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现象,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利用各种条件有针对性的对安置居民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引导广大安置居民融入社会化大生产和城市怎么写作行业,成为企业工人、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才.

(二)积极培育各种非正式的社区组织与文化

有目的地打造社区文化,以环境改造、知识普及、人际沟通、活动开展等形式来营造社区文化,积极引导安置居民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来.可以在社区中培育各种非正式的组织,比如,业主委员会、社区安全卫生宣传队、社区兴趣爱好小组、舞蹈队、体育运动队等,开展各类体育、棋牌竞赛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书画活动,开设各种生活讲座、创建宣传橱窗对安置居民进行现代化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文化意识影响:引导其树立开放兼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树立体现城市文明的规则意识、交通意识、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和城市人际关系意识、城市公共生活意识、城市文化意识等等,使安置居民文化思想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是由生活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城市市民离不开社会化大生产的孕育和熏陶.鼓励安置居民进入城市的各个领域,参与社会生活与职业活动,使广大安置居民在社区丰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作岗位中,自然地完成文化适应的过程.

(三)完善社会保障与配套措施

安置居民的文化适应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我国当前城镇化步伐加快的保证,是保障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结构变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没有安置居民的对城市文化的彻底的适应,城镇化就缺乏了内涵,当然我们不断强调提高安置居民的素质让其文化适应,似乎有失公允,其实适应本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安置居民改造自身的时候,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建立各种人性化的规范和保障措施至关重要.安置居民文化适应的成功实现除必须要为其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外,还需要进一步对其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为其创造获得必要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的有利条件,以便完成其适应城市生活、完全融入城市的最根本的一步――“文化适应”,同时我们在提倡安置居民文化适应的同时也要尽快排除相关的政策障碍、制度障碍、信息障碍和素质障碍,为进安置居民提供平等的权利.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保障其对城市化的参与权,保障农民的平等公民权,建立合理健全的表意机制.用体制来保障安置居民具有一个社会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建立他们行使权利的完善机制.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安置居民的文化适应,政府应在相应的硬件配备上加大投入,建设先进的社区文化系统,在硬件保证的前提下,形成软件支持,配备全面的管理队伍,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怎么写作机制,为安置居民完全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创造有利的社区综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