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名人,功利侵蚀文化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74 浏览:12427

日前,杨绛先生两次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拍卖公司拍卖其家人及自己的书信.她感到不解:“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私人书信,本是最为私密的个人交往,怎么可以公开拍卖?”看到对方毫无反应,她用严厉的措辞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如果你们一意孤行,我将会亲自走向法庭,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利.我绝不妥协,一定会坚决维权到底!”显然,这触犯了她老人家的底线.在谴责声中,保利公司在其上发表公开声明,宣布将3件相关拍品撤拍.在压力之下,计划拍卖钱钟书《也是集》手稿的中贸圣佳公司也决定撤拍.据知情人士披露,部分手稿系检测冒伪劣.检测如是故意作检测,则属于“要钱不要脸”了.

拍卖名人书信,这只是“消费名人”场景中的寻常一幕.信手拈来,类似案例比比皆是:不顾张爱玲生前的体面要求,高调出版张爱玲不愿的手稿;“神化”张国荣所谓的“惊天秘密”,一到“忌日”就大搞缺乏内涵的“纪念活动”;不顾莫言一再发出的“不要到我老家去”的呼吁,拥趸蜂拥奔向莫言老家“朝拜”,拔萝卜挖砖头抠墙皮等至于对鲁迅的消费就更是尽人皆知:“咸亨酒店”、“闰土”等热门词汇的45个类别的商标已经被全部抢注完毕;以“百草园”作为商标的商品类别有22个;“孔乙己”有17个——它不但是茴香豆等食品商标,还是文房四宝、长衫、陶瓷,甚至是酸梅汤的品牌;“三味书屋”、“鲁镇”做成了类商标;“华老栓”开了土特产商店;“祥林嫂”成立了洗浴中心.难怪鲁迅孙子周令飞说鲁迅“姓钱”了.

表面上看,形形色色的商家都很崇尚文化,很重视文化包装,所以才有“消费名人”的现象出现.可是扒开外表看里子,就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对文化名人没有历史感与敬畏感,只知道盲目提取“文化符号”为其乱用.好像是“稀罕名人”,其实是“稀罕钱袋”.如果真的爱惜名人,就该做大量的考古发掘学术研究,还原名人的历史真实面貌,这样的“名人故里”才具价值.可是我们看到的大量情景是:商家瞄准钱袋,当地政府往往也成了商家,他们常常对本土名人的“核心价值”视而不见,却对“拉动GDP”满怀豪情,于是胡乱拆迁,以新改旧,重建山寨,然后设门岗站保安,收费!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破损摧残毫不痛心,满脑袋想的是“眼球经济”,竟至于连西门庆、潘金莲也成了紧俏货,生生包装成荒诞的“文化品牌”,“西门庆项目”、“梅文化旅游区”被赫然列为政府规划.

名人有“敛财功能”,商家必趋之如骛.但是“消费名人”,必须有“真实、珍视、珍贵”作为前提,否则不但走样,还会玷污了名人.文化名人不同于一般的公众人物,他们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为国民的精神领袖.他们除了“物质价值”,更有“精神价值”.倘若商家不慎或故意将这笔民族文化资产处理成不伦不类的“地摊货”,这不但是对具体名人的不敬,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糟蹋.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消费名人”的危害:在缺乏文化诚意和文化敬意的随意消费下,名人符号蕴含的文化也在被不同程度地绑架和劫持.不能只看到热闹无比的消费盛宴,更要看到盛宴背后的苍白内里.


真正的爱护名人,不能首先对名人“经济考量”.至于其后附带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副产品”,那是自然形成的文化消费,是与名人承载的核心价值一脉相承心犀相通的.而现今文化名人的过度消费现象,既和政绩思维有关,也与浮躁心态相关,乱炒作和赶时髦甚嚣尘上,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必然失去了敬畏与理性.虽然我们承认,在一个消费化的时代,作为备受瞩目的文化名人无可避免地要被消费,但是必须提醒的是,并不是名人的一切包括隐私都可以开发,在可以开发的部分,也不能只注重经济价值而忽视人文价值,当功利侵蚀文化,我们要有“叫停”的机制.